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南邊的山嶺以及北邊尼泊爾崇山峻嶺都被照的明亮異常。處於兩山之間的西裡古裡走廊則掩映在兩側群山的陰影中,顯得十分幽暗。
直到天空中傳來螺旋槳飛機的嗡鳴聲,西裡古裡走廊防線上的英軍立刻警覺起來。中國空軍也已經俯衝下來,向地麵上的防線發動了進攻。
麵對中國空軍,英軍並非什麼都沒做。眼見中國戰鬥機一改之前高空偵查與轟炸的做法,俯衝下來投彈以及掃射,防線陣地上不少高射炮的炮位拉下炮衣,向著中國空軍戰鬥機猛烈開火。
很快,一架中國戰鬥機機身一震,從俯衝姿態快速拉平。沒多久,這架戰鬥機的機翼與機體連接處就冒出濃濃的煙霧,應該是輸油管被擊穿。這架戰鬥機隻能拖著受傷的機體向中國陣地飛回去。
另一架戰鬥機接連中彈,機身冒出的濃煙中夾雜著火焰。飛機已經失去了控製,劃了一條無奈的曲線,一頭栽到了英國防線的陣地上。
附近的英軍眼見防空係統起到了作用,不少人已經在戰壕裡喝彩。被中國空軍壓製了這麼久,終於可以出一口鳥氣,怎能讓他不開心。這些英軍盯著天空與地麵之間的戰鬥,忍不住祈禱上帝能幫助英國防空部隊獲勝。
然而飛機畢竟是航速超過每小時200公裡的飛行器,每秒鐘飛行在50米以上。中國空軍發現了英軍的防空火力點後,當即選擇了避開。防控機槍的旋轉速度可跟不上飛機的航速,接下來的射擊雖然猛烈,卻再沒有之前的威脅。
一分鐘不到,距離英軍防線後重炮群位置較近的英軍們就聽到頭頂上傳來炮彈破空的呼嘯聲,軍官們立刻大聲喊道:“隱蔽!”自己率先鑽進防炮洞。
英軍畢竟是在歐洲大戰中參加過許多血腥戰役的勁旅,有軍官指揮,士兵們手腳並用鑽進了防炮洞。隨即就覺得山搖地動,就如騎在烈馬上一樣。防炮洞上方的泥土被震的撲簌簌落下,民國國防軍的重炮群開始與英軍重炮群的對射。
此時是清晨7點,於岑師長已經醒了兩個小時。他鎮定自若的看著沙盤,聽著旁邊參謀部正利用無線電廣播係統,通過步話機與準備進攻的部隊進行聯絡。
即便部隊使用的無線電通訊係統與國內民用廣播係統是同一個廠家生產出來,並非軍工產品。即便現在的無電線步話機體積大,重量大,營級步話機需要特彆身強力壯的通訊兵才能背著行動。即便步話機的故障率會隨著位置移動中受到的衝擊的激烈程度而提升。即便人類的聲音傳輸速率隻有每秒鐘15個字節,而且還需要經過訓練才能保證對詞彙理解的精準。於岑心中依舊無比踏實。
以前部隊指揮靠野戰電話以及無線電,把戰鬥開始後就得靠團長發揮自己對戰場指揮能力。在戰況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師部對戰場的把握能力太低了。
現在的營級作戰單位可以通過步話機與後方隨時聯係,師部當然不會因此而架空團部,隻有在迫不得已的緊急情況下,師部才會直接指揮營級作戰單位。但師部已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到各營抵達了什麼位置,正在進行什麼樣的作戰行動。
而且感到輕鬆的不僅有師部,軍部,集團軍司令部同樣可以高速獲得信息,整合後的信息則通過最新的電子設備批量分發到軍部、師部,讓師級單位都能夠極快的獲得整個戰場的很多信息。
雖然這套係統十分粗糙,現階段隻能在當前這種固定戰線中起到綜合作戰作用。而且需要大量訓練有素的工程技術人員負責信息編輯、檢查、傳輸。但於岑少將與大多數戰友一樣,都是樂觀主義者。他認為既然已經解決了有無問題,隻要技術迭代更新,這樣高效的戰場指揮係統一定能在更多更廣的作戰場景中得到應用。
從第4集團軍參謀部傳來的情報被師參謀們在沙盤上一一標注出來。於岑看到了對麵英軍的炮兵陣地,陣地交通樞紐,防空陣地,防禦陣地逐漸清晰起來。
對進攻方威脅最大的是對方的重炮群。中國空軍在此次戰役中聚集了360架戰鬥機,分為6隊,持續不斷的對英軍進行攻擊。陸軍的炮兵也群也在與空軍緊密配合,努力讓英國防線後的重炮群失去作戰能力。
