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放心,我們錦衣衛做生意自然是童叟無欺,錢貨兩訖,絕不拖欠。”
蔣瓛則是豪氣乾雲的直拍胸脯,表示一點問題沒有。
這讓李進稍稍放心,而後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先造一百艘飛剪船,八個月後,你們錦衣衛去造船廠領船。”
“八個月?這麼晚?”
蔣瓛有些蒙圈,說道:
“能不能再早一點?我們錦衣衛也是急著用。”
李進沒好氣的說道:
“我現在在這裡根本脫不開身,最晚也要三個月之後,才有機會離開。”
“你們著急也沒用啊。”
“這個簡單。”
旁邊的朱標卻是出起了主意,說道:
“你可以寫一封密信,讓蔣千戶帶回去不就行了?”
“如此一來,不會耽誤錦衣衛用船,你也不用回去了。”
蔣瓛眼睛一亮,而後滿懷期待的看著李進。
無法,李進隻能在蔣瓛催促的目光中,龍飛鳳舞的寫了一封信,交給蔣瓛,讓他帶給汪頭。
蔣瓛拿到密信之後,高興不已,隨即就要轉身返回大明。
這種敬業的態度,把李進都給看傻了,剛剛抵達倭島,連一天都不停留,就直接返回大明。
這種兩地不間歇的來回跑,讓李進忍不住給蔣瓛豎了個大拇指,怪不得這哥們日後能爬上錦衣衛指揮使。
就這種乾事態度,想不出頭都難。
就在李進給蔣瓛點讚的時候,朱標已經打開了密封的信件,而後著急的看了起來。
等到看清楚朱元璋的回信之後,朱標嘴角緩緩裂開,而後開懷大笑道:
“李大人,皇上答應了!!”
“他不僅答應了射日計劃,甚至還要增援五萬大軍,前來倭島,助我們成事!”
“真的嗎??”
李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朱元璋竟有如此大方?!!
李進趕忙湊上前去,想要看看信件上的內容。
看完之後,李進的心情頓時變得複雜起來。
朱元璋的確同意了射日計劃,也決定派兵前來。
可是那隻是五萬衛所兵,在李進心中,所謂的衛所兵,根本就是一群農民。
雖然朱元璋是靠衛所起家,但是衛所其實就是兵屯的變種。
戰時為兵,閒時為農,兵農結合。
衛所最大的作用,不是提供兵員,而是提供糧食,能夠給朱元璋提供大量的兵糧。
在元末之時,由於耕田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朱元璋招募流民開墾荒田。
同時動員一部分後備兵員開墾軍田,軍田完全為朝廷所有,這些衛所兵,收獲的糧食大部分要上繳給朝廷,隻留下小部分勉強果腹。
在元末那個戰亂,民不聊生的時期,這種做法自然能夠吸引大量兵丁。
至少能吃飽飯,總比餓死要強。
可是在大明建立之後,馬放南山,兵戈入庫,這些衛所兵已經逐漸朝著農民發展,再也沒有戰亂頻發的明末時期的那種戰鬥力。
在如今大明境內,最有戰鬥力的,就屬大明邊境的邊軍,這些時刻經曆生與死磨煉的戰士,戰鬥力自然毋庸置疑。
還有就是跟隨朱元璋平定天下的二十萬京營精銳。
除此之外,大明的衛所兵,將會徹底退化成農民,甚至在明朝中期,這些衛所兵,全都成為了衛所千戶的農奴,私有財產,簡直比佃農還要慘。
李進並不看好這些衛所兵,不希望他們能跟著自己衝鋒陷陣,攻城拔寨。
隻要他們能守好城池,保護後方,就可以了。
不過不管怎麼樣,至少射日計劃得到通過,接下來李進的行為,也可以更加大膽,不用再擔心步子跨的太大,扯著蛋。
畢竟後麵有朱元璋在背書,李進可以放心大膽的乾。
就在李進和朱標沉浸在喜悅之中時,徐達的信使找到了二人,稟報道:
“大人,倭島天皇的使者再次到來,想要求見李大人。”
李進的眸中頓時神采奕奕,說曹操曹操到。
如今已經得到朱元璋的許可,接下來就看醍醐天皇如何抉擇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