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他也不過是投機取巧的心思,瞎貓碰見死耗子。
正巧碰見一人高談闊論海禁之言,所以他在旁邊聽了不少。
哪知道好死不死,科考便是以海禁為題,遍考學子。
鄭和也是時運好,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正巧落在了他的頭上。
借題發揮,除了將自己聽來的理念儘數寫上,還增加了不少自己的想法。
哪裡知道,自己竟然憑著這篇策論,嶄露頭角,勝任了今年皇上欽點的狀元之名。
這飛來的福分,讓鄭和一鳴驚人。
雖然皇上也沒有給他具體的官職。
但是鄭和想著,早晚有一天,自己定然會受到重用。
所以他一直等待著皇上的召見,相信皇上定然會賦予他一份光宗耀祖的職位或者是大任。
不過他之前也因為自己科考成狀元的事情惴惴不安了一段時間。
雖然他認為,他的策論定奪算是借鑒了旁人的想法。
可是到底還是存在了舞弊的嫌疑。
鄭和總怕哪天東窗事發,自己狀元的名頭不保就算了,怕是連小命都得丟掉。
所以鄭和一直害怕皇上問及關於策論或者海禁的問題。
可是在後麵又過了些時日之後,一直沒有人再提起這件事情。
後來鄭和還花了大價錢打聽到了消息,知道皇上暫時並沒有解放海禁的意思。
他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開始過起了歌舞升平,逍遙自在的狀元生活。
因為大家恭敬他狀元的身份,都巴結他,所以鄭和的
小日子,簡直過得那叫一個快活。
可是好端端的,偏偏皇上早不叫他晚不叫他,非得大半夜的把他從床上喊起來。
鄭和怎麼能不擔心,是不是皇上發現了什麼。
否則的話,為什麼上朝的時候不能說,下朝的時候不能收。
非得深更半夜叫他來。
而且這奉天殿裡,除了朱元璋和他,便是一旁站著的冷麵錦衣衛指揮使蔣瓛了。
他可是聽說過,這蔣瓛殺人不眨眼,皇城之中,不,是整個大明的天下,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哪怕是風吹草動,蔣瓛都心中有數。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鄭和怎麼能不怕。
況且,他一來到這裡,皇上便毫無征兆的和他提起了海禁之事。
不是知道了真相,又會是什麼。
鄭和此時欲哭無淚,隻能看著朱元璋哆哆嗦嗦的點頭稱是。
朱元璋可不知道鄭和此時跪在奉天殿裡,心裡活動竟然這般豐富。
他是真的想要聽聽鄭和的意見和建議。
畢竟開放大明邊境海禁的問題,他很久之前便已經在想了。
隻是因為沒有條件,所以一直也就擱置了。
可是如今,朱燁的蠱惑,像是蔓延的藤蔓一般,纏繞著朱元璋的心。
讓他那顆安耐不住的心,蠢蠢欲動了起來。
所以,他現在急需一個這方麵的人才和專家,來幫他解疑答惑,看看這個想法的實施性到底有多大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