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加藤首相決定遞交辭呈,副官隻感覺到欣慰。但是辭職能否得到通過,副官也沒信心。如果宮中能夠接受,就不會派侍從武官長親自來迎接。
1根煙剛抽完,皇宮正門旁的小門開了,侍從武官長在侍從陪同下快步走出,見到副官就問道:“閣下在車裡麼?”
副官連忙答道:“是。我去請閣下。”
侍從武官長點點頭,副官快步走到車前,拉開車門,就見加藤首相的頭竟然完全低下,呼喚幾聲,加藤首相並沒有絲毫回應。用手輕推首相肩頭,首相竟然隨著輕推,軟軟倒下了。副官大驚,連忙大聲呼喊首相,並且晃動著首相的肩頭。
聽到這動靜,侍從武官長趕了上來。雖然加藤首相患大腸癌的事情並沒有告訴給加藤,但侍從武官長卻很清楚。1看這般景象,連忙伸手探加藤的呼吸,又用手指按在加藤脖頸大動脈上。加藤友3郎已無呼吸,脖頸動脈處冰涼1片,毫無動靜。竟然不知在何時已經去世。
雖然知道沒用,侍從武官長還是立刻讓人請值班的禦醫前來救治,看著正拚命嘗試喚醒加藤首相的副官以及手忙腳亂幫忙的司機,侍從武官長後退1步,摘下軍帽向著加藤首相的遺體鞠躬。隨即轉身回宮,他要將這件事儘快告知給天皇以及攝政皇太子。
與日本皇宮門前的混亂與肅穆不同,何銳與王士珍的宴會就顯得輕鬆溫和的多。王士珍在之前的會麵中已經大概明白了東北政府的態度,所以他此時沒有絲毫隱瞞,率直的問道:“何老弟,既然徐公與段公已經決心讓位於你,何老弟為何不肯給北洋留些麵子。”
何銳早就覺得王士珍是為了北洋集團的利益為談判目的,這就是何銳並不想與王士珍對談的原因。如果要談,自然要談如何解決國家當下的問題,要談中國未來的發展。北洋集團的利益隻能通過中國利益的實現而被考慮。北洋集團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中國利益之前,在文明黨與東北政府看來,已經是錯到離譜的先後順序。
但這就是現實,何銳不得不麵對的現實。何銳真的很失望,如果袁世凱現在還活著,大概就能談點正事。不管袁世凱死後被稱為竊國大盜,至少他還是1個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格局。失去了領袖之後,北洋已經墮落到現今地步了。
p等王士珍說完那些軍閥們的立場,何銳笑道:“王公,晚輩認為,東北有今日局麵,其實能證明1件事。不知王公以為是哪件事。”
王士珍覺得何銳是想彰顯自己的才乾,心中就有些鄙視起何銳來。但身不由己,王士珍笑道:“何賢弟才乾,早就當入主中央。英雄出少年,我們這些老家夥們已經比不上了。”
何銳微微搖頭,“王公,東北有製度,有政策,有治國理念。今日局麵,證明了東北的製度、政策、治國理念能夠讓中國變強,能夠對抗當今列強。如果東北此次能夠達成戰略目的,逼迫日本簽署停戰協議,再不采取武裝入侵的方式乾涉中國內政,中國就可以按照東北已經執行的製度、政策、治國理念去發展。”
王士珍眉頭不禁皺起。這就是王士珍不能接受的原因,皖係與奉係當鄰居,這幾年並沒有了解東北。還認真的了解過東北。這也是皖係當下必須與何銳談判的原因。
東北的土地製度,經濟政策,治國與用人理念。1旦套用在全國,皖係就不僅僅是讓出政權,更會連根拔起,什麼都不剩下。如果結局如此,皖係隻能奮起1戰。王士珍並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畢竟日本到現在都不能把何銳如何,皖係還沒瘋癲到認為自己的實力能超過日本舉國之力。
正想再勸,何銳則繼續解釋道:“王公,當年小站練兵,王公輔佐袁公,應當知道袁公練兵目的是為了國家。東北政府今日之種種,也是為了國家。今日之北洋前輩以為東北不過是仗勢欺人,我對此不以為然。今日之東北政府中各種人都有,各個政府部門首腦,來自於大江南北,來自於長城內外。之所以委以重任,是在於他們接受了文明黨的政治理念,並且有能力完成工作。僅此而已。想來王公對此當不陌生。”
