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1939年7月18日,大連造船廠的碼頭上,一艘35000噸的航空母艦龐大的艦身上遍懸彩帶。看得出,工人們用儘了想象力,儘可能在軍隊允許的範圍內對自己造出的最大的軍艦進行裝飾。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在眾人簇擁下,何銳帶著兩位夫人一起走向航母。何銳昨天已經到了,在造船專家與海軍將領們的陪同下參觀了船廠。航母的身影固然巨大,但是船廠中的龍門吊比航母更高了十米。如果沒有這樣的高度,是沒辦法將航母分段吊到指定位置。
龍門吊隻是龐大造船廠中看著最顯眼的設備,肉眼能看到的還有大量其他設備。就在幾十公裡內,分布著為大連造船廠提供配套服務的眾多廠家。在上千公裡的範圍內,包括製造艦載機的飛機製造廠,製造電子設備的儀器廠,都在生產著大量裝備。每一項裝備都是航母所必須的。
走在人山人海的碼頭上,何銳向那些對著自己歡呼的人群打招呼。今天何銳的工作不是來視察,而是前來與人民群眾互動。政治家的責任中,鼓舞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就在航母附近的空地上,被評為勞動模範的工人們已經等在這裡。在周圍數以萬計的工人與軍人的圍觀中,何銳快步上前,主動向工人兄弟們伸出手。這不是刻意,何銳每次與這些勞動者們在一起的時候就感覺很舒服。
工人們看到何銳就這麼走過來,向自己伸出手,都很是拘謹。但在圍觀的工人與軍人們看到何銳與工人們熱情握手,然後由何銳和何銳的夫人給男女工人胸前佩戴上代表榮譽的紅花,都歡呼鼓掌起來。數以萬計的人群們的歡呼聲直衝雲霄,讓氣氛直逼高潮。
此次活動的高潮是剪彩。在海軍造船的傳統中,由女性將一瓶酒摔碎在船頭,船就可以正式啟動。當人看到何銳拿起一瓶香檳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想,何銳會將香檳給哪一位夫人。在這樣的猜測中,就見何銳將香檳遞給了接受表彰的女工人。女工人接過香檳,走到船前,她深呼吸了幾下,將香檳甩向船頭。那手法證明她就沒怎麼扔過東西,但力氣足夠大,所以瓶子隻飛向船頭,玻璃瓶立刻被撞碎。白色泡沫的飛濺之時。船上的彩帶紛紛發射,砰砰砰的一連串聲音中,彩紙被發射到高空,紛紛揚揚飄落下來。
就在漫天的彩帶與彩紙下,航母汽笛響動。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中,航母在拖船的推動下,航母靠著自己的動力與外力的幫助下,開始駛出船塢。
兩個小時後,何銳登上駛入海中的航母。艦長親自迎接何銳,他舉手敬禮,“歡迎主席視察004號艦!”
何銳就是帶著耳朵聽,基本不開口問,所謂的指示更是一句都不敢說。現代工業社會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社會,在大家都不清楚怎麼做的早期,何銳可以提供思路以及有限的建設流程。現在航母已經建造出來了,為了建造航母,大量專家進行幾百次的專業,大量企業與科研單位分彆承擔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技術設備需求,各種計算機為了航母數據運算了上百萬小時。何銳一人能夠想到的東西,在這麼巨大的體係麵前隻會顯得非常幼稚。
此時的何如老老實實的聽人介紹,按照秘書處製定好的流程,與各種人員握手、交談。能把這些做好,何銳就算完成了此次的工作任務。
原文來自於塔≈
到了甲板上,前來接受視察的3位工作人員都是試飛員。握著手,何銳這才提了幾個問題,“當了多久試飛員?”
“飛過多少機型?”
“在日本航母上飛過麼?”
“在我國1:1陸上航母模型上飛過多久?”
試飛員聽何銳說的都是自己這一路的經曆,當即向各種做了彙報,“當了7年飛行員,飛過9種機型,國內的5種,國外的4種。在日本航母上參加過6個月的培訓,因為飛機型號不同,沒有實際起降。在國內陸上航母模型上起降過幾百次……”
一眾海軍將領們見試飛員們與何銳交流的非常流暢,都鬆了口氣。就在此時,一位試飛員有些不自信的問道:“主席,能和您合影麼?”
“當然可以!”何銳喜道。說著,便看向周圍。此時,航母的飛機升降機剛將一架戰鬥機運到甲板上。何銳指了指飛機,“就在飛機那邊拍攝吧。”
很快,何銳,海軍司令,航母艦長,三位飛行員到了飛機旁。這是一架海軍型雙座殲-9戰鬥機,秘書立刻安排站位。飛機艙蓋打開,試飛員站在位於中間的機艙裡,位於最高點。何如站旁邊的上下梯子上,比飛行員低了半個身體。另外一層同樣位置,站著航母艦長。海軍司令站在何銳位置更低的位置。
何銳笑容燦爛,與飛行員們一一合影,又集體合影。集體合影也是如此,凡是承擔具體工作的,都站在最高的中央c位。勞動人民承擔著國家的重擔與風險,他們的地位就該是最高的。
在脫離了基層勞動,進入管理層的,誰承擔最重要的具體工作,誰就站c位。如果都是純管理層,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就輪到何銳站c位。這至少是何銳政府的拍照構圖規則。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拍完照,已經等的有些急的通訊秘書趕緊上來遞上電報。這是外交部的電報,蘇聯政府剛向中國發來消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已經簽訂。何銳看到電報裡絲毫沒有提及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是否存在密約,忍不住想冷笑。
如果這次斯大林派遣特使來,告知何銳密約內容,中國政府也隻能接受。既然斯大林不說,以後這件事可能就會導致些結果。因為世界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印象太深刻,導致一戰打成那個結果的外交原因,就是各國簽訂了大量密約,導致根本沒辦法判斷局麵。所以一戰後,列強之間在密約方麵達成了一致。任何密約,會被視為簽訂密約的兩國對其他所有國家表達的敵意。
蘇聯一直想與中國簽訂密約,何銳始終避開。就是因為何銳不想在外交方麵遭受到任何指責!
參觀完航母,何銳直奔機場,帶著光子和光子的兩個娃,一起前往東京。中國海軍建造計劃中,日本拿到了兩艘戰列艦的訂單。這個消息是公開的,哪怕是會讓美國抗議,中日之間也不去搞密約。
前來采訪這次下水的歐美記者數量相當多。對於記者們來說,如果能夠從更多細節中得到關於東亞整軍備戰的消息,對於自己的記者生涯來說非常有價值。
凡是比較有水準的記者都在準備自己的問題。記錄信息的小本本上是最近美國的軍備建造內容。美國在38年通過《兩洋海軍法》,配合美國政府的赤字經濟政策,美國經濟開始快速增長。
但是發展的並非造船業,羅斯福總統的特彆助理霍普金斯從1938年開始,整頓了美國軍用車輛製造,航空公司紛紛得到了政府招標,美國政府根據能夠收集到的各國最新式戰鬥機參數,向美國海空業提出了招標內容。凡是能夠拿出符合參數的美國飛機設計公司都可以參與投標,有能力製造飛機的美國航空業可以組建各種公司參與飛機製造。
對於這些需求,美國政府給了回答:“這些都是防禦性武器,是美國為了保護美國本土而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飛機、軍艦、大炮都是防禦性武器。美國記者表示,美國政府的回答聽起來很奇怪,仔細想想就更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