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城,周家的名氣要比顧家大。
雖然,顧半城和葉2兩夫婦怎麼算都比周家有錢。
但老百姓眼中,還是周家厲害。
為啥!
因為周太極的發展史,非常的勵誌!
上世紀8十年代初,2十歲出頭的周太極還是個在安城食品廠揉麵的小夥計。
雖說是個揉麵夥計,但在當時卻是個好工作。
工資吧,大家都差不多,可關鍵是周太極每天都可以帶1些“破損”的糕點回家打打牙祭。
可惜,好日子到頭了。
改革開放之後,食品廠被個人承包,年輕的周太極本可以留下當骨乾,但卻因為脾氣不好,被新老板認為不好管給開除了。
這可怎麼辦?
總得掙錢養家吧?周太極1拍大腿,開了1個糕點作坊。
這就是現在的神通公司的前身。
周太極雖然脾氣不怎麼好,但卻是個愛琢磨的人,憑借在食品廠的經驗,無師自通的開發出了“神通糕點”係列,更憑借著物美價廉,在短短3年間,就把老東家頂倒閉了。
那1年,他以十5萬元的價格,把老食品廠買了下來,並上了流水線作業機器,他的糕點賣遍了大江南北。
後來,他結婚,生子,繼續做生意。
直至上世紀9十年代,他就已經有了上億元的收入,最多時,安城有6十多個食品工廠開足馬力生產食品。
新世紀之後,他頂住“上市”的誘惑,堅持自己說了算,成功的研判了新世紀後的食品行業發展趨勢,並做了1件大膽的事情,那就是除了安城的老神通公司外,其他資產全部轉移到省城做快餐生意。
2000年之後,快餐漸漸成為了1大商機。
和大飯店相比,小小1件門麵房的螺獅粉、混沌麵、蓋澆飯等等,每天的收益竟然可以拚個半徑8兩。
周太極1口氣整理出來了3條步行街,打造了“周家美食大街”、“周家美食路”和“周家美食胡同”3大美食主題風情街。
這1次,他雖然大膽,但卻賭對了。
物美價廉,走1路吃1路,看似都是“小錢錢”,但架不住量大啊!
老天爺也似乎非常的眷顧周家。
2001年,擁有5萬大學生的盧城商學院正式搬遷到了3條美食街的中間,周太極都不需要開店,隻需要出租門麵房,1年的收入就可達到幾個億。
從安城到盧城,十年間,周太極的家產翻了十倍,數十億元的資產,不能說首富,但也在首富的圈子裡了。
2010年,已經百億家產的周太極,又坐不住了,他學著當年安城到盧城的樣子,除了盧城的3條美食街外,所有資產全都投資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福州、廣州等十個1線城市,這1次,他要玩大的。
1個城市十個億,十座城市公開尋找合作夥伴,典型的我出錢,你出力,大家1起賺錢錢。
這1次,周太極又賭對了。
得益於房地產業的爆發,十個城市的合作夥伴,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房地產。
3年後,周太極的資產數百億,集餐飲、酒店、旅遊、康養、美食等為1體的綜合商業體“很周到”開遍全國3十3家.......
按理說,這時候的周太極年紀也不小了,子女們也能乾,就歇著吧。
可是,這中間出了1件事情,讓他又不得不重新出山。
這1件,周白的事。
作為周太極的小女兒,周白自25歲起就參與了集團事務,雖說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卻是周太極最滿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