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逐漸將物質享受,轉變為精神上的享受。
可這一日,人族西部,陰雲籠罩,持續三月不絕。
整個東部,數百萬的人族,心中惶惶不安起來。
根據鯀的留下來的治水心得,這是要發大水的征兆啊!
宛丘都城之中,帝舜也是十分擔心。
他思索之後,當機立斷,下了遷徙之令。
讓人族西部的部落,開始遷移,撤退到東部。
事關十幾億人族,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工程。
儘管此時的人族皮糙肉厚,耐力十足,不可艱苦,但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到了撤退的第十天,天地,頓時變色。
天,似乎被砸出了一個大口子。
瓢潑大雨,自其中落下,瞬間淹沒天地,這一刻,目光所及之處,除了大水,還是大水!
一時間,大半個西部,都被徹底淹沒,洪水滔天,席卷四方。
所過之處,人族哀鳴之聲,震動天地!
就連帝舜派遣出去的十萬人馬,也全部無功而返。
洪水太大了,已經不是人力能夠抵擋。
都城之中,帝舜臉色徹底陰沉了下來,最壞的情況,終於還是發生了。
當即,帝舜召集文武百官,數百位大臣,商議治水之策。
可有鯀治理洪水在先,人族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時間沒有遭遇過水患了,一時間哪裡能想得出辦法。
最後,還是有一個小官站了出來,有些不確定的說道,“我記得鯀去世之前,生下了一個孩子,那孩子到現在,應該也很大了,鯀家學淵源,治水之術登峰造極,不如讓鯀的兒子試試?”
“對啊,鯀還有一個兒子!”
“鯀的治水之術沒的說,他的兒子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這下子,我人族億萬族人終於有救了。”
帝舜一聽,十分在理,連忙派人去請鯀的兒子過來。
鯀的兒子,叫做大禹,生的高大健壯,英武不凡,最重要的是,完美繼承了鯀的治水之法,甚至還要青出於藍勝於藍。
帝舜見到了英武的禹,十分高興。
將治水的任務,從頭到尾給禹說了一遍。
禹接過任務,號召了數千青壯,便是奔赴前線去治理洪水。
鯀留下的治水之法,乃是自己一生的心得,加上有崇部落無數年的傳承,極為精妙。
而禹,又是不出世的奇才,在治理洪水麵前,甚至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禹治理洪水之時,常常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手中拿著測量儀器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劃水道。
他帶領治水的數千青壯,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有時一忙起立,便忘了時間,常常熬到深夜,查看地形。
在禹高強度的工作力度之下,不過一年的時間,洪水泛濫之勢,已經止住。
這時,禹又想到了當年父親的遺誌。
在人族所有境內,建造出一套成體係,完善的堤壩,溝渠,水庫,三者相輔相成,就是遇到再大的水患,人族也不怕了。
禹想到這裡,快馬奔至都城宛丘,麵見共主帝舜。
一番商議之後,帝舜肯定了大禹的想法,並給予其大力支持。
接下來的時間,大禹開始陷入了無比繁重的治水工作。
同時,東海之濱,龍族也知道了大禹治水的決心。
命應龍前去相助,有了應龍相助,大禹治水的速度大大加快。
僅僅用了二十年時間,便辦到了當年鯀未辦成的事情。
同時,大禹還從四麵八方收集神鐵,打造了一根定海神針。
由應龍,放置在東海海眼處,寓意著人族再也不用受水患之苦。
大禹多年來,儘心儘力,甚至三過家門而不入,這一切,帝舜都看在眼中。
終於,帝舜下定了決心,要將共主之位,傳授給大禹。
帝舜五十年,大禹繼位人族共主之位。
帝舜則是被前麵的人族共主一樣,回到了玉京山,人族祖地。
另一邊,隨著大禹繼位,西方教,也分潤了一大筆的功德。
藥師,彌勒,地藏,大勢至的修為,俱有不小的精進,再加上準提,接引的不懈努力,西方已然漸漸有了一絲大興的征兆。
大禹繼位之後,勵精圖治,人族在他的治理下,更加強盛起來,修士出現的數量,也大大增加,又好多天仙,真仙的修士,入宛丘理政。
人族如清晨的太陽,顯露出勃勃生機。
大禹在位百年,決定將人族,劃分為九州之地,這樣一來,可以更加方便管理。
宛丘,大禹苦思冥想了一番,決定將人族大地,劃分為雍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豫州,等九州之地。
很快,帝令出,人族大地,一分為九。
同時,大禹又下令,搜集天下之金,彙聚宛丘,鑄造九洲鼎,以定人族氣運。
三年之後,九洲鼎鑄造完畢,分彆運往九州,人族迎來了九州大地的時代。
大禹在位一百五十年,發覺如今人族的行政機構有些僵硬,於是召集宛丘中的所有重臣,開始了一場持續了三天三夜的會議。
會議結束之後,人族共主之位不複存在了。
大夏立國,定都陽城,大禹為第一任人皇,又號夏禹。
夏禹立國,人族曆經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革。
一時間,玉京山中,人族祖地,人族聖殿之上,人道氣運至寶崆峒印開始瘋狂的震動起來,然後以無法形容的速度快速增長!
嘩啦嘩啦!
浩蕩的氣運宛若洪流一般,席卷天地,傾瀉到了陽城夏禹的身上。
夏禹的修為,自地仙開始急速攀升起來。
天仙。
真仙!
太乙仙!
大羅仙!
不一會兒,便邁入了準聖!
夏禹準聖之威,席卷洪荒天地!
夏禹立國之後,下了人皇法旨,後世子孫,在位不可超過一百年。
夏禹在位一百年之後,將人皇之位傳給兒子啟之後,便再無留戀的飛回了玉京山,人族祖地。
三皇,五帝歸位,再加上人道氣運至寶崆峒印存在,人族聖殿,徹底固若金湯。
人族氣運,在天道大勢的推動之下,徹底達到了頂峰,堅如磐石,無法撼動。
東海之濱,金鼇島,人族大興,身為人族聖師的陳玄機,也得到了相當一部分好處。
證道混元金仙的時機,終於到了!
金鼇島,碧遊宮之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