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友邦驚詫論(六)_文明破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文明破曉 > 第663章 友邦驚詫論(六)

第663章 友邦驚詫論(六)(2 / 2)

“中國現在的合作對象就能夠幫助主席先生實現您的實際新秩序麼?難道您認為蘇聯與法國對中國有真正的好感麼?我認為這兩個國家隻是在利用中國。”

“合作本就是互相利用對方的資源來完成本國的經濟發展,所以兩國之間從合作剛開始,就會出現矛盾。裡賓特洛甫先生,矛盾並不是敵對,而是對現實情況的描述。矛盾的激烈程度,是矛盾雙方選擇的解決手段來決定的。中國不認同德國解決矛盾的方法,這就是核心原因。”何銳用儘自己的耐心,試圖讓裡賓特洛甫去理解這些內容。

不過這也是何銳最後的耐心了,見裡賓特洛甫陷入思索,而不是立刻給出回答。何銳說道:“今天就談到這裡吧,我認為我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

裡賓特洛甫雖然很想繼續嘗試說服何銳,但是他也感覺到雙方的分歧好像無法彌合,隻能作罷。

看著秘書送走了裡賓特洛甫,何銳心情輕鬆了不少。當下的世界與21世紀有很大差彆,由於全球化市場沒有建立,各個工業國都擁有自己的一套完整工業體係。何銳拿起報告繼續看起來,年底的經濟報告是對今年經濟的總結,從數據上看,到了1933年年底,中國通過購買技術設備,以及引進外國企業到中國投資建廠,已經初步完成了自己的全產業門類。

有全產業門類隻是一個開始,之所以何銳認為中國要到1939年才擁有贏得勝利的實力,是因為中國的經濟還沒能承受一場世界規模的大戰。譬如,蔡司公司已經申請在中國投資建廠,在此之前,法國的光學儀器公司已經在中國投資建廠。而中國也通過引進光學儀器的技術,建立了自己的光學儀器廠。..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

如果隻是生產軍事裝備以及軍工企業需要部件,這些光學儀器廠的產量算是勉強夠用,技術也是馬馬虎虎。從中國整體產業鏈的需求來判斷,這些光學儀器廠的產能以及技術水平就很糟糕。

譬如,中國從美國引進的濺射式鍍膜技術,是一種原型設計。中國花費了很大的力量才吃透了,並且建立其自己的濺射式鍍膜產業。但是這些隻是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在不少設備所需的專用設備上要使用到光學鏡頭,有了濺射式鍍膜技術後生產出來的零部件未必令人滿意,其原因在於光學鏡頭並不符合中國的需求。

由於中國在建設屬於自己的工業體係,其技術方向和工藝參數與歐洲的不同,很大一部分技術領域一片空白,歐洲不僅不具備這樣的技術,甚至連這方麵的研究都沒有。這就形成了一個現實中的悖論,如果中國希望利用歐洲企業的技術解決問題,就存在技術外泄的風險。如果中國靠自己搞定了這些技術,隻是給歐洲技術參數,要歐洲企業按照這些技術參數標準生產產品,那麼中國企業自己就能搞定,何需向歐洲企業下訂單!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對中國是一種挑戰。這種挑戰不僅是技術發展,技術安全的挑戰,甚至是對中國要建立的全球化秩序的挑戰。如果中國隻是壟斷了世界上的所有技術,粗暴的將其他國家推到一邊去,利用中國的先發優勢維持中國的絕對領先地位,這種態度是不可能建成中國領導的全球化新秩序。

但是現實中的壓力也始終存在,如果中國過早的讓技術外流,就會出現競爭失敗的可能性。而中國競爭的失敗,在何銳的同誌們看來,就意味著中國的失敗。

到底怎麼才能說服同誌們,這才是何銳麵對的最大的問題。現在的中國已經是工業國,再不是何銳一個人下道命令,整個國家經濟就能通過簡單的執行命令達成目的的時代。非得有出色的領導們去負責各個領域,各個領域共同進步才能讓中國最高效的發展。而人類社會都期待這樣良好的合作,但最缺乏的無疑就是這樣的良好合作。

當何銳在這些事情上煩惱的同時,裡賓特洛甫也失望的乘坐上了中國到歐洲的航班,返回德國。現在中國的航班是快速往來中國與歐洲的最快速交通工具,能夠持續飛行6000公裡的飛機使得人們能夠在很短時間內跨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超長距離,讓交流變得更加簡單輕鬆。

裡賓特洛甫剛回到德國,就想向希特勒彙報,卻得知現在希特勒正在與沙赫特交談,時間安排需要往後排。裡賓特洛甫感覺很是不解,難道中德戰略合作的可能性在希特勒眼中已經不重要了麼?

