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六年八月初八,秋闈第一場考試開始了。
盛苑拎著考籃排隊等候入場。
和之前童試大不同的是,鄉試要考三場,每場考試考生都須得在考場呆上三天兩夜。
按著考試日程表上的說法,他們初八入場,初十出場;緊接著十一入場,然後十三出場;再然後十四入場,而後十六出場。
三場考試持續九天,一天緊接著一天的考,在考場過夜的疲憊還未散去,就要迎接新的高強度考試,這對考生的體質和心態都是極大的考驗。
饒是盛苑這樣健康結實的女郎,在意識到自己即將迎接到的考驗時,也不禁咽口水。
沒辦法,按照她原本的計劃,是要在下屆參加鄉試的,這樣,她有充足時間模擬考試環境、適應考試氛圍。
可現在她趕鴨子上架,隻能硬著頭皮往上衝了。
用安嶼寬解她的話說,這樣也好,省得受那模擬考的罪了。
想到這兒,盛苑在心裡握著拳頭打氣:加油!爭取一次就過!
這樣幾次三番自我鼓勵後,盛苑情緒平緩許多,對考場度日的顧慮也不見了,倒是有心情左右環顧。
自大燕立朝至今,在鄉試會試的入場順序上都堅持主考官先入場,而後學子再進。
因此盛苑來回打探的工夫,就見一隊官員列隊至考場側門,緩緩而入。
盛苑遙遙看著他們,雖說看不大清楚,可是腦海裡卻浮現出這些官員的身份。
本朝對於鄉試主考官的選擇,多是采用進士出身的翰林院講讀或者學士,或者六部侍郎、內閣學士。
這些京官在接到考差差事之後,就要準備前往全國各地主持鄉試去了。
盛苑記得,書院先生說過,這種差事多為臨時性差遣,鄉試結束之後就要返回京都,所以這樣的差事,朝廷多給發放路費。
據說路程越遠銀兩越多,最多的高大白銀千兩,最少的也得有五百來兩。
想到這種有差旅費的定點公差旅遊,盛苑可動心哩!毫不猶豫就在她的工作規劃上添上了一筆。
“咱們這兒的主考官怎麼是四位?足足比旁的地方多出兩位?”
很顯然,東張西望的學子可不止盛苑自己。
這不,她想入非非時,身後的考生也有悄聲嘀咕的。
很顯然,對方大量的比她還認真哩。
聽到對話,盛苑耳朵不由自主豎了起來。
雖說她曉得緣由,卻很好奇彆人怎樣說。
“京都乃是首善之地,考官規格自然要高出地方;像是鄉試考官,地方皆是一正一副;可是京都這兒卻要安排一正三副,這就是排場!”
盛苑聽這人言語裡帶著自豪,不由聳聳肩,心說,考生覺著排場,考官們卻未必這樣認為,同是主考,因為不需要出京,故而這些考官是沒有路費收入的。
這對於考官們而言,未必有多高興。
“聽說主考官們也是要考試的,他們考過之後再看咱們,不知是不是有種解氣之感哦!”
盛苑沒想到竟有考生這樣聯想,不由欽佩的看過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