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係導演!
《一刀傾城》成功了。
自然而然地讓不少人高呼武俠又回來了。
看到《一刀傾城》的成功,以及那些分析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的人,都開始紛紛討論武俠電影在這個時代成功的可能性。
結果,態度卻都是躊躇的!
畢竟,誰都知道,李易的電影很有代表性,但是同時卻又不具備普遍性。
比如當初的《十二怒漢》,很多模仿跟風者,真的成功了嗎?
《十二怒漢》可以比較輕易地就去嘗試,去模仿,但是《一刀傾城》這樣的電影,門檻其實還是比較高的。
首先,《一刀傾城》不止是在劇情上,同樣的在動作戲上,陣容絕對堪稱“豪華”!
其次,不要忘記了,李易的電影的加成,本身李易的名字就已經擁有了國內任何明星都不具備的號召力。
最後,門檻,門檻,還是門檻!
《十二怒漢》一個單一的場景,幾個人圍繞著一件事談話,可以說絕對是門檻最低的影片類型了。
但是《一刀傾城》卻是不同的。
武俠片從來都不是說沒有門檻的。
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動作設計,武俠,武俠,劇情負責俠,但是武又由誰來負責?
這類的電影,門檻無疑是很高的。
所以《一刀傾城》的確讓武俠似乎回光返照了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並沒有像《十二怒漢》那樣上映之後就引來了無數的模仿跟風者。
有意思的是,曾幾何時,模仿跟風好像門檻很低,可是到了今時今日,模仿跟風的門口卻已經不低了。
畢竟,港島黃金時代,模仿跟風者,其實本身大多也是圈內的比較有實力的電影公司。
而如今,隨著國內的市場開始趨於理性,相對來說,電影的宣發,門檻也提高了不少,當年的港島,為什麼一部火爆的電影出來,就能夠出現那麼多跟風之作?
而且從拍攝到上映,時間非常之短,一來是因為,港島地方本身不大,可以說隻是一個城市而已,而看看那些模仿跟風的都是什麼人?
都是那些院線相關的,至少也是能把電影輕鬆地拿到電影院上映的人模仿跟風。
你現在去試一試,哪怕是拍一部和《一刀傾城》相差無幾的電影,可是沒有李易這樣的人脈,影響力和號召力,怕是連院線都上不了。
本來對《一刀傾城》寄予厚望的元八爺等人,也沒想到,《一刀傾城》雖然成功了,但是市場依然還是如舊。
似乎大家依然都還是停留在武俠已死,《一刀傾城》隻是回光返照的印象之中。
其實這樣的結果,李易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
同樣的趙光明也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
所以劇組慶功宴上,元八爺問起的時候,趙光明笑著道“如果這部電影不是李易拍的,你們覺得《一刀傾城》能請的來你們元家班和於老?”
“如果不是李易導演拍的,《一刀傾城》院線或許會給排片,但是絕對不會像現在這般!”
“所以,在很多人看來,這部電影的成功,並不是武俠的成功,而是李易作品的成功。”
“為此,可以說成也李導,敗也李導,除非”趙光明說著似笑非笑地看著李易。
“看我乾嘛?你有什麼話直接說就是了!”李易摸了摸鼻子無奈地道。
“除非再來一部!最好是同類型的!”趙光明笑著說道。
眾人都不由地麵露苦笑。
“其實你們發現沒有,武俠片,或者功夫片真正風靡的時候,其實都有一個特點。”這個時候趙光明又說道。
“你的意思是?”元八爺遲疑了一下。
“是演員!”趙光明說道。
從最早的功夫片出現,到功夫片最後的時代,可以說都有很明顯的特征,那就是,功夫明星。
眾人頓時就恍然。
武俠片,不,應該說是功夫片,實際上,還真的是這樣。
因為過去的武俠片,功夫片,實際上,特點都很明顯,那就是,裡麵的演員,至少都是能打的,是有武術功底的。
可是如今呢?
可以說演藝圈又有多少人有武術功底?
“你們覺得吳軍怎麼樣?”元八爺突然問道。
“你覺得他有成功新功夫明星的潛力?”趙光明問道。
元八爺點了點頭道“不錯,我覺得他身上具備了功夫明星的那種特質。當然,趙千也不錯。”
“但是有潛力,沒用啊!沒有好作品,他們也演不了啊。”趙光明搖頭道。
然後兩人都紛紛不約而同地看向了李易。
“彆看我啊!我就算有那心思,可沒好劇本,我也拍不了啊!”李易其實倒是也覺得,如果能重新打造武俠,或者說功夫電影,的確挺有意思的。
武俠片是華國獨有的特色文化,其實同樣的功夫片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