聽到這裡,王士珍本想說的話已經說不出來,不由得歎息1聲。當年小站練兵,局麵正如何銳所說。袁世凱招賢納士,聚集兵馬,靠的就是1套製度。如果以滿清當年模式建軍,也不知道會搞成什麼樣子。而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人絕不可能脫穎而出。
何銳繼續說道:“當下東北局麵,絕非我有什麼不得了之處,隻是因為東北政府用現代工業國的製度來營運東北。如果東北政府成功,隻能證明現代工業國的製度是正確的。東北政府裡麵這麼多人才,他們並非是為了效忠我何銳,換取他們的榮華富貴。而是為了救中國,才到了東北。既然此路能走通,他們自然要將這成功經驗在整個中國推行。王公當能理解這些。”
王士珍勸道:“何賢弟,北洋知道何賢弟的才乾,心甘情願請何賢弟入主中央。既然東北如此多的豪傑,自然能明白精誠團結的好處。”
何銳搖搖頭,“團結的要義在於以何種基礎團結。若是大家目的都在於振興中華,不用王公交代,我等自當上門懇請。如果隻是以其實力做籌碼,維護個人的身家富貴。晚輩若是答應下來,就在證明東北政府的製度並非1定要執行。這等事,東北政府決無答應的可能。”
小說,歡迎下載
王士珍是個聰明人,也曾經與那些大人物共事。知道製度的重要性。若是製度不存,國家也就分崩離析。見何銳年紀輕輕已經深諳此事,心中不由得佩服。東北能有今日實力,絕非不少北洋高層以為的,何銳運氣好從張錫鑾這裡得到東北。在王士珍看來,是張錫鑾運氣好,遇到了何銳。而張錫鑾自己又有魄力,敢將東北托付,這才成就了張錫鑾之名。
談到這裡,王士珍起身告辭。回到住處,王士珍命令趕緊準備發報,發報需要讓機器預熱。趁此時間,王士珍刷刷點點寫好了電報稿。在預定時間,給京城發了過去。
除了講清楚東北政府與北洋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核心,王士珍還在最後補充了1句,“在下準備在東北多留些日子,請徐大總統指示。”
時間過去了十幾個小時,王士珍1覺醒來後等到第2天中午依舊沒有電報回來,便召集了此行的1眾人員,“我準備在東北留上1段時間,諸位若是有事,便可自行回京。”
呂風本是想著儘快離開,然而這兩日在沈陽街頭走了走,隻覺得沈陽比起日本東京竟然也不怎麼遜色。更聽說東北工業最發達的城市並非沈陽,而是4平這個何銳最初在東北任職的所在。就笑道:“王公,在下想先去4平看看。是走是留,到時候再說。”
楊度也有此次,便跟著問道:“王公既然想多留幾日,何不1起前去4平?”
王士珍的計劃裡,也是要去4平,既然其他兩人都這麼想,便點頭,“如此甚好。”
得知北洋的反應,何銳也沒在意。隻是請來招商局局長莫裡循,“莫局長,美國大使說要以私人身份前來,你要不要接待1下?”
莫裡循對自己被稱為‘莫局長’之事完全沒感覺。這並非何銳先搞出來的,而是莫裡循簽字的時候就用漢語寫‘莫裡循’。對英文姓名毫無了解的中國乾部,很自然就認為莫裡循姓莫,名裡循。甚至覺得這姓名都挺好。
莫裡循自己也就默認了。畢竟在中國,有個中國名字也不錯。
此時聽何銳說道美國大使要以私人身份前來,便笑道:“我出麵招待,舒爾曼大使會不會感覺不安。”
然而莫裡循明顯小看了美國大使。舒爾曼大使在莫裡循陪同下見到何銳,既然是私人身份,說話就很輕鬆。舒爾曼大使寒暄兩句,就問道:“主席閣下,您的政府還需要招商局的副局長麼?”
莫裡循愣住了,何銳則被逗樂了。美國佬真的是坦率到可愛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