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的戰報送到了朱允熥的桌案上,自然惹得朱允熥勃然大怒,立即召集大臣召開了應急會議。
兵部尚書自然也在被召喚的行列之中。
宮人來信的時候,並未告知兵部尚書所謂何事。
但是……似乎早就已經預料到一般,兵部尚書並不奇怪皇上突然召集大臣的原因。
四國圍攻的消息,他不是不知道。
早在朱允熥將慶王調離寧夏的時候,兵部尚書就已經有了預感。
隻不過,他沒想到的是,慶王離開的消息竟然這麼快便傳了出去。
若不是這消息出了國境,邊境四國,決然不會這麼快的速度便聯合起來朝著北方邊境進軍。
甚至連上次大敗而歸的蒙古部族,都卷土重來。
這是看著朱棣如今不再把持北平,打算複仇了。
現如今,不光寧夏告急,就連北平也已經落入了戰境之中。
不過朱允熥召見,兵部尚書豈敢抗旨。
隻能硬著頭皮,匆匆入宮。
“你們都不用在這裡給朕推脫,出了事情,你們一個個都活不了命。”
兵部尚書剛剛才內監的帶領下步入奉天殿,便已經聽到了朱允熥惱火的怒吼。
心中苦笑連連。
這個節骨眼上,誰敢擁兵自薦?
隻要站出來,就要去寧夏收拾朱允熥留下來的爛攤子。
況且那些外兵氣勢洶洶,他們哪裡能是對手。
雖然他們都明知道,如果打贏了此戰,在朱允熥的麵前就是展露了頭角,日後隻會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
可是自己的斤兩自己清楚,他們但凡有大將的能力,都不至於這麼多年以來,屈居於淮西武將旗下。
可是如今淮西武將被朱允熥架空,要麼死,要麼傷,誰人還能站出來迎戰。
怕是即便有能力的,也知道這場戰爭出力不討好,說不定前腳殺敵歸來,下一秒就可能被朱允熥尋個由頭卸磨殺驢。
如此一來,誰還敢站出來說話。
“臣,參見皇上。”
兵部尚書硬著頭皮走進眾人的視線,朝著朱允熥跪拜下去。
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兵部尚書的身上。
這可是最後的救命稻草。
隻要兵部尚書心中有數,指定了人選,八成皇上就會有了定奪。
所以眾人當然緊張兵部尚書的想法。
生怕兵部尚書點兵上陣,指了他們其中一人前去寧夏送死。
“彆跟朕弄這些虛禮,如今兵臨寧夏,兵部尚書,你來說,如何應對!”
朱允熥大手一揮,將難題扔給了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沉吟……
他收到的消息,和朱允熥拿到的無異,所以具體情況他也是知曉的。
而且,依照軍報送來的時間,怕是這個時候,寧夏已經兵臨城下了。
無論是調兵遣將,還是讓慶王再回去,都顯然已經來不及了。
黎國率領其餘三國,連同周邊的小部落,雖然戰力不比大明,但是突然發兵,打了個措手不及。
戰機瞬息萬變這個道理,兵部尚書當然清楚。
若是四國真的一鼓作氣
,突破了北境的防禦。
雖然能夠及時阻攔,但是若是想要將失守的城池奪回來,顯然要費很大的兵力。
況且,現在大明境內沒有能將可領,要想寸土不失,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