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自由了嗎?”一名年輕女子喃喃道:“我再也不需要當奴隸了嗎?”
“不,我們依舊需要付出努力,因為我們並非自由,我們依然是大武的子民,依然是朝廷的百姓!”
曹琰鄭重說道:“但是你們可以選擇留下來和大武士兵作伴,保衛我大武!”
“好!”
無論是城內的百姓還是城外的士兵,齊聲答應下來。
曹琰微笑著點頭:“從今往後,大武士兵將和爾等共存亡。我們不懼怕任何挑戰,我們永遠都會與大武士兵站在一起,和你們一起保衛大武江山。”
“大武萬歲!”
“保衛大武江山!”
大武士兵和那些剛剛被釋放的奴隸激動地嘶吼著。
曹琰看著這一切,心情舒暢。
他知道自己成功了,這一場勝仗讓他在軍中的威望瞬間提升。
以後誰敢說他曹琰不行?
曹琰相信這群大武士兵一定會牢記他的話。
而這些經曆過戰鬥的士兵,也將會成為大武最鋒銳的刀劍。
……
幾日後,曹琰帶著四十萬軍民進入劍南道,這些大多都是大武這些年被虜走的人口,而魏征也率領部隊進入成都府,一同主持流民的安置事宜。
嶽飛則是馬不停蹄直奔吐穀渾,開始收攏部隊準備最後一擊。
吐蕃戰場基本已經塵埃落定,大武接下來就可以把重點放在龜縮許久不進攻的南詔國上了。
城主府內,曹琰大賞三軍,酒肉管夠,暢快痛飲,以此來慶祝此次大勝。
事實上,吐蕃方麵的勝利遠比征服南詔更加激動人心,從國力來看,南詔國更像是一個藩王,差不多是一州之地,不過是憑借地利來抵禦大武而已。
而吐蕃不一樣,自從第一代讚普改革之後,吐蕃已經形成了完整成熟的政治體係,從上到下封建化非常深刻,從地位上來說和大武幾乎是平起平坐。
所以大武和吐蕃的戰爭是國戰,和南詔的戰爭則是摩擦,兩者自然大不相同。
不管如何,吐蕃這次突如其來的入侵終究是失敗了,朗達瑪還簽訂了國書,主動臣服,這必然影響他的威望和統治。
曹琰估計,朗達瑪肯定會對吐蕃高層施壓,希望能取得暫時的和平。
但吐蕃內亂是必須的。
曹琰相信朗達瑪很快就會派遣使團來和大武議和。
這一天傍晚,曹琰正在房間內休息,突然聽見屋外傳來嘈雜的腳步聲。
緊跟著一道聲音從門外響起。
曹琰立馬警覺起來,不過推開門卻發現竟然是吳起和沈煉?
怎麼慶功宴上沒見到這兩人?
這兩人一身酒氣,肯定是去勾欄瓦肆喝酒了去了。
“曹大人彆來無恙啊,哈哈!”
吳起滿臉笑容地打招呼。
曹琰疑惑說道:“吳大人、沈大人怎麼有閒心到我這裡來呢?”
“曹大人莫要折煞我等了,我們哪裡受得起這‘大人’二字?”
吳起大汗直流,曹琰一個左相,居然跟他們客氣,這誰敢接話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