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演員的意難平
林魚仔細揣摩這個角色。
為什麼那個世界的無間道拍出來,那種內心焦灼的感覺不夠明顯呢,更像是一個純粹的警匪片呢?
毫無疑問,這不可能是觀眾的問題,純純是拍攝的問題。
就像霸王彆姬裡程蝶衣的愛而不得,難以言表。
當幸福來敲門裡,克裡斯加納那時時刻刻窘迫到抬不起頭,羞於啟齒,無法對孩子講,那些無窮的,吞不完的悲傷。
這些全是觀眾可以一眼洞穿的。
那問題在於哪呢?在於這樣去表現那種內心戲的折磨,要求的張力感實在是太大了,而演員全部是徹底習慣了老式港片的拍攝方式的演員。
拍成一部傳統的警匪片,這自然也不奇怪了。
那我們把這個剝開來,仔細想想,劉建明和陳永仁應該演呢?
劉建明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一,他要擁有近乎割裂般的對比感。
宛如請諸葛亮演張飛,怎麼都不可能叫人演出令人望而生畏的打手瘋子形象。
之所以產生這樣怪異的感覺,恰恰就在於,這整個角色,本該在這裡迎來人設最大的顛覆大高潮,但是沒有!
引敵入甕,做掉自己的老大。
這是一種是仿佛走在路上,身上都要散發出光圈的‘神聖’的感覺。
細想這個角色,槍殺倪永孝之父,導致第二部戲的開端。
這個模樣,絲毫撐不起開局一個歇斯底裡,到處把人毆打成重傷的瘋子打手。
這就是對比,和割裂感。
“看他同不同意你做個好人。”
甚至他朝那一坐,觀眾都會狐疑,這哥們有血拚的戰鬥力嗎?是怎麼混到韓琛手下,一號最心腹的得力打手那個位置上的。
是個人,都幾乎被他殺光了!
實際上壓根不存在這種可能。
為什麼?
粗看哈,這是兩個內鬼,都是為了洗白上岸之路,為之付出一切,不惜代價,最後相互攥著對方的命脈,一直糾纏到了天台上,這樣的終極對決。
而警察,就是要將一切罪惡繩之以法!
這怎麼可能談條件呢?
演員隻是按照正常的警匪片走完了流程,而恰恰是這種無數細節的缺失,導致無間地獄的色彩感,被徹徹底底的磨滅了。
試想,一個內鬼,殺上司,殺老大,心狠手辣,麵黑心善,最後成功鋤掉了所有人上位,這樣的人,怎麼能不是個最終boss呢?
這個人活下來,才應該是令人衝擊力最大的。
所以,這是一個定位明確的,外表光明的黑化角色!
但是他的內裡,卻是醜陋的,肮臟的,千瘡百孔的。
這看似隻是一個很普通的橋段,實則不是,隻是拍普通了。
他和死去的黃長官,一樣前赴後繼的在執行著自己的任務,直到被殺身成仁!
恰恰是缺失了這樣前後的巨大顛覆的反轉感,才叫觀眾覺得,此刻,似乎是“有的商量的”
上了天台,他還是一個‘溫柔的臥底’
啊,這是一個何等完美,和正氣淩然的警察啊。
何為割裂感?劉建明這個角色,在外人麵前,他是完美無缺的,警隊裡的明日之星,上司眼裡的得力乾將,後起之秀,同事眼裡的隔壁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