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於種田的執著,從古至今!
看著那月球車采集月壤的畫麵,宋應星激動的握緊了拳頭。
“古有屈原《天問》,後世登月問天。壯哉,妙哉啊!”
對於他的讚歎,女孩矜持的笑了笑。
“先生,您還想看點兒什麼?”
麵對這個問題,宋應星搓了搓雙手,帶著小學生般的羞澀和期待,舔了舔嘴唇。
“我……我還想看看三百多年後的……乃粒!”
“我猜到了。”
莞爾一笑,女孩拉起了他的手。
此時,舞台另一側的燈光亮起。一方方長勢喜人的稻田,呈現在了所有觀眾的麵前。
看到那些稻杆高大,麥穗碩實的稻子,宋應星快步跑了過去。
“這些稻子,這些稻子每一株都有十幾個稻穗,籽粒如此飽滿,這,這怎麼可能!這是何品種?”
迎著他狂喜的目光,女孩淡淡一笑。
“這是一個叫袁隆平的科學家研究出來的,第三代高產雜交雙季稻,目前正在努力突破畝產三千斤的目標。”
“三千斤?!”
這個數字,徹底震撼了宋應星。他手中拿著的那一株水稻,在這一刻都仿佛變得沉重,讓他不禁雙手托了過去。
“我們那個時候畝產五六百斤,就已經算是高產了啊!這個袁隆平,當真了不起!我,我能見見他嗎?”
正說著,一個瘦高的身影,出現在了“稻田”的另一邊。
麵對女孩的示意,宋應星忐忑的走了上去,他擦了擦手上的泥巴,一把拉住了那位瘦高老人的手。
這一刻,在這個舞台上,兩位跨越了三百餘年時空的學者,完成了一次創世紀般的握手。
二人對望著,看著彼此,久久無言。
台上,那相隔三百年時空相對而望的身影,直接擊穿了現場和直播間觀眾的淚腺!
“哭死我了,兩個為了蒼生而奮鬥的人,跨越時間的握手!”
“兩個偉大的人,兩個所做之事和功名進取毫不相乾的人!致敬!”
“這就是傳承啊!繼往開來,一代一代,總有那些為國為民鞠躬儘瘁的人站出來,讓我們的國家民族變得更好,這就是我們中華文明能夠延續至今的精神啊!”
“啊啊啊!封神,這話劇,這一幕,在我心裡就是永遠的神!”
“媽的哭死我得了,突然想起之前知乎上有個問題,說給古代服徭役挖運河的人隻提供白粥榨菜,他們會不會造反?最高讚的回答是這樣說的,反抗,你是瘋了嗎?他們能把運河挖到西伯利亞!”
“是啊,在古代,粥代表著去殼後精細糧,榨菜意味著優質鹽分。古代的底層民眾,那裡能吃到這些東西啊!”
“兄弟們,說一個大家都不愛聽的事兒。我們國家擺脫饑餓,也才就是這十幾年的事兒,感謝農神袁爺爺!”
台上。
嗶!收到驚豔值,10116點!聽到再一聲驚豔值入賬提示,李有誌鬆開了由王輝扮演的袁隆平。
這貨台詞不行,不能多說,否則容易演砸。
鬆開瘦高老人的手,他回到了屠蘇蘇的身邊。
看著那片茁壯的稻田,目光中透著羨慕,甚至是貪婪。
“真好啊,真想活在你們的時代啊!你們……這才是真正的天工開物。你們,還有什麼巧奪天工之技?我,我還想再看看。”
哈?!
台上,聽到李有誌突然來了這麼一句,屠蘇蘇整個人一愣。
劇本不是這麼寫的啊魂淡!不要隨意的脫離劇本啊喂!至少要給我一個反應的時間,最起碼給我個眼神啊魂淡!
就在屠蘇蘇混亂的時候,台上的李有誌望向了台下。
被他充滿了求知欲的目光盯著,已經被台上劇情感動得老淚縱橫的農學院院長邊永昌霍然起身。
“宋先生!”
~~亮!聽著台下邊永昌一聲呼喚,李有誌故作一愣,緩緩的走下舞台,對著邊永昌略施一禮。
“不知先生是?”
“宋先生,我是榮成大學農學院院長,邊永昌。我們學院,現在正在優化第四代數字化種植和精準農業技術。”
聽到邊永昌的激動的彙報,李有誌麵露疑惑——這特麼是真疑惑,畢竟學渣。
“邊院長,不知這精準農業……是何物啊?”
“就是利用全球定位係統和遙感技術,編程操控無人機和地麵機械,對農田作物進行點對點的播種,灌溉,施肥,用藥,以及收割!這套技術一旦應用,幾百畝,幾千畝的農場,隻需要兩個人就能完成從春播到秋收的所有工作!”
“宋先生!還有我們的基因編輯工程!經過我們生物科學院的研究,利用基因技術,將玉米抗倒伏性提升了8個百分點,等明年我們的成果應用市場後,估計可以為我省提高至少三百萬噸的玉米產量!”
邊永昌剛剛說完,一旁的生物科學院院長便起身介紹到。
抗病小體激活植物免疫技術,以菌治蟲的芽孢杆菌工程菌技術,低成本易降解緩釋肥料……
隨著一位位院長起身,激動的介紹著一個個農業科學相關科研成果,李有誌的目光,愈加璀璨。
直到聽完了最後一個院長的講述,他才重重的點了點頭。
“真好,真的好羨慕你們這個時代。”
他合起雙手,對著那些目光灼灼的院長和院係主任,鄭重的躬身行禮。
“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做到了我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正當他躬身下去之際,一直蒼老的大手,將他的雙臂拖住了。
李有誌一抬頭,便看到了目光閃動的霍仁宏,不知何時已經站在了他的麵前。
“先生,我們不能受你這一禮。”
將李有誌扶起,霍仁宏轉身看向了現場的全體師生:
“科研的成果並非一蹴而就,知識有它所必然的傳承。所謂源遠流長,正是有像宋應星先生這樣的人,一代一代繼往開來,有我們勤勞勇敢的人民不斷奮鬥,才當今的盛世!”
轉過身來的霍仁宏,目光一陣閃動。
“先生可知,我校的校訓是什麼?”
麵對他迷茫的目光,霍仁宏挺直了腰身。
在場一千多號師生,也都默默的站起了身來。
“思自然以應變!”
“悟玄機以實用!”
“解民生之多艱!”
“成國家之棟梁!”
整齊劃一的校訓,響徹大廳。
震徹寰宇的聲音,順著音樂廳的大門一路穿行。
穿過綠草茵茵的操場,穿過熙熙攘攘的食堂,穿過了農大最早的校部大門。
校部門口,一尊仰望遠方的雕像,已經被歲月斑駁。
雕像身著一襲明代道袍,手握著一部書卷。
書卷的封麵上,赫然寫著《天工開物》四個大字。
書卷展開的一篇,一行小字特地被學校用紅漆標注,尤為顯眼。
“思得自然,而可以應變。思得玄機,而可以實用。”
那是《天工開物,乃粒篇》的……第一段!ps:4700多字的一章哦~不許說二蠢短了呦!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