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黨營私,不把皇上放在眼裡,在朝堂之中遍植朋黨,不遺餘力的打擊異己。”
“甚至借由皇上為借口,私下殘害劉伯溫。”
“爺爺,皇上若是視若無睹,坐以待斃,這大明的江山,還能姓朱嗎?”
“要我說,這胡惟庸,死的一點都不冤。”
朱燁坐在朱元璋的身邊,絲毫沒有注意到朱元璋此時眼中的波瀾。
這些事情,朱元璋多少念及情分,並沒有把這些罪證一一列舉出來。
也隻有宮中個彆之人,知道真相。
甚至就連劉伯溫之死,除了朱元璋和錦衣衛,都沒有旁人知道。
自己的孫兒,怎麼就如此清楚。
“你怎麼知道,劉伯溫之死,是因為胡惟庸。”
朱元璋看著朱燁,神情分外嚴肅。
朱燁一愣,心道剛才一激動竟然把前世看到的曆史說出來了。
劉伯溫的真正死因,在大明的時候,是被朱元璋嚴令禁止透露的。
自己竟然一激動就把這事兒給說出來了。
“能不知道嗎,皇上派胡惟庸前去探望病中的劉伯溫。”
“不過是小小的寒症罷了,至於在七天之內便讓人一命嗚呼嗎?”
“就算民間的大夫再不濟,也不至於讓人因為一個寒症而死。”
“可是胡惟庸前腳剛去探視過劉伯溫,沒幾日劉伯溫就死了,這事讓誰看,看不出蹊蹺。”
“況且,這事胡惟庸做的如此明目張膽,甚至打著皇上的名義給劉伯溫送藥之事都毫不隱瞞。”
“劉伯
溫不是胡惟庸殺的,又會是誰!”
朱燁解釋道。
“你又怎麼知道,要殺劉伯溫的人不是皇上呢。”
朱元璋此時手都是顫抖的,因為劉伯溫的死,自己身上一直背負著罵名。
所有人都認為劉伯溫是死在自己的手上,劉伯溫喝下的那碗藥,是他朱元璋讓胡惟庸送去的。
可是,自己一生光明磊落,不屑於用這種手段殺了劉伯溫。
但是,沒有一個人相信,劉伯溫的死跟他朱元璋無關。
此時朱燁說道真相,朱元璋豈能不激動。
“皇上若是真想殺了劉伯溫,又怎麼會容忍劉伯溫告老還鄉,榮歸故裡。”
“早在劉伯溫提出離職之前便痛下殺手了。”
“劉伯溫也是個忠心的,江山已定,自己便蟄居隱退。”
“若是皇上真的想要殺了劉伯溫,又怎麼會放任劉伯溫自遞辭呈,告老還鄉。”
“胡惟庸與劉伯溫積怨已久,之所以按捺不動,是因為他篤定皇上會對劉伯溫下手。”
“可是胡惟庸沒想到皇上會放過劉伯溫,所以才會在私下,假借皇上的名義去給劉伯溫送藥。”
“這種舉動顯然沒有把皇上放在眼裡。”
“蔑視皇威,公然挑釁,陷皇上於不仁不義,害皇上背負民間罵名。”
“胡惟庸如此肆無忌憚,爺爺你說,皇上不殺胡惟庸,是等著他造反嗎?”
朱燁揉了揉眉頭,索性爺爺並不是外人,這些事情說了便說了。
“還有李善長,為了大興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