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吉野。
醍醐天皇的皇宮之內。
足利義滿與醍醐天皇相對而坐,在經過足利義滿的認慫後,醍醐天皇最終選擇暫且相信足利義滿。
畢竟如果真的如足利義滿所說,對於醍醐天皇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足利家是離大明的石見城最近的勢力,若是真的與大明反目,那麼足利家首當其衝。
到時候,足利家將大明趕出倭島,從而元氣大傷,而自己絲毫未損,趁著足利家虛弱,一舉收複京師,豈不是可以重新一統倭島?
就在醍醐天皇思索之時,突然從外麵走進來一個小太監,在自己耳邊耳語了幾句。
但是聽完消息的醍醐天皇卻是眼神微變,看向足利義滿的神色,也變化起來。
等到小太監離開之後,醍醐天皇衝足利義滿喝問道:
“你們為何要聚兵京都?難道是要與我決一生死?”
足利義滿一愣,隨後解釋道:
“天皇陛下誤會了,我們之所以聚兵京都,是要出其不意,打大明一個措手不及!”
“若是在石見城聚兵,恐怕大明會有所察覺,從而導致功虧一簣。”
醍醐天皇卻並沒有立刻相信足利義滿的話,而是繼續喝道:
“我聽聞你們此次出兵,乃是為了取回倭島三神器?”
“隻有奪回倭島三神器,大明才願意跟你們聯盟。”
“你們根本不是要對付大明,而是要對付我?我說的對不對?”
足利義滿額頭上頓時冒出冷汗,他不知道是誰泄露了室町議事的內容,看樣子是家中出了奸細。
但是他神色依舊如常,強行鎮定下來,淡淡說道:
“我們家主已經識破,奪取三神器乃是大明的反間之計,絕不會做出如此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請陛下放心,我軍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將大明趕出倭島。”
見足利義滿說的情真意切,醍醐天皇微微頷首,正如他之前想的那樣。
如果足利家真的要跟他火拚,不僅不是自己的對手,還有可能被大明從後麵偷襲,最終被滅。
他們現在的機會隻有聯合自己,才能有一線生機。
想到這裡,醍醐天皇的臉色漸漸放緩,說道:
“既然如此,那咱們就締結和約,結為同盟,共同對抗大明。”
“希望貴國言而有信,不要再讓我失望,要不然我們將聯合大明,首先先滅了你們足利家。”
足利義滿見終於說服了醍醐天皇,頓時大喜過望,趕忙跪下磕頭道:
“臣等絕不再辜負陛下。”
“臣這就回去,將這個好消息稟報給家主,請求與陛下的和約。”
“此等小事,你就不用回去了。”
醍醐天皇卻是攔住了足利義滿退走的動作,說道:
“你還是留在大和,我好時時找你商議,至於回去的事情,你隨便找一個下屬回去即可。”
足利義滿神色一變,醍醐天皇居然要扣押自己作為人質。
不過想到足利家接下來的處境,足利義滿牙齦一咬,臉上重新掛起笑容,說道:
“既如此,臣遵旨。”
“哈哈哈。”
見到足利義滿如此知趣,醍醐天皇哈哈大笑道:
“義滿未來,當前途無量。”
二人相談甚歡,僅僅一次見麵,醍醐天皇就對足利義滿的印象十分不錯。
若是日後真的能收服足利家,足利義滿倒是一個不錯的輔政大臣。
二人在皇宮內談天說地,卻是不知遠在幾百裡之外的京都洛陽,正在醞釀著一股風暴,將席卷身處在倭島之上的每一個人。
...
上書房中。
朱元璋再次接到朱標的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