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科舉結束。
在錦衣衛的看守之下,一天結束了糊明,謄抄,校隊等前置條件,趁夜押送到了考官所在的房間當中。
“王縣令,陛下要求三日內改完試卷。”
聽聞此言,王縣令的臉頓時就苦成了倭瓜。
“大人,此事真的不行啊!最起碼也要七天啊!”
王縣令悄悄走到錦衣衛帶頭之人柳秀的身旁,將一張銀票塞進了他的袖子當中。
柳秀看了一眼銀票金額,
“我會如實稟告陛下。”
說完就走出了考場。
......
乾清宮,
各地的錦衣衛都將時間不夠的消息傳來。
“大家都收到錢了嗎?”
朱翊鈞對麵前的錦衣衛問到。
“哈,我收到了五十兩。”
“五十兩算什麼,我收到了八十兩!”
......
這次受賄是朱翊鈞允許的,反正那些豪門大戶錢多的沒處使,作為君王,收回一些也是理所應當的。
“行了,那就寬限到五天時間,下次記得多收點,那些官員都有錢。”
“是!”
......
回到試場當中,柳秀將此事告訴王縣令,王縣令大喜,於是又是一張五十兩的銀票入賬。
“大人,陛下著急,所以就這裡用餐吧,吃完就開始閱卷批改!”柳秀冷著臉,警告道。
“是,是大人!”
官場之人最為清楚,寧得罪外戚,也不能得罪皇帝身邊近臣。
寬敞的閱卷房內燈火通明,一排排的長桌整齊地擺放著,一千多考生的試卷依次擺放在上麵,鋪滿桌麵,非常壯觀。
三位考官嚴肅地站在閱卷房深處的孔子像前,十位縣文院的講郎先生在身後。
“拜聖人!”
所有讀書人,右手放在心臟處,意為本次閱卷隻憑真才實學。
“行禮!”
禮畢後,眾人依次落座,此時每個人麵前都有一摞試卷等待批閱。
開始埋頭閱卷之後,屋內便隻剩餘嘩啦翻閱之聲。
“此篇文章不錯,但竟有十多個錯彆字,嘖,可惜了。”
柳秀走到那位考官身後,“慎言。”
那人急忙捂緊嘴巴,示意清楚。
“這文章,這字...”
既有骨,又有神。王縣令也是舉人之才,在仔細看下去,細節之處也是可以品咂。
“必是某位大人之後了。”
王縣令將它拿出來留下自己的評價——甲等,放到一旁。
評等共分甲乙丙丁四個大等。
無論是什麼試,每科隻能有一個甲等。
而之後的乙和丙都要再分出上中下,丁等則不用分,因為任何一科得丁等的都不予錄取。
當所有人評完自己手裡的試卷,便會交換彼此認為好的試卷,再次評測。
在第一次批改完之後,柳秀將所有試卷彙聚到一起,最後發現得甲的試卷竟然有三張之多!
於是隻好重新謄抄在重新放到了諸位考官麵前。
“諸位大人,請給這三份試卷重新定級。”
諸位考官看到現在的這種情況,也大概明白了發生了什麼,接過試卷就開始評判。
“這篇雖然也是優秀至極,但稍顯豪邁之氣不足。”
“這篇文章雖好,但有一處措辭不當。”
如此下來,評價也為乙上上等。
改完之後已經是第三天的深夜了,柳秀也沒有為難諸位考官,但是所有人都不得離開文院,各自在文院的住處睡下。
第四天清晨,三位考官和十位講郎在早六點起床,洗漱吃飯後,在七點即辰時開始“複閱”,重新複查。
在此期間,柳秀也是輪流換房,確保至少有五人同時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