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涼爽的秋風驅散了暑氣。趙天麟從戒備森嚴的車廂走下,四平市委書記兼市長吳有平,吉林軍區司令程若凡趕緊迎上來。
兩個不算很大的箱子被抬下來,在一個排的士兵護送下離開了車站,把箱子小心翼翼的放到一個橡膠輪平板車上。橡膠輪車輛在此時的東北並不常見,士兵們如臨大敵的樣子更令周圍看到的人十分訝異,目光都落到了車上。
吳有平對趙天麟以及程若凡說道:“我們先去儀器廠等他們。”
三人乘坐著汽車出發了,到了儀表廠就見到東北水利廳副廳長兼四平測繪學校校長盧道明等技術人員已經等在廠裡。
大家也不寒暄,趙天麟直接問道:“準備的如何?”
盧道明皮膚曬得黑黑的,但精神卻是極好,聽趙天麟提問,盧道明把一位年輕技術人員叫到麵前,這才對趙天麟說道:“張敦義工程師和廠裡的技術工人已經準備了兩個多月,總算是把生產測量設備的流程摸透了個七七八八。現在遊標卡尺和千分尺還沒辦法,但是普通的木尺,金屬尺,卷尺都能批量生產。趙校長,現在我們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趙天麟看著盧道明自信的神色,又看向張敦義。張敦義是浙江人,看到《東北日報》上海分站發行的報紙後,就按照招聘廣告上的內容應聘,經過政審等,7月中旬抵達奉天,又被分配到四平。
小夥子看著二十來歲,文文靜靜的,又有著浙江人那股子精明勁。便說道:“張工程師,辛苦你了。”
張敦義答道:“趙局長,我們現在就等著原器和副原器到了。”
“原器不能使用,等你們完成製作副原器的技術之後就可以去複製。何主席說,因為咱們基礎冶煉技術不過關,很多事情還沒辦法。但是法國商人聯係的礦山工程師已經到了,正在鞍山鐵礦與鶴崗煤礦工作。等他們帶出來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能夠獨當一麵,尤其是礦石分析實驗室搞完,咱們就可以開始試著進行精煉。”
張敦義神色間不禁有些失落,卻還是儘量微笑著答道,“那可太好了。”
正說話間,就聽盧道明喜道:“來了!來了!東風來了!”
眾人都順著盧道明的目光看過去,就見部隊的護送人員已經進了車間。隨即大門敞開,兩輛平板車在部隊護送下進到車間內。
帶隊的軍官上前向程若凡敬禮,“報告司令,我們已經把設備護送過來了!”
在一眾領導乾部們注視下,箱子被打開。裡麵大量柔軟填充物內是個更精致的包裝箱,打開第二重箱子,工作人員從大量填充物裡麵取出個更小更精致的包裝箱。打開第三重,填充物內是個紙盒。
將紙盒放到早就準備好的桌上,打開後裡麵是軟襯。軟襯上的凹槽裡麵是一個用絲綢包著的長條物體。原本最外層的箱子就不大,與內在的物件相比就顯得十分龐大。
打開絲綢,裡麵露出了白紙。程若凡隻覺得自己緊張的都想冒汗,就見白紙揭開後,裡麵終於出現了金屬閃爍的光澤。
一眾高級軍政官員圍在這副原器旁邊,就見這是一根截麵近似呈x形的金屬長條。程若凡本以為這上麵會密密麻麻刻滿了刻度,沒想到這跟造型奇特的金屬長條上麵十分光滑,竟然看不到有什麼痕跡。
此時就聽測繪學校的校長盧道明喜道:“看到了!”
程若凡定睛細看,好像在兩端有些痕跡。湊上去細看,終於看到了兩端上各有一條極細的刻痕。程若凡大概猜到,兩條刻痕中間的距離就是標準的一米。卻想不明白怎麼才能讓一米能夠分出1000毫米,或者更細的內容。
既然不懂,程若凡索性詢問起來,盧道明笑道:“最簡單的辦法,尺軌作圖法,分出分米、厘米、毫米。更複雜的話,那就是單純的工程技術。我們先做出模具,再做出各種長度的尺子,由技工們進行刻製,都是精細活。”
程若凡還是想不明白裡麵的技術流程,不過他問道:“盧局長,是不是以後咱們進行逆向工程的時候就會準確多了?”
“當然。”盧道明說話的時候心花怒放。作為留美的水利專家,盧道明自然知道測量的重要性,那真的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但是盧道明沒想到何銳居然這麼快就從國際計量大會弄到了原器。
既然看完了米製副原器,盧道明趕緊讓打開另外一個裝副原器的箱子。這次的原器和箱子的比更懸殊。箱子裡的千克原器並不大,透明器皿中的原器閃爍著金屬的光芒。
這次程若凡已經不想多問技術工作,在其他技術人員癡迷的看著討論著的時候,程若凡叫上吳有平到了外麵,“有平,既然有了這些,咱們的武器生產什麼時候開始?”
吳有平看周圍無人,低聲答道:“這是個流程,我們現在剛把法國人提供的兵工廠運行起來,我覺得測量設備完成之後,把那邊調試完,也得半個月。試著生產咱們的製式武器,最少得一個月後。”
“一個月……明年一年,咱們能生產裝備12個師的裝備麼?”
“要這麼多?咱們的一個師可是一萬人啊!”吳有平被這個數字震驚到了。
“沒有12萬人,拿什麼和俄國人打仗。機槍、步槍、大炮,我是真的擔心。”
“主席覺得需要這麼多部隊?”
“不是主席覺得,參謀部針對收複中東路做了很多情報收集工作,俄國在咱們境內以及邊境有不少駐軍點,必須迅雷不及掩耳的解決掉他們。一旦展開圍攻,我們就需要大量大口徑火炮。加上收複外蒙,還得防備日本人,12個師的兵力就比較充裕。”
吳有平原本心情很不錯,到現在為止,工農業工作進度完成的很好。現在又解決了原器問題,有了之前的經驗,將那些設備再測量一次會更加熟練。機器設備消除應力需要時間,但是也不是不能采取一些臨時方法。
但是現有的設備年產量也就是10萬支步槍上下,即便增加一倍也不過20萬。而且法國商人說了,他們準備把武器賣給俄國。現在兵工廠的法國技術人員整天跟大爺一樣斥責兵工廠的精度不夠,技術不熟練,又不提供解決的辦法,十分扯淡。
想到同誌們的抱怨,吳有平良好的心情又恢複到之前的感覺。但吳有平沒有發火,他答道:“我們請主席安排吧。”
程若凡知道吳有平肯定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是軍事訓練也不能用假槍,現在部隊擴編後,已經是兩人用一條槍。如果擴大部隊規模,那就得四個人用一條槍,連射擊訓練都保證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