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想請你回日本報社上班,每天大罵邪惡資本主義。”
光子知道石原很多時候挺喜歡惡搞,便答道:“石原兄,資本主義的名聲已經臭大街了,便是在帝國主義國家裡麵也是大票人痛罵資本主義是導致社會敗壞的原因。我去罵,隻是班門弄斧。”
石原點點頭,“老師,日本想產業升級的難度很大,資本家們聯合起來抵製。沒有足夠的市場承載,日本沒辦法單獨靠日本市場完成產業升級。此時最好的宣傳反倒是大罵資本主義,才能對抗那些哭天抹淚,尋死賣活的資本家們。”
此時光子放下水果和點心,退了出去。何銳答道:“石原,資本主義也不是隻有1種。你所說的那種,是技術含量低,重複工作量高的產業。譬如,房地產。又或者是已經建成了壟斷體係的企業。
這種產業不管曾經多麼生氣勃勃,多麼銳意進取,獲得過多麼偉大的成就,企業的領導者最終都會在政治上支持權力尋租,在經濟結構上支持封建特權。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把維持企業生存的成本轉嫁給彆人。這些企業在資本主義國家裡麵也被認為是國家蛀蟲。”
說到這裡,何銳忍不住歎息1聲。在何銳原本的原本時空中,那種有擔當,在覆滅前承擔責任,把債務還清,在儘可能不傷害彆人和自己的時候瀟灑退場的資本家,即便不能說絕無僅有,至少也是鳳毛麟角。因為這是違背人性的做法。
99.99以上的資本家,在自己完蛋前都會儘可能拉著更多人1起完蛋。如果他們能力夠大的話,拉著國家1起完蛋也在所不惜。這就是資本家的宿命,1個被詛咒的宿命。
隻要進入“被詛咒”路徑的企業,1定會儘可能玩弄“大而不能倒”把戲,這些已經隻追求收益表好看的資本家們在各個國家都成為了禍害。在中國,那些趁著風口時期趁勢而起,利用國家政策不完備而製造出驚天債務,還試圖想通過轉移責任脫身的家夥多得很,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石原不知道何銳在想什麼,他率直的解釋道:“老師,日本不缺乏銳意進取的企業,也不缺乏銳意進取的科技人才,日本缺乏的是市場。即便中國隻是給日本1兩個產業領域,日本也能推動產業升級。
現階段日本的株式會社,可以說是封建殘餘,但它們也是1種自救製度。這些小企業組成的株式會社形成了日本的產業鏈,隻要上麵的龍頭企業通過株式會社內部的討論體係決定實施產業升級,整個體係就會運作起來。其效果比單純的政府推動更高。老師對日本的了解隻怕在我之上,我請求老師支持1下日本的產業升級。”
說完,石原看何銳還是若有所思的模樣,也知道即便是何銳這樣威望的政治家,也不可能要求中國政府讓出來某個產業給日本,同時向日本提供市場。石原本意也不是真的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他停頓1下後繼續說道:“我還是認為,軍工即便在重工業領域也是頂尖的內容,14萬軸馬力的戰艦動力係統研發完成,就是未來十萬噸貨輪的動力係統的基礎。現在最重要的是,時間不等人。日本地緣政治研究所認為,歐洲很可能爆發另1次大戰。日本特高課得到的消息中,羅斯福的智囊團中,肯定有人向羅斯福遞交了1份報告。認為美國國內需要全力支持德事發展,以促進歐洲大戰爆發。據說報告中連這筆錢的數量都已經算出來了。隻要4060億美元,以正常投資的形式進入德國就可以。
上1次歐洲大戰,美國漁翁得利。現在的美國比20年前的美國強大的多,這次隻要給了美國機會,他們很可能會成為歐美的主導力量。”
石原說到這裡就停下來,拿起1個砂糖橘開始剝皮。列強上層普遍認為何銳有著強烈的主動進攻性,話說到這裡也就足夠了。說更多,隻會顯得小看了何銳。
