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劉伯溫的勸說,朱元璋打算成立商務部,但是在此之前,他還要向百官征求意見。
第二日,奉天殿上,朝會剛剛開始。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便直接向文武百官說道:
“大明如今國家安定,但是商業凋敝,咱打算在朝廷內新建一個部門,專司商業之事,爾等以為如何?”
聞言,劉伯溫,李善長彼此相視一眼,眸中帶著隱晦,皆垂著頭顱,沒有說話。
對於朱元璋的這個新奇想法,其餘大臣們皆感到十分驚訝。
商人的地位有多低下,這究其根本是誰的原因?
說白了,大明自從建立以來,朱元璋可謂是對商人多番打壓,看不起瞧不上不說,那在缺錢的時候更是直接將商人抄家滅族,翻臉無情利用的徹底。
要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但是朱元璋跟彆的皇帝又不同,他自幼就對商人有著天然的厭惡,商人在他心中跟貪官一樣可惡,對於商人朱元璋自然不會手軟。
可是現在朱元璋的態度居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頓時讓朝臣感到無比的困惑。
雖說朱元璋偶爾會有奇特的行為,但新建部門這種事,且還是對商人的專屬部門,這個想法丟出來,直接砸的這群大臣們有些手足無措。
殿中的戶部尚書呂昶更是覺得十分驚奇,率先開口問道:
“皇上是想要發展商業嗎?”
不等朱元璋回答,呂昶便自顧自的說道:
“咱們大明自開朝以來,皇上就是施行重農抑商的國策,如今皇上想要大興商業,對如今的大明來說,恐怕並非是好事。”
“現在大明百姓雖然安定,但是因為咱們大明不過剛剛建立六年的時間,而老百姓也仍然十分貧困。”
“此時發展商業,勞民傷財不說,商品的價格也會不斷上漲,對百姓也是一種負擔。”
“還請皇上三思而後行。”
其他大臣聽後,也忍不住連連點頭。
重農抑商確實是咱實行的,但那是以前,現在大明經過李進那個狗東西的折騰,已經不似從前那般了。
想到此處,朱元璋摸了摸下巴,朗聲解釋道:
“咱不是說要大興商業,而是因為商業一向太過自由,無人約束,時間久了,就會容易出一些岔子。”
“成立商務部,將商業納入大明朝廷的管理範圍,如同農業一樣,如此一來,便可避免商人有什麼不妥行為。”
朱元璋話音剛落,一旁的禮部侍郎趙星泉便上前諫言道:
“自古以來,朝廷不與民爭利。”
“受祿之家,食祿而已,不與民爭業,然後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朝廷若是將商業強製管理,隻怕很多官員會以此牟利,甚至導致百姓無以為生,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趙星泉乃是江南趙家大族,他們家中世代經營瓷器,可以說腰纏萬貫。
他之所以反對朱元璋成立商務部,原因很簡單,與民爭利。
隻是這個與民爭利,不是跟百姓爭利,而是跟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爭奪利益。
畢竟升鬥小民的死活,他趙星泉並不關心,他隻是擔心日後朱元璋成立商務部,真的要整合商業,那他們家的瓷器生意,就可能要變成朝廷的了。
一旦成為朝廷管理,那之後的利益牽涉,恐怕就不是趙星泉不願看到的了,損害自身利益的事情,趙星泉又怎麼可能讚同?
沒想到自己的提議接二連三的被駁回,朱元璋心中一股子怒氣蹭蹭上升,他目光幽幽的看向麵前的這群大臣,寒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