這麼想就有點小看希特勒了,因為希特勒此時正在與沙赫特討論蘇德經濟合作的領域,這對於德國來說是更加迫在眉睫的大事。

“元首,艾伯特總統說過,如果他們這裡指英法)拿走了我們的所有武器,大戰一旦又一次爆發,那我們可憐的孩子就隻有拿起棍棒來和他們博鬥了。”沙赫特講述著他老上司說過的話。

希特勒神色嚴肅的聽著,隻是聽到艾伯特的名字,希特勒心中就一陣不快。德國曆史上第一個總統艾伯特一向被認為是軟弱、向英法妥協的代表,名聲很差。不過連艾伯特都認為決不能接受凡爾賽條約,希特勒倒也不奇怪。

沙赫特繼續介紹了蘇德合作的經曆,德國魏瑪政府見到英法是不可能允許德國繼續發展軍事工業,從1921年開始,蘇德雙方簽署了一係列經濟、貿易及軍事協議,德國向蘇聯提供資金、技術、人員和設備等秘密援助,作為回報,蘇聯允許德國在其境內建立軍事工業基地和訓練基地。其中標誌性的事件莫過於1922年《拉巴洛條約》的簽定。

基於條約,1922年德國向蘇聯提供了7500萬金馬克的低息貸款來購買德國的工業設備,3年後又追加了高達3億金馬克的低息貸款。在此基礎上,蘇聯興建了第一個現代化的年產3萬噸的電解鋁工廠;紮波羅熱大型鋼鐵廠也是在德國專家和貸款的基礎上才得以成形。雖然蘇聯現在的超級工程,第聶伯河水電站的主體部分由美國人指導完成,但是核心部分卻是用了德國西門子的發電機,其配套輸變電裝置也是西門子公司提供。

1926年,德國總理施特雷澤曼與蘇聯簽署了《柏林條約》,重申並加強了1922年魏瑪共和國與蘇聯簽署的《拉巴洛條約》。這項條約允許德國在蘇聯利佩茨克秘密開設的戰鬥機飛行員培訓學校,德國空軍得到了偷偷發展。不過,蘇聯人也利用這個學校培訓了1萬多名飛行員。

不僅如此,德國為了避開《凡爾賽和約》的軍事約束,還在蘇聯開設了喀山坦克學校和特賓卡毒氣實驗場,使得德國軍事技術得到迅速發展,蘇聯紅軍也利用德國人的先進理念和設施、裝備,大力發展了自己的裝甲部隊。

1922年到1927年,德國向蘇聯輸出大量的工程師、技術專家。1931年,德國在蘇聯技術人員數量達到巔峰,超過一萬人,比美國的工程師與技術專家還多。

沙赫特當然知道納粹黨對蘇聯的看法,他先講述這些的目的就是希望希特勒能夠不受納粹黨狹隘的意誌形態的影響,能夠基於現實做出明確的選擇。當介紹完這些後,沙赫特停下來,等著希特勒對蘇德合作做出評價。

希特勒注意到了沙赫特的想法,他平靜的問道:“沙赫特先生認為接下來合作領域在哪裡?”

見希特勒並沒有反對的意思,沙赫特當即答道:“根據我們對蘇聯市場上的調查,現在蘇聯最不缺乏的就是民用消費品的供應。”

希特勒聽到這裡,眉毛不自覺的微微上挑,沙赫特的描述的確出人意料。民用消費品的供應可不是小事情,小到布匹、瓶瓶罐罐,大到自行車、收音機等生活消費品,每一項都需要相當的投入才能滿足國家的需求。希特勒政府是嘗試通過定量供應的方式來解決德國的民用品供應。卻沒想到蘇聯竟然先解決了這麵的問題。希特勒等著沙赫特做出解釋,落後的俄國是怎麼解決了先進的德國都十分為難的事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你一個牧師,誰告訴你給怪加血的 遊戲逆世之重鑄傳奇 狼人殺:開局得知一個狼人位置 強娶為妃死遁後,王爺跪地哭塌墳 開局蚊子,靠爆兵屠穿所有星球 NBA:從雷霆開始,成就傳奇 網遊:我的毒素能無限疊加 鬼鬼鬼鬼鬼好多鬼 道警奇案錄 天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