何銳思考著石原所說的特高課打聽到的情報。工業國的國力強大,人才眾多,組織嚴密,尤其是嚴密的組織,即便工業國裡麵拍腦袋做決定的事情不少見,但是工業國也知道這麼做很蠢,所以會下令各個專門機構以及智庫提出各種計劃。
哪怕是與中國有準備同盟關係的法國,現在法國國防部裡麵肯定有與中國作戰的各種方案。這不是說法國真的想和中國開戰,而是法國參謀部的參謀們就得完成這樣的計劃。這就是工業國之所以強大的原因。雖然歐美沒有預則立,不預則廢的話,但是其基本理念相通。
何銳在意的是美國總統羅斯福是否接受了這樣的理念,從羅斯福上台後,這位老兄可是真的限製了美國對蘇聯的技術設備出口。何銳並不懷疑羅斯福的戰略能力,而且曆史上,羅斯福的確通過經濟手段逼迫日本先對美國發動進攻,進而解決了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
“石原,特高課還打聽到了什麼?”何銳問。
石原已經是第3個砂糖橘下肚,他拿起紙巾擦拭著手指,“老師,特高課聽說,美國艦隊準備搞1次偷襲珍珠港的軍事演習。”
“呃……”何銳無語了,這的確是美國能乾出來的事情。
見何銳的吃驚,石原笑了笑,老師,“美國要用他們那些十幾年前的破船搞這麼1場演習,我並不感到意外。有個傳聞,羅斯福很快會提出讓菲律賓擁有波多黎各地位的提案。老師肯定知道羅斯福的打算。”
“嗬嗬。”何銳笑了。如果羅斯福這麼做,彆說何銳,這個世界上列強的上層基本都能明白羅斯福的戰略考量。
感受到美國的承受到的壓力,何銳心情愉悅,語氣都歡快了不少,“石原,如果真的有了這個提案,你就開始準備日本能夠承擔的清單。”
石原心中大喜。他此次前來與內閣進行了好幾次討論,準備了3個預案。日本內閣認為,對日本最有利的那個就是東亞聯盟開始提升軍費,整軍備戰。日本產業部表示,隻要石原能帶回何銳的同意,產業部會儘快提出1個全麵的日本產業升級方案,1定會徹底解決日本的諸多沉屙。
現在何銳已經實際上答應了,接下來就要看日本特高課的情報收集能力水平。
既然已經達到了目的,石原起身說道:“老師,我這會兒想去看看光子和她的孩子,讓孩子叫我聲舅舅,總沒問題吧。”
“嗬嗬。這是應該的。我離開日本後,你可是1直在照顧光子。”何銳笑道。
“那我就先下去了。”石原說完,看何銳微微點頭,便鞠躬告辭。
如果是普通家庭,何銳肯定要去坐陪。但是何銳在這個位置上,已經不是他想如何就如何。特高課收集的幾個情報讓何銳的戰略拚圖更明晰了幾分,此時何銳得儘快對這些進行考慮。
看著世界地圖上位於太平洋兩岸的中美兩國,何銳倒是很期待美國能夠因為承受不住中國發展造成的壓力,率先開始軍備建設。而且美國完全有理由進行軍備建設,
1935年,美國聯邦政府下的6軍數量也就10萬,與德國6軍數量差不多。德國的10萬6軍在歐洲就屬於被周邊各國欺壓。美國有兩洋的安全優勢,10萬6軍恰恰足以保護現階段美國的安全。美國擁有和英國1樣的海軍噸位,兩洋艦隊實力強勁。可以這麼浪。
不過現在的局麵已經變了。中國的崛起,的確給美國造成了壓力。中日兩國得到的海軍噸位加起來與美國1樣,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美國完全有理由增加6軍數量。否則的話,中日聯軍進攻夏威夷,美國那10萬聯邦6軍根本沒用。1旦失去夏威夷,美國西海岸就麵對威脅。
回想著2戰中美國的海軍,何銳心情不由得昂揚起來。這1次,規模龐大的美國海軍又能發揮出什麼樣的戰鬥力呢?何銳真的很想知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