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之後,接著俞大猷的十萬兩白銀,唐人們找來了一萬多個日本青壯年來做苦力。
雖然名義上有著一人一天三文的工資,你這筆錢最後真的到日本人手裡還有多少,俞大猷可就完全不管了。
“快點,今天不把這些石頭搬完,今天一點工錢都沒有!”監工一邊說,一邊把鞭子抽在地上,聲音清脆,令人膽寒。
這些唐人對待倭寇真的可以稱得上喪心病狂,每天天剛亮開始工作,一直工作到太陽落下才肯停工,整整工作將近六個時辰,中間隻有兩刻鐘的休息時間,而且食物裡還摻有沙子。
但在如此的高強度工作之下,僅僅半個月,地基都已經被打出了一半有餘。
俞大猷站在城邊,看著欣欣向榮的唐人城池,語重心長地對著李忠說道,“李先生,這座城池的城主你準備用誰?”
聽到俞大猷問話,李忠趕忙附和到,“大人,為你辦事,是我夢寐以求之事,為了您,我願意放棄早川和山島家,全心全意當起這個唐人城城主!”
李忠到底也是個精明的商人,見到俞大猷對這個唐人城的重視,此時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啪啪作響。
但俞大猷能不明白平衡的重要性嘛,拍了拍李忠的肩膀,“李先生啊,這就不勞你費心了,我這天看早川城裡的那個張一凡就不錯,叫他來吧,正好年輕也能替你分擔點事,讓你輕鬆一點。”
張一凡和李忠一直以來都有不小的矛盾,之前是為了食物,現在是為了地盤,俞大猷剛剛把城池占領下來的時候,張一凡立馬就帶人來給俞大猷請安了,話裡話外都是李忠的不好。
果不其然,一聽到俞大猷如此一說,李忠的臉色一下就變難看了,猶豫了半晌,還是悄悄地說道,“俞大人,張一凡年齡還小,難堪大任啊!”
俞大猷聞言轉過頭來,笑容和煦,“正因為年輕,才要給他機會的嗎,畢竟他們才是真的社會前進的動力啊,李先生,你說難道不是嗎?”
看著俞大猷和煦的臉龐,李忠這還能不明白他心意已決了嗎?當即諂媚地笑出聲來,“是是是,俞大人說得對,是小人考慮不周了。”
“誒,李先生可不要如此妄自菲薄啊,到時候這邊還是需要你多多費心的啊。”
“俞大人放心!李忠必然全心全意為人民著想!”
“好,好,好,此事就交給你了!”
俞大猷一邊大笑,一邊獨自朝著車架走去,隻留下李忠呆在原地,臉色陰晴不定。
...
回到城主府當中,知道所有船都已經修複完成,俞大猷這才把天皇的那份請願書拿了出來。
“二位,選個人吧,咱們誰去?”
王如龍,胡守仁,大概地看了一眼那份請願書,全場一下就安靜了下來。
畢竟誰都不知道現在日本當局的想法到底如何?此次前去又是否會有埋伏在等著他們?
看場內如此安靜,俞大猷當機立斷,“王如龍你帶上另一艘船隊,跟我一起去京都!”
“胡將軍,守城就拜托你了,此次我們至少要帶出去70的武裝力量,給你留下的很少,務必要小心了。”
胡守仁一聽,當即正色起來,“俞將軍放,心定不負大人所托!”
俞大猷看著王如龍那緊張的的臉色,安慰般的拍了拍他的背脊,“行了,彆這麼緊張了,陛下給我們的詔書不會出問題的!”
看著俞大猷和煦的臉色,王如龍嘟囔了了兩句,最後還是什麼都沒有說。
見此情形,俞大猷也不再猶豫,轉身就出去收拾團隊去了。
...
當天下午,二人將團隊收整完畢,帶著2000餘人踏上了前往本州的道路。
一上路,俞大猷才發現這是真的很近,僅僅不到兩天的行程,他們就借著洋流趕到了本州島。
二人從如今的津市停船,鳴炮三聲之後,渡口上立馬就有人出來迎接。
“來人,可是大明將領俞大猷?“
一聽到這熟悉的閩南口音,久居於國外的王如龍,感覺異常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