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拋棄的失鄉者?有趣的稱呼。
時間仿佛凝滯的荒涼裡,某一刻王座上的身影終於是伸了個懶腰,並霸氣十足地繼續癱在那裡。
意識一直都是清醒的,但恰恰如此,付前很是保持了一會兒低調,回味前塵往事。
不得不說,之前對追憶錄的好評不是白給的,繼續保持著文學性同時,甚至還會自動勾勒合理化細節。
追憶錄的結尾,自己原版不過寥寥幾筆,硬是被擴寫成了小作文。
甚至並非堆砌文字,還言之有物。
首先看上去刺殺事件真的發生在長夜,同時那些自始至終匍匐地下的人身,被稱為失鄉者。
被眾神拋棄,這個不難理解,很早之前就知道,長夜裡人類失去了眾神的回應。
被自己拋棄,這個似乎稍有那麼點兒拗口,但隻要共情一下依舊簡單。
鑒於那場無法理解的浩劫讓人絕望,求生欲驅使下,有人乾脆選擇放棄個人意誌接受癲火灼燒,將自我奉獻給暴君以獲得殘缺的幸存,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跟蘇糕同行那個夜晚時,那個被家人放在棺材裡,祈求黑暗或死亡能夠稍微庇護一下的小朋友,就很是體現了這一點。
這同時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當時的棄獄看上去那麼熱鬨。
畢竟暴君這信仰福利,正常情況下應該實在吸引不到什麼人。
隻可惜的是,他們得以幸存的肉身,最終還是難逃焚燒的命運——千年。
腳下沙礫儼然是一種很特殊的東西,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話,讓人想起曾經某無名神祇的神廟地下,那一遊泳池的“水”。
血肉,汙染,詛咒……甚至是顫栗,被生生熔煉到一起。
但也確實如追憶錄中所說,麵對棄獄之王回歸,亦有歡欣充盈激蕩。
……
所以那場刺殺,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共同利益呢?
凶手不肯說,追憶錄裡也沒有提。
夜黑風高借機尋仇?
還是認為棄獄之王是長夜的幕後黑手?
畢竟象征災厄的權柄,對那種異變適應性應該更強一些,甚至因此做大都有可能。
或者說就算我不要了,但你膽敢搶我信徒,依舊萬死不足辭其咎?
這條似乎稍微有點兒地獄了。
感慨間付前打量著手邊,紙杯終於是不見了蹤影。
不奇怪,作為一次性物品,即使癲火不再,超凡效力時間結束後,依舊沒辦法在這樣的地方維持自身——雖然追憶剛結束那會兒它還是在的。
整個歲月史書的過程其實相當高效。
唯心主義者或許推進起來不講道理,但局勢崩起來也是誇張。
夜聖都時自己因為吞下鳥血,曾經存在過的“永恒”狀態,在這樣的死鬥裡堪稱絕殺。
雖然位階擺在那裡,不至於讓自己免疫影響,但不管遭受什麼樣的扭曲,永遠都有一份核心力量在回歸初始,且無任何消耗。
而玉魂上人的洞察力,付前從來都很有信心。
不需要太誇張的打生打死,相信對手就能意識到這真正的不朽。
追憶錄的特性下,這份“共識”又會繼續推動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