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樣的基本常識,楊向前與任四海局長的交談十分順暢。見如此局麵,市長霍鈞說道:“楊市長,此事需要到直隸部去申請資金。市委市政府覺得你能夠承擔這樣的工作。”
提到申請資金,楊向前感覺壓力非常大。國家穩定了不過3年,各個方麵都需要大量投資。中央政府收入雖然大,但是支出同樣巨大。
之前在黨刊《每周談》中有一篇文章,介紹了現在的中央政府收支與之前政府收支的不同。以前的政府,尤其是北洋政府並沒有承擔起基層政府的發展義務。所有的稅收都是為了滿足中央政府的需求,所以何銳政府的稅收財政收入是之前北洋政府的35倍。
北洋政府沒有真正的現代財政製度,政府的支出覆蓋麵並不大。連政府宣稱要承擔的領域,很多也隻是說說而已,其實沒什麼錢投入。所以北洋在國內的基礎建設都是表麵功夫,糊弄公眾為主。
與北洋政府相比,現在的政府真正的承擔起全國範圍內的政府職能。覆蓋全國的教育、醫療體係,都是靠財政支出來完成。工業、農業投資也都到位。所以當下中央政府的財政支出是北洋政府的十幾倍之多。全國都需要資金,想增加額外的資金並不容易。霍鈞市長的要求看似推脫,其實是不得以。
除了現實的困難,楊向前也覺得霍鈞隻怕是在試探自己。大家都是當官的,誰也不傻。既然派人去,自然要派成功幾率高的。楊向前自然知道,市政府的主要乾部會認為霍鈞是得到上頭青睞的人,如果是楊向前去京城直隸部,成功幾率比較大。當然,如果事情沒成功,也會讓市政府的主要領導乾部對於楊向前的分量有自己的看法。
便是如此,楊向前也沒拒絕。他答道:“隻要是會上的結論,我就去。”
市委市政府會議很快就得到了結論。如果能靠要到錢,得到好的工作成績,誰會不喜歡。這兩年雖然有不少蛀蟲被抓,但是政府經營需要大量資金,哪怕是最後的成績不明顯,要到錢就是好事。
楊向前也不拒絕,與農業局任四海局長一起帶著報告前往京城。上火車之前,楊向前在車站買了份國民日報。農業局任四海局長本想與楊向前先聊聊,看到滿車的乘客,也不敢說什麼了。被人發現他們的身份,總是不妥。
就見楊向前看著報紙,眉頭居然皺起,任四海湊過來看了看,就見報紙新聞寫道,‘英國政府向中國華工頒發勳章……’
內燃機車從開封到京城一個小時多一點的時間,等到了京城直隸部招待所,任四海才問道:“楊市長看出了些什麼?”
楊向前有些疑惑,“最近報紙上出現了不少歐洲對中國的好意舉動。”
任四海對於英法完全沒有好感,便答道:“會不會是黃鼠狼給雞拜年?”
楊向前也不待見歐美。他10年前因為仰慕趙天麟的大名,從關內到四平的政法學校就讀。雖然對於外交並不懂行,不過聽任四海的問題,楊向前還是覺得不太對路,便問道:“歐美從來都不安好心。可是我們的報紙為什麼要報道這些消息?”
任四海愣了愣,片刻後大驚,“不應該啊。這可是《國民日報》,難道裡麵有親近歐美的人?”
楊向前連忙擺手,“彆亂說話!怎麼可能!”
任四海也覺得不可能,但是他同樣隻能想到這麼多而已。此時,住處的門被敲響,楊向前連忙起身,低聲說道:“咱們是來申請資金的,專心此事。”
任四海雖然心中有些在意,但是想到中央裡麵的那些大人物,也覺得不該出什麼事。
此時,中央的大人物們接到了最新的消息。中國政府已經在報紙上公開稱讚了英法給歐洲大戰時期的華工以很高榮譽的友好行為,而中國駐英、駐法大使都參加了授勳儀式。在儀式結束後,法國外交部長、英國外交大臣都向中國駐華大使正式轉達了法國與英國政府邀請何銳出訪該國的邀請。
正式的邀請發出後,等於是鋪平了何銳出訪兩國的道路。何銳已經可以決定是現在出訪,又或者是以後出訪。
外交部長顏惠慶就等著何銳做出決定,一旦何銳決定出訪,外交部可就要忙碌起來。
總理吳有平已經知道何銳其實決定要通過出訪來確定中國在過去幾年中的外交成果,所以沒有任何發言。倒是工業部長莊嘉雄提出了看法,“主席如果出訪的話,能否推動中國與歐洲的科技交流。力推上海博覽會。既然主席認為兩年內會發生重大的全球經濟危機,現階段我們需要更全麵的對歐洲的技術發展有足夠的了解。”
商務部長李成鋼覺得工業部長莊嘉雄是真的有點搞。即便是想通過未來可能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撈好處,也得是商務部出麵。但是李成鋼什麼都不說,因為何銳一旦出訪,李成鋼肯定要隨行。現在隻用聽同誌們的要求,做好準備就行。
首發&:塔讀小說
何銳則點點頭,“我們也有大量的商品可以向法國出售,莊部長,工業部也做做準備。”
莊嘉雄有些驚喜。向老牌工業國法國賣工業品,莊嘉雄的確還沒完全做好心理準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