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老師!”
臨到演出,陳舒婷也不再說技術上的問題,安撫起了很多還是第一次走上話劇舞台的同學心態來。
看到陳舒婷按照場幕登台順訊,迅速而熟練的將所有演員都安排好,李有誌默默的掀起了後台的簾子,探出身去看了眼觀眾席。
好家夥!看到外麵的陣仗,李有誌的嘴丫子直接咧到了耳朵根。
隻見觀眾席頭兩排,上午時發了邀請函的那些校領導,校友和外校客人都已就坐。
作為東道主的陳德祿,正坐在校長霍仁宏身旁側身介紹著什麼,引得霍校長連連點頭。
而領導和客人後麵,那本來隻能容納五百人的觀眾席,已經是人滿為患!很多後來的觀眾,甚至隻能走到了音樂廳兩旁的回聲區席地而坐,饒有興趣的談論著等待著話劇開場。
嘭。
隨著全場燈光暗去,現場的嘈雜戛然而止。
舞台前的大幕緩緩落下,音樂廳的負責老師身著閃亮晚裙,手持話筒登上舞台。
“各位領導,來賓,同學們,校外的友人們各位晚上好。歡迎諸位參加我校為五十周年校慶籌備舉辦的校園文化周,接下來的節目,是由本校影視學院同塵話劇社編導並演出的話劇作品,《典籍裡的中國——天工開物》。話劇即將開場,請各位將手機調至靜音,保持現場安靜,以免乾擾到演員的演出。謝謝各位的配合,並祝各位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
對台下所有人鞠躬致意後,全場的基礎照明燈也儘數熄滅。
觀眾席徹底安靜了下來,就連不時響起的幾聲咳嗽都很快被壓抑了下去。
一片落針可聞的安靜中,舞台右側的半邊大幕緩緩拉起。
啪嗒。
隨著一聲台燈開關的輕響,燈光給到了舞台上一個身著純白色連衣裙女孩。
她坐在舞台右側一張安靜的書桌上,光潔的手臂和側臉被燈光照映得白到發光。
此時的她,正無比認真的在翻看著一卷古書。
注意到大幕拉開,她輕輕的將手中的書卷放下,看向了舞台。
“1961年,湖南安江農業學校的試驗田裡,三十一歲的農校老師袁隆平,在地裡發現了一株奇異的水稻。”
隨著她吐字清晰,如珠落玉盤的聲音,舞台左側的大幕徐徐拉開。
“來來來,你們看看這個稻穗!”
“穗子大,籽粒飽滿,每個稻穗有八寸長!十多個稻穗向下垂著,哈,像瀑布一樣!我數了,光這穗子就有兩百三十顆籽粒!”
“現在的高產水稻產量,畝產也不過五六百斤,如果每一株水稻都像這樣,就能增產一倍!”
“那就是畝產上千斤啊!”
“對,上千斤。那樣的話,我的禾下乘涼夢,實現了第一步。”
“禾下乘涼夢?”
“對啊,我夢見我們試驗田裡麵的稻子,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有掃把那麼長,籽粒有花生那麼大!每個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涼。”
“要是真能實現這個美夢,那咱們全中國都不缺大米吃了!不,不僅是全中國,全世界都不缺大米吃了!”
“哈哈,咱們明年啊,就用這株自然雜交的水稻做稻種,爭取早日實現這個美夢!”
“袁老師,水稻不是沒有雜種優勢嗎?”
“當然有,雜種優勢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早在1637年,我國明代的《天工開物》中,就記載著養蠶業是如何利用雜種優勢。我們要為自花授粉作物水稻的雜種優勢利用,做一番探究。我相信隻要找到正確的方法,禾下乘涼的夢,一定會成為現實!”
舞台左側的燈光,隨著袁隆平演員堅定不移的語氣,逐漸暗去。
燈光再次給到那手捧書卷的女孩,她施施然從書桌後起身,走到了舞台之前,將手中的書卷輕輕舉起。
“袁隆平從此開始雜交水稻的研究,後來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而袁隆平先生提到的《天工開物》,出版距今已經有三百八十餘年。作者,是一名明代學者,他的名字,叫做宋應星。今天,我們就乘坐時光的特快列車,回到宋應星的時代,去看看這本涵蓋了農業,科學,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成書的過程。”
隨著屠蘇蘇清晰利落的開場,舞台的燈光再次暗去。
背景的巨幅ed大屏緩緩亮起,時光隧道的光影特效呈現在所有觀眾的麵前。
手持著那本天工開物,屠蘇蘇走向了隧道。
同時,屏幕上也緩緩浮現出了幾個潑墨的大字。
典籍裡的中國——天工開物。
另一麵,農大大禮堂。
“感謝各位觀眾的捧場,下麵由本校影視學院灼華社,為大家帶來經典話劇劇目《雷雨》,大家掌聲有請!”
隨著主持人的開場,全場的燈光熄滅。
大幕徐徐拉開,扮演貴和四鳳的黃銘,許雪莉亮相登場。
然而,當二人站到舞台上,準備將醞釀飽滿的情緒通過肢體語言和台詞展現出來的時候,卻直接嚇出了一聲尖叫!“呀!”
“啊臥槽!”
隻見……
黑漆漆的大禮堂中,一張張被手機映的慘白的臉,在座無虛席的觀眾席上,排列的整整齊齊。
那場麵,就像是一個個裝了ed的墳塋。
無比詭異!
ps:今天會把這整段劇情更完,求波月票。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