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需要5000噸白銀,雖不知‘噸’是什麼概念,但所有人第一反應皆是數量極為龐大,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猜到他們不懂什麼是噸,花一點時間,張景把兩和噸的概念,耐心解釋一遍。
當得知一噸約等於27000兩白銀,所有官員馬上開始心算,5000*27000等於@#%……&。
算出約是1.35億兩,眾人眼前齊齊一黑。
負責存錢與負責收錢的兩個衙門主官,更是雙腿一軟,直接跪在地上。
“聖上,”中書省帶頭大哥劉權把心一橫,第一個站出來說話,“不能抄家了,抄了也沒錢。”
“朕要的是白銀!白銀!”張景大聲提醒,“不要銅錢,不要字畫,不要珠寶,所以不會抄家。”
不抄家就好,眾人又有勁了,馬上開始出謀劃策。
“聖上,”劉權說話道,“大靖目前僅兩處銀礦,一處位於新成立的京西南都護府,產量每月不到1萬兩。”
“還有一處位於南嶺,產量每月也不到1萬兩。”
2.7萬兩等於一噸,兩處礦場加一起,每月產量不到2萬兩,5000噸得等到天荒地老?
“才1.35億兩而已,”張景大聲決定,“使用銅錢,全境兌換白銀。”
“聖上,萬萬不可,”馬上有人跳出來反對,“這會推高銀價。”
“愛卿有辦法?”
“臣沒有。”
張景把一個竹筆筒砸出去,“聽好!第四次提醒你們,下次反對朕的意見之前,先把解決辦法想好!”
大殿安靜,某人之前確實多次說過,但他們中有些人隻負責反對,反對,其它都不管。
偏偏這些人還算廉潔,監察百官的工作也重要。
“聖上,”一名身穿走獸朝服,站在末尾的官員站出來,“臣有話說。”
“說!”
“大海裡有一個魚人國,當地盛產白銀,如果能說服他們多多進貢,便可解決白銀問題。”
“魚人國?”張景了解問,“它們生活在水裡,還是岸上?”
一句話,百官石化。
想到聖上有失憶情況,身穿走獸官服的武將解釋道,“他們生活在岸上,因為喜歡吃魚,所以被稱作魚人國。”
“對比吐火羅,他們的戰鬥力怎麼樣?”
"實力不相上下,因為隔著約三百公裡大海,沒法攻打。"
能不能攻打?不看距離,也不看敵人實力,而看銀多還是銀少。
如果銀很多,某人今天太陽下山之前就能到魚人國。
如果銀子少,明年這個時候也到不了。
心裡想著銀子,張景坐在高處大聲問,“誰了解魚人國財力?”
無人回答。
張景繼續問,“有沒有人去過魚人國?”
“聖上,”禮部官員站出來說話,“魚人國有一個使團正在西京城內,一直等機會見您。”
“宣!”
一個小時的樣子,張景見到魚人國三名使團成員。
為首男人約三十歲,身高約1.5米,穿衣風格與大靖幾乎一樣。
唯有兩點不同,大冷天腳下踩著一雙木屐,發型是高馬尾。
“大靖皇帝萬歲!”三人跪下高呼,“萬萬歲!”
“出訪目的是什麼?”
“吾皇請求全麵通商,”為首紮高馬尾辮男人道,“望萬歲允許。”
“通商可以,”張景答應,“隻需要二十億兩白銀抵押,即可。”
使者心裡詫異問,“請問萬歲,通商為什麼需要錢財抵押?”
不僅魚人國使臣意外,連百官也不明白,側耳傾聽。
“為讓你們本分做生意。”
“萬歲的條件恕外臣不能答應。”
“不答應?”張景複述一句。
“是!”為首使臣明確拒絕,“無論如何不能答應!”
“二十億兩而已,”張景友好提醒,“不是兩百億兩。”
“我們帶著友好而來,沒想到萬歲如此強橫,告辭!”
目送魚人國使臣離開,張景了解問,“魚人國的人,有沒有人在大靖乾過壞事?”
“回聖上話,”站在末尾的將軍道,“時常有魚人國海盜上岸,劫掠大靖東南方向海邊邊民。”
“下一個目標,滅掉魚人國!”張景大聲問,“誰反對?”
能活到現在的人都有了心眼,沒有人頭鐵,沒有人反對。
“很好,”張景大讚一聲,“朕已有海軍上將人選,由它製定並實施覆滅魚人國計劃,望各位通力配合,如果有人暗中使手段,丟絆子,朕送他全家上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