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朱翊鈞已經收到了李成梁遞上來的戰報:白銀三百萬兩,黃金一萬兩,字畫兩箱,深海珊瑚兩株...
共消滅女真各部共五萬人,己方一千三百是十二位犧牲,三千三百四十三位重傷,剩餘人皆是輕傷。
努哈赤所在部落精銳已經被儘數消滅,努爾哈赤之後會擔任異族指揮室在本將手下任職,本將必將嚴加看管。
朱翊鈞看到這封密信,有些驚喜,史書上說,李成良和戚繼光並稱,他本來還不以為然,但如今一看,確實有獨到之處。
朱翊鈞立刻下令:任命李成良為遼東總督,統領遼東一切軍政大權,錢財留下一半,剩餘一半運回京城,
此戰按大勝利計算,犧牲之人三倍補償,重傷之人可任教,也可領取原先兩倍撫恤金回鄉,其餘官兵皆按最高檔賞賜!
楊博此時與張居正一起拜見皇帝。
“二位太傅,快快請進。”
朱翊鈞站起身將兩人迎了進來。
“楊師,此次戰果不錯吧?”
朱翊鈞滿臉驕傲,但楊博卻是滿臉苦澀。
“陛下,北虜大汗本部察哈爾,左翼阿剌處、敖漢、乃蠻、兀魯,四大鄂托克,現在都陳兵位於自己城門之外,蠢蠢欲動啊,此戰雖然大勝,但大明也消耗慘重,已經支撐不起再開啟一次如此規模的大戰了!”
雖然此戰人員消耗並不嚴重,但錢財,物資,糧食的損失都是前所未有的,也在經曆了一個月的高強度戰爭之後,所有士兵也都不想再打仗了。
朱翊鈞聽了,也感覺確實遇到了問題,坐下身子,“依二位太傅所言,朕該如何?”
“陛下不如派人出去和親求和,以換取半年左右的和平之後,再開啟大戰也不遲啊!”
楊博苦心勸解。
“張師,你認為該如何?”
“陛下,老陳認為,既然這次要打,就一口氣把他們打疼!咱們可以從山西,河北,河南,浙江等地召集官兵,此次儀仗雖然可能會有較大的損失,但遼東地區此後才可實現真正的無憂啊!”
張居正一出口就是殺氣騰騰。
“張首輔,這些地方的人怎麼去攻打遼東?此時的遼東正是天寒地凍的時候,彆說武器了,連士兵都受不了;何況如此大規模的調兵,不怕引起嘩變嗎?”
楊博也不肯退縮。
“可是楊尚書,你考慮過沒有?一旦咱們求和,李將軍費儘心思得來的大勝影響力一下就會變小,遼東地區的軍士們此次獲得的大勝又是為了什麼呢?”
看著針鋒相對的兩位太傅,朱翊鈞仔細思考了一會,“楊太傅,朕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好;但是朕做了這麼多的事,難道隻是為了穩定求勝嗎?去年僅僅一年,朕就投資了不止一百萬兩白銀,此時,正是軍隊士氣最盛的時候,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張師,傳朕的調令,讓俞將軍帶出他能帶的所有大船,從海上突襲;讓戚繼光派兩支萬人隊即刻出發支援李將軍;河北,河南,山西三地各出五萬府兵,一千新兵;朕再派五千禁軍助陣,全國武器優先此戰使用!”
“馮大伴,你現在就去從司庫中給朕取出二百萬兩白銀,拜托徐先生和王先生與李四代為購買糧食等軍用物資!”
“張太傅,你再從太倉中取出200萬兩白銀,再把全國的那些死囚全都提出來!告訴他們,倘若在此戰能活下來,朕就放他們一條生路!”
如此一來,朱翊鈞就打出了自己手上所有的牌,這也正是他喚醒大明民族榮耀的第一步!
“楊師,麻煩你調查全國所有槍炮數量,至少保證人人有槍,每500人就有炮一門!”
朱義軍無比豪橫,一口氣就拿出了大明所有軍資的13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