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之所以能如此高效地感知“極樂”,也正是因為剛才的嘗試,自己現在類似於走了以後有極大隱患的魔道路線。
但彆忘了目前的情況,不走魔道速成,怕是都沒多少機會談以後。
“我現在感受到極樂會持續多久?”
不動聲色地分析利弊,付前繼續確認下去。
“不確定,但絕對是永遠都會嫌短的一個時間。”
付前如此有雅興,守墓人似乎也不介意配合一下,真的當他極樂纏身。
“可以理解。”
所以似乎要快一點了。
微微點頭,付前心中卻是暗道。
下一刻感受著無所不在的“極樂”,他調動起所有意誌,堅定地把它驅逐出去。
……
沒錯,這就是付前選擇的利用方式。
或許對這個第二重天還了解得太少,但如果“極樂”這份力量,真的有類似“黑蓮”的存在性質,可以幫助跟更上層產生聯係,為什麼不現在就嘗試一下?
雖然情況很急,但其實還可以更急。
永遠不要限製自我的能動性。
而至於為什麼是這種方式?
可參考的信息太少,唯有自行發揮想象力。
“極樂”跟“蓮花”的差彆無疑相當大,觀感不一致的同時,甚至也算不上相反。
但有一個東西卻是可以做到一致的——難受。
在罪惡之城裡,“蓮花”接受起來無疑相當痛苦,一定程度上也是那麼多人沒法“醒來”的原因。
而在這個地方,“極樂”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的美好,拒絕“它”明顯也將極致難受。
一旦換到這個角度,一致性不就找到了?
當然了,思路不難想到,操作起來可不算容易。
“極樂”給人的感覺層次明顯更高,驅逐起來可比當時接受“蓮花”更耗力氣。
而付前用的方法簡單而粗暴,就是強行無視那份愉悅,否定它在自己意識中的存在,進而最終脫離出來。
作為浸潤每一處角落的抽象歡愉,這明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不是反複的冷熱淬外加知識積累,幾乎不具備操作的可能性。
同時操作的過程裡,也遠不是從極樂回歸平靜。
強行脫離後的巨大空虛,毫無疑問是戒斷反應般的痛苦。
並且極樂有多難以描述,痛苦就是同樣的無法言說。
“你真的準備繼續待在這裡?”
當然了,就算是這樣的折磨裡,守墓人依舊沒能從付前臉上看出什麼,見他真的安靜端坐,忍不住問了一句。
“要不然呢?”
付前目視前方,隨口反問。
“隨你吧,反正就算你要去其它地方,也不要指望我帶路了。”
守墓人到底是有著極樂世界中人的灑脫,哈哈一笑間直接站了起來。
其它地方嗎?
艱難地提取出幾個字,付前意沉丹田,從已經隱隱分庭抗禮的極樂與痛苦裡,體悟著幾分陰陽平衡之道。
並在下一刻堅定地把平衡打破,讓苦痛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