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薩斯之所以不願意接受斯洛文尼亞,說實話,在他看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雖然說麵對斯洛文尼亞的土地,他的的確確很心動,但是接受這片土地的影響也是巨大的,至少他會釋放一個明確的信息。
對於蘇聯來說,他在以後可能不會再容忍普魯士的實力壯大了。
如果說吞並了斯洛文尼亞那麼普魯士用什麼名義來統治這塊土地呢?要知道曾經的普魯士,從來都沒有把疆域擴展到這塊地方,建立傀儡政權?然後同化?
彆開玩笑了,斯洛文尼亞距離普魯士本土隔著一個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這樣的距離已經注定了雙方再來往通道的繁瑣,這也注定了普魯士無法將自己的影響力注入斯洛文尼亞地區。
那麼好了,既然第一條路行不通,那就隻有第二條,普魯士在未來就隻能以德意誌繼承者這個身份統治這個地方了,那麼好了,那麼蘇聯人對普魯士的進行就會提升到一個高度警戒的狀態。
要知道蘇聯人或者說斯大林之所以會放任普魯士壯大拿回東邊的地盤,不僅僅是因為他要在東邊建立一個布爾什維克示範區,也是要建立一個緩衝區,同時讓波蘭人和原先的德國人一起互相削弱。
由於蘇聯對波蘭的不信任,所以為了削弱波蘭的實力,同時在東歐增強緩衝區的實力,蘇聯才將整個普魯士地區全部歸還了普魯士,要知道普魯士之所以能夠獲取蘇聯的信任。
一方麵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阿爾薩斯和斯大林之間的關係,更加重要的原因是,普魯士人一直在和德意誌在明麵上進行了切割,那就是普魯士,從來都不是德意誌一部分,這也就是為什麼控製了奧地利部分地區卻不將他並入普魯士的原因,因為普魯士在那一塊地區並沒有統治法理。
但是即便如此普魯士在控製奧地利之後仍然是采用的直轄的製度,將整個控製的奧地利繼續進行行省化了,奧地利人可以在普魯士當官,而普魯士官員也可以在奧地利執行普魯士政府的法令。
所以越是這個時候,普魯士越不能向外麵伸出自己的獠牙,對於普魯士人來說他們現如今隻需要裝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就行了,畢竟他們可是布爾什維克的模板啊。
阿爾薩斯的態度讓在場的兩個人的表情都發生了微微變化,赫魯曉夫不敢置信,馬林科夫一臉狐疑,說實話這個時候就連赫魯曉夫都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是不是正確的了,如果不是他了解阿爾薩斯是個資深陰謀家的話,他就會在此刻給阿爾薩斯點個讚,感歎一下阿爾薩斯高尚的品格。
而馬林科夫之所以會驚訝,完全是因為沒想到阿爾薩斯是居然會直接選擇拒絕這塊土地,但是即便如此他還是打算勸說一下阿爾薩斯,要知道馬林科夫也是參加過這次行動的謀劃的,所以他清楚絕對不能讓任何一個蘇聯衛星國在這場戰爭中置身事外,隻有這樣才能殺雞儆猴。
通過這種方式“讓世界畏我之強,從此不敢叛散。”
所以你以為馬林科夫這次的行動隻是瓜分或者說解決南斯拉夫?
開玩笑,南斯拉夫這個屌絲能有多少錢?一百噸黃金?還是說兩百噸黃金?就這點黃金也敢在蘇聯布爾什維克的麵前炫耀??
他馬林科夫的目的可不會像貝利亞那麼簡單,他要解決的是蘇聯在整個布爾什維克世界的權威,讓蘇維埃布爾什維克成為整個布爾什維克世界的教皇,這就是他馬林科夫的目的。
所以這場大戲少了普魯士又怎麼會精彩呢?畢竟“普魯士”可是為數不多要讓馬林科夫震懾的重點猴子啊。
於是馬林科夫看著阿爾薩斯開始了他的勸解:“阿爾薩斯同誌,這已經是確定下來的方案了,普魯士必須控製斯洛文尼亞從而分擔整個蘇維埃布爾什維克的壓力,我相信您應該清楚我們的決心吧?”
馬林科夫後半段的話越說越陰沉,這很顯然是在威脅阿爾薩斯了。
“我也說的很明白了,普魯士對南斯拉夫沒有領土要求,這一點您是應該清楚的,而且我如果真的讓我們的士兵這樣乾的話,我相信這肯定會讓世界回想起不好的記憶,還記得當初的南斯拉夫王國問題嗎?”