想讓對方一門重炮在戰場上失去戰鬥力,並不需要己方炮彈準確命中對方炮身,徹底摧毀炮管。火炮的炮管的確非常重要,但是沒有火炮的操作人員以及運輸人員,沒有火炮的瞄準係統,光有完好的炮管毫無意義。摧毀炮兵以及運輸兵,破壞火炮的瞄準係統,隻需要一發中國120火炮的炮彈在英國150火炮附近10米內爆炸就足夠了。
半小時不到,英軍的炮兵就開始火力不繼。防線司令部內電話此起彼伏,因為電話打不進來,那些通訊兵們靠兩條腿奔行。等他們氣喘籲籲的到了司令部外,就發現門口已經擠滿了等著傳遞消息的其他通訊兵。
英國司令部裡麵的畢竟是人,隻能一個一個的聽消息,同時有許多消息傳遞進來,司令部根本接受不了這麼多信息。即便是英軍司令部已經得到的消息,已經讓司令官和參謀長心頭縈繞著巨大的恐懼。
英國並不缺乏重炮,中國也不缺。經過一年多的修路已經運輸,西裡古裡走廊兩側的中英重炮數量都在300門左右。
英軍的防空火力的確有效威脅到了中國空軍,短時間內就擊傷擊落十幾架中國空軍的戰鬥機。然而令英軍驚愕的是,剩餘的中國戰鬥機仿佛無視死亡,依舊冒著英國防空火力實施了攻擊。同時,中國炮兵們也在中國空軍引導下開始轟擊。
即便英軍再次采取釋放煙霧的手段來提供隱蔽,中國空軍卻采取了近距離攻擊的戰鬥方式。即便炸彈的精準度依舊不足,但是戰鬥機上的機槍掃過英軍炮位,依舊將英軍炮兵以及運輸火炮的部隊打的血肉橫飛。
中國空軍的轟炸、掃射、炮火指引,讓英軍的重炮陣地承受著滅頂之災。不過是半個小時,已經能確定失去戰鬥力的火炮就有80門以上,剩餘的火炮正在拚死移動,已經沒剩下幾門重炮還能繼續作戰。
如果局麵繼續這麼惡化下去,就成了英軍防線必須依靠修築的工事來承受中國重炮群以及步兵的攻擊。以參加過歐洲大戰的英軍將校們的經驗,戰鬥已經隱隱向著絕望的程度開始發展。
當中國重炮群開始對英軍防線前沿的雷區,鐵絲網陣地轟擊時,於岑覺得進攻時機已經到達。正準備下令,司令部的‘進攻命令’也到了。這讓於岑心裡麵有點小小的不愉快。若是以往,對千軍萬馬下達進攻命令的快感可是於岑一個人享受了。現在於岑不得不注意到,在他身後的軍司令部,集團軍司令部裡麵坐著一群對戰爭的敏感度以及時機把握上在於岑之上的將官們。
“出擊!”於岑命道。參謀部當即將命令傳達下去,在於岑估摸著的命令剛下發到基層部隊手裡的時候,炮擊以清晰可辨的速度弱了下去。此時英軍的炮兵們正在中國空軍與炮兵的合理絞殺下自顧不暇,想來這短暫的停歇固然是為了給步兵們進攻讓出來的時間,國防軍的炮兵們也正在快速轉移炮位,準備下一輪的炮擊。
於岑走出指揮部,進入觀察位。在高倍望遠鏡中,就見那些相當輕型的坦克正衝出陣地,向英軍陣地前進。跟在坦克後麵的是一支支步兵小分隊。坦克的履帶既可以碾平坑窪的道路,也能為步兵們碾壓出一條安全的道路,坦克的車身還能看做步兵小分隊的移動工事,在一定角度內抵擋英軍陣地上的輕火力攻擊。
這批坦克很大程度上借鑒了法國雷諾輕型坦克,於岑覺得在沒有英國重炮攻擊的情況下,這些坦克應該會比較有效。卻沒想到,這些炮塔能夠自由旋轉的坦克一邊以步兵能夠跟得上的速度開進,一邊轉動炮塔向英軍陣地火力點轟擊。就這麼一路打,一路開,越過了中英陣地之間的距離,就這麼一路殺進了英國防線。國防軍小分隊緊跟著坦克小隊開辟出來的道路,消失在英軍防線裡。
於岑覺得自己腦子很清楚,可親眼看到這樣的進攻完成後,一時間竟然生出了‘這是不是演習’的疑問。以往國防軍步兵要花非常多的方式才能完成這一步驟,所以國防軍們熟練的掌握了土木工程,也就是挖交通渠靠近敵軍陣地。掌握了各種步兵躍進戰術,匍匐、翻滾、跳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接近敵軍陣地。
像現在這樣直挺挺的衝上去,就殺進英軍陣地的事情,是每一個指揮官夢裡才會有的局麵。現在夢境照進現實,於岑覺得自己的確需要點時間來調整心情。
需要調整心情的不僅是於岑,也不僅是民國國防軍第4集團軍司令部。英國西裡古裡走廊防線的各級英軍軍官都覺得懵了。中國軍隊的步兵戰術與英軍習慣的戰術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