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直接擊掌讚道:
“藍將軍大義,此事藍將軍放心,若是出了什麼過錯,在下願一人承擔,絕不連累藍將軍。”
藍玉卻是豪氣乾雲的說道:
“此事既然是你我二人一同做下,豈能讓你一人承擔,我願與你共擔此事。”
見狀,李進也不再磨蹭,開始和藍玉一起,嘀嘀咕咕的說起了明日的計劃。
...
第二天,東京城的守軍,驚恐的發現,整個東京城的四麵都被圍了個水泄不通。
之前的李進還是圍三缺一,可是現在,大明十萬軍隊,將整個東京城團團圍住。
在每個方向,都有明軍的騎兵四處巡邏,以免被倭人逃出城池。
守城的倭人知道,接下來就是要麵對大明的瘋狂進攻了。
明光天皇親自登上城頭,想要鼓舞士氣。
可惜,明光天皇的運氣很不好,剛剛登上城頭的他,就遇到了藍玉的親自率軍攻城。
見到藍玉氣勢洶洶,殺氣騰騰而來,火紅色的浪潮,好似要將整座東京城淹沒。
明光天皇最終沒有說出來任何鼓舞士氣的話,就被嚇得灰溜溜的趕回了皇宮。
而藍玉卻是身披三層重甲,一手持盾,口銜短刃,不避刀劍,帶著親兵以及諸多義子,不要命的向上攀爬。
東京城雖然城牆高大堅固,但是在藍玉如同瘋虎一般的進攻下,甚至連一天都沒有撐住,就被明軍拿下了東麵城牆。
明光天皇認為大勢已去,因此率領文武百官向李進投降,明軍趁勢接管東京城四麵城牆。
僅僅一天時間,十萬大軍守護的倭島首都,東京城就此陷落。
還有足利家的殘黨想要頑強抵抗,卻被藍玉帶人親自絞殺,室町幕府的足利家被藍玉滅門。
緊隨而至的是城中十萬守軍的投降,被李進勒令卸下武器,而後乖乖的被綁上雙手,押入明軍大營。
自此以後,倭島的東京城,徹底失去任何反抗能力,被李進的十萬大軍,徹底掌控,幾十萬倭島京都百姓,被李進捏在手中。
生死隻在一念之間。
...
攻陷東京城的第二天,李進讓人寫奏折給朱元璋,徐達等人獻上捷報。
而後,藍玉站在東京城牆之上,最後一次詢問李進:
“李大人,真的要做嗎?”
李進最後看了一眼這個富有中式建築風格的東京城,輕輕點了點頭,嗯了一聲,不再說話。
藍玉知道事情已經無可挽回,隨即下去開始安排。
當夜,在明軍營中的十萬倭人奴隸暴動,打死打傷明軍數百人。
好在藍玉及時出現,這才避免明軍出現更大傷亡。
隨即李進下令,將參與暴動的倭人俘虜全部坑殺。
十萬倭人俘虜有九萬人被當場活埋,還剩下一萬人乘亂逃進了東京城。
李進為了給大明將士報仇,當即下令封鎖東京洛陽八門,對城中展開地毯式搜索。
可是城中倭人百姓拒不配合,甚至有百姓居然對大明將士展開偷襲,致使幾十名明軍死於非命。
怒火衝天的藍玉當即下達對整個東京城屠城的命令。
十萬如狼似虎的明軍,將二十多萬東京城,展開了長達十天的血腥清洗。
當李文忠朱棣以及徐達,朱標還有劉伯溫來到這座原先倭島最為繁華的城市時,見到的是滿城的死屍,以及血流成河的場景。
二十多萬倭人,上至七十歲的耄耋老人,下至呱呱落地的不滿歲的兒童,全被明軍斬儘殺絕。
整座城市到處都充斥著血腥氣,遠在十裡之外,衝天的血光都久久不散。
這場震驚中外的屠殺,被清晰的記載在了大明的史書之中,史稱東京事變。
史記:洪武五年,倭虜欲反,幸被涼國公驚察,止暴動,埋屍十萬。東京毀,三十萬倭人,無一免,是為東京事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