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放心的下令讓大軍休息待命。
卻沒想到朱燁的提醒一語成讖。
朱棣所料沒錯,徐輝祖的確是剛剛戰勝,沒有精力去殺個回馬槍。
可是這不代表徐輝祖不能派人前去。
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徐輝祖在對朱棣發動進攻之前,便已經派遣了從周遭調遣而來的領將繞道朱棣大軍的後方,以備偷襲。
被徐輝祖臨時調遣的領將名為平安。
雖然取了個好寓意的名字,可是平安這人一點都不平安。
他是出了名的不服管教,打起仗來不要命。
也是因為一衝鋒陷陣就收不住,也因此得罪了頭上的將軍。
將他發配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當了個守城的領將。
卻不想徐輝祖聽聞了此人的事跡,覺得這人放在眼下的戰場上再合適不過。
不服管教?
如今他們有去都未必能回。
還管什麼服不服管教。
能夠打勝仗的兵便是好兵。
隻要不怕死,他徐輝祖就敢用。
將平安調到身邊來,徐輝祖親自撥派了三萬兵力給平安。
沒有彆的要求,就隻讓平安殺進朱棣軍營之中,放開了鬨。
而平安的確也沒有辜負徐輝祖的信任。
緊緊憑借著三萬的兵力,硬是把朱棣大軍的後翼殺了個片甲不留。
平安自己就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衝進軍營裡,直接將後翼的將領乾翻在地。
少了領將的統率,群龍無首的後翼部隊,不攻自破。
後翼的損失讓朱棣勃然大怒。
他有些後悔竟然沒有聽從
朱燁的提醒。
可是如今後翼儘失,後悔也來不及了。
勃然大怒的朱棣自然把苗頭對準了徐增壽率領的主力軍。
儘管朱燁反對,但是殺紅了眼朱棣哪裡能夠聽得進去。
徐增壽讓他吃了這麼大的虧,他的火氣也被激發了出來。
“老子手握大軍,難不成還能怕他不是。”
朱棣揮手下令,自己親自便帶了人馬,衝著徐輝祖的大軍而去。
可這場戰鬥並沒有像是朱棣想象的那般順利。
徐輝祖作為朱棣的大舅子,顯然對朱棣的了解,不僅限於朱棣是他的妹夫這一點。
朱棣年幼時曾跟著徐達一起出征上戰場,徐輝祖又何嘗不是。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徐輝祖不僅僅隻把朱棣當成了自己的妹夫。
朱棣於他來說,是妹夫,是戰友,亦是對手。
朱棣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與徐輝祖兵戎相見。
缺不代表徐輝祖也沒想過會有這麼一日。
在徐輝祖年輕的時候,他父親徐達就跟他分析過朱棣的性格和作風。
知道朱棣是個爭強好勝不肯吃虧的主。
自己接連擊潰了朱棣兩次,朱棣若是不反撲,那就不是朱棣了。
所以徐輝祖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朱棣的後翼被摧毀之際,徐輝祖正帶領著自己剛剛勝戰的大軍休整。
如今朱棣氣勢洶洶前來,徐輝祖早已經有所預料作出了應對。
知道朱棣善於使用陰招,所以徐輝祖便給朱棣來了一個見招拆招。
朱棣佯攻中軍,徐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