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聽完李進的局勢分析之後,說道:
“為何不與北朝的足利家,也結盟呢?”
朱標先蒙了,說道:
“劉先生,咱們現在已經和南朝簽訂合約了啊。”
“若是再與北朝聯盟,是不是有些違背道義?”
“而且若是讓北朝和南朝同時知道,我們與對方結盟,隻怕這兩方會同時來對付我們。”
朱標覺得有些匪夷所思,而李進卻是低頭皺眉,若有所思。
劉伯溫卻是風輕雲淡的開口解釋道:
“首先,我聽李大人所言,南朝和北朝已經是水火不容,不太可能會互通消息。”
“其次,即便這兩方聯手,也隻是麵和心不和,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
“最後,我們可以不用和北朝簽訂什麼條約,隻是告訴他們,若是能拿回所謂的倭島三神器,我們就答應和他們結盟,承認他們的正統地位。”
“如今南朝雖然與我們簽訂和約,但是他們卻是希望我們與北朝交戰,這才答應將山陰省租借給我們。”
“既然是相互利用,為什麼不直接挑起南朝北朝大戰?”
“等到南北兩朝精疲力儘之時,就是我們大明出兵之日。”
李進聽到劉伯溫的解釋,眼睛不禁一亮,而後擊掌笑道:
“妙,實在是太妙了。”
“劉先生此舉真的是將,國與國之間隻有利益,沒有朋友這句話,演繹到了極致。”
“無論南朝還是北朝,最終都隻會倒在我們大明的腳下,何必太在意他們的死活。”
“我這就去將北朝足利家的使者給叫來。”
劉伯溫見李進這麼著急,趕忙出手阻止道:
“李大人,切莫著急,老夫還沒說完。”
“李大人與北朝足利家達成協議之後,可以再派人通知南朝,告訴他們,北朝足利家打算搶奪他們的三神器。”
“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南朝和北朝打起來。”
“如今李大人既然打算從朝鮮作為中轉站,這段時間就應該把精力放在石見國和登州以及釜山一線。”
“等到後勤工作全部做完之後,咱們大明與石見之間的聯係能夠暢通無阻之後,就可以出來收拾殘局。”
李進再次感受到眼前這位劉先生的厲害,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做事情滴水不漏,不給對方一點機會,同時下手又能招招致命,專朝對方要害下手。
穩準狠,厲害,真是厲害。
李進躬身朝劉先生行了一禮,說道:
“先生大才。”
“不知是否還有其他要交代的?”
劉先生搖了搖頭,說道:
“倭島之事結束之前,老夫會跟著徐大帥一起,不會離開。”
“若是有什麼變故發生,可以來城主府找老夫。”
劉伯溫一身清風道骨,麵容含笑,右手輕輕撫須,看上去好似高深莫測。
李進拱了拱手,而後轉身離開,前往驛站。
朱標這一次卻是沒有跟上李進,而是在李進走後,激動的問道:
“劉大人,你怎麼也來了?”
劉伯溫剛才的仙風道骨瞬間破防,臉色也垮了下來,說道:
“還不是你父皇放心不下你。”
“再加上皇上對於倭島越來越上心,擔心會出現什麼岔子。”
“畢竟在倭島之上,馬上就要聚集十萬大明雄兵了。”
“若是出了岔子,隻怕大明都要元氣大傷。”
“如今是皇上對於海外的一種嘗試,若是成功,則大明日後將會對海外有著不同尋常的方針。”
“倭島容不得失誤,隻能讓我這把老骨頭前來。”
“這海上真不是人呆的,給我吐得暈頭轉向。”
“李進打算開辟登州釜山一線,的確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