阿爾薩斯身為斯大林精神的繼承者,自然是不會害怕馬林科夫這個他看不上的草包,更何況他之前之所以會害怕是因為蘇聯突然調動了大軍,往普魯士這邊聚集,他是害怕蘇聯人會對他突然動手,而現在?
彆開玩笑了,這些軍隊不是衝自己來的,那麼自己還有什麼害怕的?
“阿爾薩斯同誌,我要糾正你,這一次的行動和德國入侵南斯拉夫的行動完全不一樣,我們現如今的行動對於南斯拉夫來說是一場解放行動,是為了幫助南斯拉夫的布爾什維克走上正確的道路上來。”
馬林科夫看著眼前的愈發強硬的阿爾薩斯開口糾正道。
什麼解放行動?說到底還不是所謂的入侵?你們打著解放的旗號,公然地瓜分南斯拉夫的土地和財富,你們和那些納粹又有什麼區彆呢?
阿爾薩斯看著馬林科夫在心裡麵不停的吐槽他,但是表麵上他依舊是和和氣氣地看著馬林科夫道:“好吧,這的確是一場正義的解放行動,普魯士願意控製斯洛文尼亞地區,但是我希望這塊土地不是永久性割讓的,而是暫時管理,如果南斯拉夫真的在蘇聯的指導下,回到了正確的位置上來,那麼南斯拉夫可以協商和普魯士關於斯洛文尼亞回歸的事情。”
“好吧,可以這樣,普魯士的陸軍什麼時候可以準備完畢?”
既然阿爾薩斯都做出了讓步,馬林科夫自然不可能進一步的咄咄逼人,畢竟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能力在實際上威脅不到阿爾薩斯的地位,所以沒必要將關係鬨得這麼僵。
“你們需要多少人?”
阿爾薩斯用手不停地翻著手中的文件,企圖從上麵尋找到普魯士的出兵人數。
“阿爾薩斯同誌,出兵人數是絕密,所以自然不可能寫的那上麵。”
馬林科夫說完這句話,然後就用手點了點自己有些肥大的腦袋說道:“關於出兵的秘密可都是記在這裡麵的。”
馬林科夫說完,這句話就將自己的目光轉移到了赫魯曉夫身上,看著一直默不作聲的赫魯曉夫。
馬林科夫肥大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然後伸出手指看著赫魯曉夫說道:“赫魯曉夫同誌?你在這旁邊也不說話,要不就由你來解釋這個問題吧?”
“好吧,馬林科夫同誌,辛苦你解釋這麼多了。”
赫魯曉夫斜眼看了一眼馬林科夫,大致明白對方的意思之後,他才對著阿爾薩斯說道:“我們這一次打算讓普魯士出主力兩個機械化步兵師,另外希臘方麵的主力兩個步兵師也要進行行動,他們將和希臘的陸軍一起組成希臘集團軍,隨後整個希臘集團軍將會向北進攻,以確保那些南斯拉夫軍隊不會狗急跳牆,同時作為報酬,希臘也可以將南斯拉夫的邊境線向北延伸一部分。”
“需要這麼多兵力?”
阿爾薩斯聽著赫魯曉夫的數字明顯有些吃驚,要知道整整兩個機械化步兵師,這已經是普魯士現如今的絕大部分主力了,而且他也沒有想到駐守在希臘境內的普魯士軍隊也要進行行動,這份計劃上麵可沒有寫。
普魯士現如今的現如今的編製,基本上是在德國的編製上重新歸納和總結出來的,當然,身為蘇聯的衛星國普魯士,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蘇聯軍隊的影響。
普魯士在陸軍方麵主要分為兩種編製,第一種就是部署在邊境的旅級單位,主要用於邊境巡邏和邊境爭端的事情。
第二種就是主力師,但是主力師又分為二種,第一種就是國防擲彈兵師其實就是步兵師,一個完整的步兵師的人數大概在17000人)。
第二種就是裝甲擲彈兵師機械化步兵師,滿員在兩萬人左右。)
那麼為什麼沒有裝甲師呢?問就是沒錢。
“這對於普魯士來說的確算多的了,普魯士現如今的21萬兵力,大部分都被抽調到南斯拉夫地區,這對於普魯士來說,的確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赫魯曉夫點了點頭,隨後麵無表情的看著阿爾薩斯說道:“但是就根據總參謀部的推算出來的標準,這已經是最低的了,一開始我們還打算讓普魯士出10萬到12萬的兵力,,但是考慮到西邊的敵人,所以說我們不得不考慮削減一下普魯士出兵的人數。”
“蘇聯方麵能夠集結多少兵力?”
阿爾薩斯繼續詢問著這方麵的細節,他的腦海之中,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有沒有可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