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應的人隻負責接應,不知道張景帶走什麼東西,次日天亮返回伊斯蘭堡。
在無人處取下偽裝麵具,恢複成原來的樣子,再次飛回多哈。
整個過程剛好24小時。
不出機場,等兩個小時,下午兩點半從多哈接著飛斯德哥爾摩。
來回奔波24小時,精神和體力消耗都有些多,張景乘坐機場提供的電瓶車車,來到貴賓休息區。
還是因為有錢,貴賓區入口弄得像七星級酒店。
入口長廊的左手邊是瀑布水景,背景是沙漠顏色,表麵有清水,源源不斷流下。
長廊右手邊是文物展櫃,像簡版博物館。
經過長廊,後麵是休息室的主大廳,第一感覺是開闊、高大、有錢、有品味。
大廳中間有一個頂天立地的水景小瀑布。
這個好理解,沙漠缺水,所以展示水。
穿過寬廣大廳,後麵是就餐區。
開放式廚房,就餐的人不多,隻有幾個,廚房卻頗具規模,廚具屬於工業奢侈級彆。
廚房旁邊有一麵牆,玻璃櫃後麵展示著約千瓶紅酒、香檳之類。
其中有約三分之一是豹牌產品,這叫張景感到與榮有焉。
簡單看過,張景來到靠窗位置坐下。
跟著有服務員端著托盤走過來,放下一塊濕毛巾、一瓶冰水、一個平板走過來。
平板點餐使用,肚子餓,張景先點前菜。
煎餃六個,煎帶子一份,牛菲力200克。
主菜是土澳和牛排,以及比舊式手電筒還大的海參一隻,以及烤蝦配米飯。
“先生,會不會太多,”服務員使用阿幕語客氣問,“我的意思是,可以點,吃多有可能會不舒服。”
張景把平板放下,答非所問,“請儘快上菜。”
服務員答應一聲,轉身去執行。
很快,六個煎餃,煎帶子,牛菲力,先端上來。
皆是擺盤裝。
六格白色瓷盤,一個格子裡放一個煎餃,每個煎餃上麵搭配著一個紅色小番茄。
全熟的牛菲力搭配的是綠色薄荷葉,以及一串小的紅色漿果。
另外配的還有檸檬,需要自己擠。
肚子餓得厲害,這些端上來之後,全部一口炫。
有肉進入肚子,感覺舒服很多,人也不是那麼累了。
接著是主菜,幸好點三份主食,烤蝦炒米飯,蝦隻有六七隻,米飯約...兩百多粒吧。
牛排約半斤。
海參塊頭最大。
重點來了,這些全是免費,機票包含。
乾完午飯,張景靠在椅子上感覺爽了,肚子裡有食物,就是特彆快樂。
當想到背包裡攜帶的150噸,臉上笑得更開心。
150噸在邊境的秘密實驗室中生產,利用廉價勞動力和高效生產技術,生產成本每公斤不到500米元,但在歐洲街頭的售價可以達到10萬米元,甚至更高?!
不過,張景擁有高級趣味靈魂的人,不在意這些小錢錢。
最終目標是站著把錢掙了,又完成報複,才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