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永遠不要滿足於當前成績,永遠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自己還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麼?
欲到濃時即是潔?
不僅沒有按照守墓人的建議去做,付前甚至主動仿照曾經見過的狂喜受害者,把各種欲望一股腦地具現出來。
並結合之前調查的成果,也就是層層歡愉的本質,從肆流的欲望裡,繼續培育出“節製之節製”的新品種,一路套下去。
守墓人兄認為教堂祈禱不起作用,可能也是發力發錯了方向。
極樂有可能不是極致的純粹,而是複雜到他無法分辨,就像是套娃到一百層的狂喜。
但如果自己判斷錯誤怎麼辦——那就錯誤唄。
一個摸索了多年,成功率依舊不高的祈禱技巧,實在是沒有跟著做的必要。
先不說付前從來都杜絕天命之子的懶惰心態,遐想同樣的事情自己做就能無視成功概率。
就算照著做,甚至也真的成功了,到時候敢接受嗎?
頭頂可是始終有雙眼睛在盯著呢,這種反常一出現,心得有多大才會覺得裡麵沒有貓膩?
……
這就是“極樂”嗎?
白首教堂內寂靜無聲,唯有虔誠的祈禱,以及付前充沛的想象力激蕩。
而就在某一刻,他感受到某種東西在自己意識裡爆發了。
就像是腦子裡某個符號契合了彩票號碼。
無需自己再費力,某些東西就瘋狂湧現,迅速浸潤每一根神經突觸。
三十三。
即使腦漿都快要榨乾,付前依舊數得清楚,腦海中的歡愉,此刻赫然是套娃到第三十三層。
毫無疑問早已麵目全非,內容非語言能夠描述。
但恰恰是這一點,跟湧現出來的東西很有幾分相似。
就說“極樂”不一定是極致的純粹嘛……
那一刻付前非常滿意。
當然這種情緒僅限於推導出來,因為此刻的意誌裡,已經容不下其它感受。
那種難以描述的極樂下,前麵具現到三十三層的歡愉,已經是瞬間被碾壓得一點兒不剩。
難怪守墓人他們,對於“極樂”如此膜拜。
而滿意之後就是感歎。
雖然目前是凡人形態,但付前曆經反複冷熱淬,曾經嗨到不敢回現實世界的意誌,跟凡人依舊不是一個層次。
結果麵對這洶湧的“極樂”,竟依舊應付得吃力。
那是一種很特彆的感覺,就像是把世間美好都擺在麵前,捏成一個個音符,並最終彙聚成一首曲子回蕩。
而其中品味到的愉悅已經是來自於更高一層次的旋律,跟世俗的美好不再有關係。
應該就是守墓人兄提到的極樂了。
有一說一雖然理解有問題,但描述還是比較傳神的。
而自己路線對了的情況下,頭腦風暴的效果相當好。
剛才做的事情很簡單,反其道而行之在腦海裡硬生生設想出多層級的歡愉,並最終通過其中一層誘發了共鳴。
不過現在又有了一個問題,“極樂”有了,接下來該怎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