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改革變化_吟遊詩人混跡娛樂圈_线上阅读小说网 

周易的改革變化(1 / 2)

以前的周易雖然掛著公司的名頭,但其實更像是個小作坊。

一群人聚在一起攢一部戲,然後開始開拍,拍完之後找人做後期,大家就閒下來沒事乾了,也沒有什麼工資之類的。

大家相互之間也隻是一種雇傭、合作關係。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遇著合心意的活就去乾。

等周易把劇賣了,拿了錢就再次開始開拍下一部。

到時候就喊人來攢劇組,能來的就來,有活來不了的,就找人頂替。

幾部劇下來,賺了錢了,成立了周易影視,但這種作坊式的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

拍《穿愛》、《女人湯》,甚至是《少年王》、《水晶之戀》的時候,都是如此。

導演都經常換,覺得誰合適就找誰來。

改變是從周易、薑雪柔兩人幫陳碩,爭取段譽這個角色開始的。

那一次,和後續的交往過程中,他們認識了張繼忠,見識了他的手段。

張繼忠,可以說是一個將理想和生意平衡的很好的製作人之一了。

陳碩認識的製作人不多,張維平、薑誌強、張繼忠和蔣雪柔,算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個了。

其中,蔣雪柔自不必說,她是個理想主義者,製作影視劇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夢想。

張維平是個純粹的生意人,他將拍電影當做是做買賣,電影是商品,處處考慮的是利益得失。

薑誌強跟蔣雪柔有些類似,他喜歡電影,也喜歡投資那些有內涵、有能力的電影人。

隻是他自己本身不懂創作,更多的是幫助彆人實現理想,然後從中獲得成就感。

而張繼忠是最為特殊的一個,他自己本身有夢想,也有創作能力,更能夠理性的將自己的理想和作品看做一門生意。

他可以為了理想,而生出放棄林智穎選擇陳碩的想法。

他也可以為了讓劇賣的更好,而在拍攝階段召集大量的記者跟組采訪,並時不時的召開發布會。

同時對於創作方麵,他也有自己的見解。

正是跟他接觸的多了,周平和蔣雪柔開始反思自己。

雖然不一定要全部都跟他學,但是不是也該做出一些改變了?

經過反思之後,周平開始進行嘗試。

這第一步就是重新整頓公司,將其正規化。

影視製作、營銷宣傳、演出經紀和公司運營分開來,各管一攤。

影視製作不用說,主題就是製作部,還是以前的老班底,隻是現在跟一些主乾人員簽訂了正式的合同。

有福利,也有義務。

演出經紀和公司運營也沒什麼特殊的,一個管理演員藝人,一個管理公司運行。

這些隻是將本該早就整頓的地方,徹底規整一下罷了。


最新小说: 明末黑太子 重生60年代縱橫北境 觸角人生 四合院:教秦姨開車,油門呼到底 各位,歡迎來到新世界 我在仕途斬群龍 極樂妙欲功 廢物序列又能怎,炸翻禁忌之地如何呢 閨蜜說大哥凶,可他夜裡喊我寶寶 絕世萬道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