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煞工程相比於天罡工程,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相對要少一些,最大的技術瓶頸就是鈾濃縮,這方麵在沈競成等科研工作者對專門的魂導器進行調整之後,已經有了重大的進展,可以采用類似半透膜的方式,進行相對高效的分離了。
武器級核原料的產量已經開始逐步提高起來了,相比於技術門檻,這項計劃消耗的更多的其實是人力物力,五十公裡的間距,聽起來很遠。但想要遍及全國,至少需要建立3000個這樣的地下設施。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很多地下城是必須建立在偏遠的山區,克服當地艱苦的條件和不便的交通,所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
因此即便技術突破取得了重大的進步,國內依舊進行了嚴格的配給製,如果從本質上講的話,這種配置製度就是對每個人的勞動進行了無情剝削。而且是那種最嚴厲的剝削之一,但換一種角度講的話,這其實也是整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齊心協力,都在為文明的存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相比於地煞工程,天罡工程麵臨的技術挑戰更多,需要麵對的危險也更多,人類踏入太空之後,絕大多數的魂導器就都不能用了,包括魂力也很難使用。
這雖然意味著眾神也很難在太空中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但也意味著鬥靈共和國借助魂力這根拐杖攀升的科技在太空中也多半都失去了作用。
想要啟動這些設施,能依靠的隻有儲備的緊急魂力,絕對是用一點少一點,所以每一位前往太空的宇航員都必須要擁有強大的隨機應變的能力。
在資源有限的太空中,儘自己一切的可能,利用手頭的資源生存下去,並且建設一個個宏偉的太空設施。
考慮到每一次火箭的發射,都需要承擔巨大的成本。而天剛工程需要快速建設眾多軌道空間站,每一名前往太空的航天員,所能夠得到的支持都是極為有限的,很可能會麵對初始資源不足,被困死在太空中的窘境。
因此宇航員的篩選非常嚴格,不隻是對技術,能力,知識,身體素質等方麵,有著嚴格的要求,更是要對個人的意誌,思想進行嚴格的考察。
太空中的衛星雖然高掛天空,但相對於地麵上的防禦設施無疑是極度脆弱的,在與眾神的戰爭中,陣先脆弱的設施必將成為被重點攻擊的目標,而在出現戰損,他們是幾乎不可能得到後勤補給的。
所以每一位宇航員被選中後都是抱著犧牲在太空中的覺悟的。
至少不會出現星際穿越裡,那幾個宇航員那樣,想回家陪女兒的想回家,想找老公的找老公,想活命的發假消息騙人還把飛船炸了,雖然是有人情味兒了,是自由民主了,最後也靠著機緣巧合成功了,但把人類的未來交給這麼幾個貨,實在是對人類本身的不負責任。
作為一個成熟的文明,是絕不可能將希望寄托於奇跡的,所謂的奇跡,也要是所有人齊心協力,必然能實現的未來!
所以那些有一定才華,但意誌力或個人思想無法通過審查的人,也是沒可能成為宇航員的。
靠一己之力拯救人類這種事情的確是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但真正麵臨生存危機的時候,人們所能依靠的絕不是某個英雄,而是人類這個整體,是每一個渺小的人的付出與犧牲。
第一批50顆火箭發射了,每顆火箭上隻有三名宇航員,這也是目前技術所能做到的極限,火箭上雖然可以攜帶大量的物資,可能夠攜帶的人員是不可以裝進儲物魂導器的,超低溫冷凍人體並且解凍複活的技術,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實現。
至少動物實驗這方麵解凍之後能得到的隻有一坨爛肉,靠著把人體冷凍裝進儲物魂導器中攜帶,暫時還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所以整個空間站的建設隻能依靠三名宇航員,他們每個人也配備了最先進的工程機甲,並且攜帶了大量密封魂力儲存設施,保證在施工過程中,有足夠的能源供應。
空間站的結構設施,都是已經在地麵加工完畢的,他們來到太空需要負責的就是組裝,至於生態循環係統,除了空氣循環之外,並沒有攜帶,而是直接攜帶食物。
有儲物魂導器的情況下,除非要建立生活數萬人的太空城,否則的話都是從地麵攜帶食物更加方便。
其中三個最大的空間站之中,還會陸續發射火箭補充人手,再補充的人中會有食物係魂師的存在,這些人自然是為了打持久戰做的準備,一旦戰爭全麵開始,想要再發送火箭向太空輸送物資就很困難了。
到時候,其他的空間站最多隻能維持幾年的時間,但如果有食物係魂師在太空的話,靠著不同空間戰爭中相互運輸食物的小型飛船,有食物係魂師的存在,繼續維持幾十年的時間,都是有可能的。
除了維持宇航員生命的物資之外,剩下的攜帶的更多的就是彈藥了,相比於對著地麵發射魂導炮,更加實際可行的還是對著地麵發射實彈武器,靠著龐大的重力是能造成巨大的破壞。
如果說,地球上的天基武器,所能發射的彈藥中蘊含的能量不會超過,發射衛星所需要的燃料釋放的化學能的總和的話,鬥羅這邊,有儲物魂導器的存在,在這部分化學能與機械能的轉化方麵,可就不需要考慮能量守恒了。
【未完待續】
求收藏,求推薦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