碧波之上。
朱標和湯和站在甲板之上,迎風而立。
聽到湯和的問話,朱標微微頷首,說道:
“比預想中的還要多。”
“若是李進上報的儲量為真的話,隻怕夠李家傳承幾百年,不愁吃喝。”
湯和目光中頓時爆發出驚人的精光,大喜道:
“果真?”
“千真萬確。”
朱標說道:
“湯叔叔也不想想,若不是儲量驚人,父皇又怎麼會派我親自前來?”
“若是隻是一個小銀礦,需要湯叔叔帶著一萬精銳,如此大張旗鼓前去駐守嗎?”
湯和笑眯眯的點了點頭,心中驚喜無比。
想到當初不過是隨意的一次投資,竟然能得到如此大的收獲,實在是超乎自己預料。
原本因為遠渡重洋,而導致的心情鬱結,霎時間變得雲淡風輕,風和日麗。
甚至就連看著原本無比討厭的大海,此刻竟然也變得可愛異常,出聲感歎道:
“這倭島還真是一塊風水寶地,有了這塊地方,我大明很快就會富裕起來。”
“大海無邊無垠,還不知道在海外,有多少倭島這種地方。”
“如果大明能將這些地方,全部納入囊中,何愁大明不興旺發達?”
朱標聞聽此言,眼睛也開始微微眯起,呢喃道:
“是啊,海外遍地黃金,到處寶地。”
“我大明不能失去大海,必須要征服海洋,才能讓我大明成就前古無人,後無來者的偉業。”
朱標心中有著自己的遠大抱負,他遠沒有像朱元璋看上去的那樣懦弱。
隻不過是朱元璋的控製欲太強,導致朱標很多時候不得不遷就朱元璋,要不然可能就會造成父子隔閡。
但是朱標不在朱元璋身邊後,自然而然的就會形成自己獨立的做事風格,這也是未來朱標能成為第一太子爺的原因。
這次遠走海外,已經說明,朱標將目光開始著重放在海外。
若是這次倭島之行能夠收獲到預想之中的成果,想必朱標未來執政的重心,將開始向海洋開始偏移。
畢竟大明中原的發展,需要按部就班,發展人口,農業,經濟,商業等各項措施,隻能不斷的依靠時間積累。
若是朱標發現能夠在海外,依靠搶劫,擄掠他國的財富人口,從而對大明國內進行回流發展,這將大大加快大明的發展速度。
吸取他國的養分,來補充大明這根樹苗,從而讓大明快速的成長為參天大樹。
朱標想想都覺得此事可行,畢竟大明海軍的武力,朱標可是親眼看到過得。
周圍那些海上的小國,如今大多數都還在茹毛飲血,仿佛未開化一般,如何能是大明的對手?
但是朱標從小接受的儒家教育,卻仍舊在牢牢的束縛著朱標,讓他認為這是不符合道義的行為,可一卻不可再二。
國雖大,好戰必亡,朱標心中的熱血緩緩平息。
一切待先見到李進再說,他相信李進應該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
讓自己能在擄掠和正義兩難的選擇中,選擇出一條最合適的路。
湯和與朱標各懷心事,一時之間全都沉默了下來,靜靜的看著波濤起伏的大海,緩緩的朝倭島駛去。
...
石見國城主府。
“南朝的那些雜碎,居然還敢拒絕我們的提議?”
藍玉的大嗓門在城主府不斷響起,好似對南朝有著極大的怨言。
“這南朝簡直就是廢物,地盤比人家大,軍隊比人家多,結果自從立國之後,根本就沒打過幾場勝仗。”
“他們連北朝都不如,若不是咱們到來,這些雜碎過不了多久就會被北朝給乾掉。”
“現在竟然敢拒絕咱們的條約?依我看,咱們不如聯合北朝,先乾掉南朝這些廢物。”
藍玉經過這麼多天的熟悉,對倭島南北朝的曆史,也是有些聽聞。
在他看來,這所謂的南朝,根本就是一群廢物,打仗都沒贏過。
聽到李進說南朝使者竟然不願意,在馬關條約上簽字,頓時大怒,恨不得就帶兵殺進南朝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