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燁挑了挑眉,沒有再過多詢問。
既然蔣瓛不想說,自己再是追問也沒用。
朱燁歪頭一笑,繼續扯起身前的韁繩,駕馬慢慢悠悠的往前行進著。
蔣瓛亦是如此。
他們都是聰明人,知道點到為止,不會勉強對方。
這也是為什麼,蔣瓛願意站在朱燁身邊,而非朱允熥那邊。
想到朱允熥,蔣瓛剛才揚起的笑意,又消散了下去。
朱燁今日在奉天殿一舉,雖然是為了拖延時間,就救沐惠。
可是此舉無疑是徹底激怒了朱允熥。
尤其是在眾人麵前揭露朱允熥所作所為。
弑殺兄長和皇帝,謀權篡位。
這麼大的帽子掉下來,不知道朱允熥會如何的氣急敗壞。
看著身後搖搖晃晃朝著北方行進的隊伍。
蔣瓛也歎了口氣。
朱燁深諳用人之術,便是委以真誠。
可是但是如此,卻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
朱燁的性格,決定了他永遠不能夠駕馭臣子奴婢。
朱燁把所有人都當成自己的朋友,平等待之。
可是身為君王,唯獨沒有平等可言。
即便千秋萬代的帝王都拿著平等來說話,可是……從未有一人能夠真正的做到。
因為一旦平等,帝王也就失去了原本應有的權利和話事權。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朱燁才選擇自己放棄稱王稱帝的機會,轉而順水推舟送到朱棣的手中。
朱棣與朱燁相同又不同。
相同點在於,兩人都心懷天下,以江山社稷為重。
不同於,朱棣可
以為了大仁舍棄小義,為大愛舍棄小情。
朱棣明白什麼叫做有舍有得。
而朱燁卻都不想放棄。
蔣瓛想到這裡,又不由的看向眼前的身影默默的長歎一口氣。
也不知道到底是兩人誰更貪心,又或者是兩人都足夠貪心。
隻不過,所求不同罷了。
換做以前的自己,或許更喜歡在朱棣的身邊行事。
可是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反而覺得在朱燁的身邊更為舒服。
朱燁絲毫不知道蔣瓛心思的浮沉。
前往北平的半途之中,他們便遇到了早已經等候多時的朱權。
朱燁和朱允熥在奉天大殿上的僵持,自然是瞞不過朱權的。
沐惠被救出之後,也是由蔣瓛的人送到了朱權那裡。
在妥善安排好將沐惠送出皇城之後,朱權也是在城中觀望了一陣。
確認朱棣的人在城外等候之後,朱權才先行一步離開了皇城。
如今他守在洛城之中,知曉朱燁必定經過此地,所以朱權執意留在了這裡等著朱燁的消息。
倒不怪他先離開皇城。
如今雖然他餘毒已清,但是身體長時間沒有動用武力,如今身上的功力也已經大打折扣。
若是自己留在皇城,或許會成為朱燁的累贅。
所以朱權才先行離開了皇城,前往落成的等著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