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量大管飽(十)_文明破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文明破曉 > 第740章 量大管飽(十)

第740章 量大管飽(十)(2 / 2)

“我認為美國的確在按照自己想法去幫助其他國家,但是從結果看,美國幫助的國家都站到了美國的對立麵上。而美國貌似對這些事情的反思並不深刻。在中國文化看來,如果幫助彆人是為了控製彆人,這並不是值得提倡的行為。”

……

半個小時後,結束了時代周刊采訪的趙天麟休息了15分鐘,就繼續接受了芝加哥郵報記者的采訪。這位記者上來的第一個問題,“趙教授,亞洲經濟合作組織的貿易壁壘是否比英國的帝國特惠製更加阻斷了世界貿易循環?”

一整天時間,趙天麟接受了8家媒體的采訪。到了晚上,趙天麟看了全部采訪摘要,發現美國對中國的差評主要集中在貿易以及勢力範圍上。趙天麟根據中國科學院提供的分析框架套了套這些內容,發現美國主流社會對於中國的態度可談不上友好。

亞洲經濟合作組織本就是類似於一個關稅同盟,在組織內部的關稅非常低,甚至沒有。對經濟合作組織外的國家則保持一個實際上的拒絕態度。正如美國記者的提問,亞洲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甚至比英國的帝國特惠製更強烈。

中國解放殖民地後,完全將其納入到亞洲經濟合作組織的框架內。譬如剛獲得解放的南部四國,在獨立之前,這四國的進出口有50%是與法國以及歐洲之間進行。獨立後,其進出口99%都是與亞洲經濟合作組織各國之間進行。

如果南部四國獨立後經濟凋敝,美國或許還能比較單純的看看熱鬨。偏偏越南、占城、老撾、柬埔寨在獨立後的一年中因為實施了土改,加上中國的大量投資,經濟增長超過7%,進出口在保持均衡的情況下增加了73%。見到這些的美國主流可就有些忍不了。

如果是法國殖民政府繼續統治印度支那聯邦,為了多攫取7%的成本。法國人定然不會做賠本買賣,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現73%的增長。

美國主流本來看中的是法國從印度支那聯邦掠奪到的那部分利益,希望能夠乾掉法國殖民政府,通過美國的優勢貿易與印度支那聯邦進行法國原本獲得的那部分利益的交易。

但中國解放了印度支那聯邦,又額外創造了新的整體利潤,沒能分到其中好處的美國主流社會認為“這不能忍!”

趙天麟能理解美國的反應,隻是趙天麟不接受美國的態度。眼見美國社會的戰爭需求正日漸增長,趙天麟隻能儘力往後拖延。趙天麟也發了封電報給何銳,介紹了美國國內的變化。

何銳在派趙天麟去美國之前就很清楚戰爭不可避免,如果美國肯放棄這樣的利益,曆史上羅斯福就不會逼著日本對美國發動襲擊。這不是羅斯福好戰,羅斯福本人隻是為了解決美國的戰略問題才選擇了戰爭。

現在的中國也一樣,戰略問題關乎國家發展,本就需要付出很大代價。何銳選擇戰爭的原因隻是因為在這個時代,隻能靠戰爭來解決戰略問題。

看完電報,何銳甚至沒去考慮美國的反應。中國沒有故意引發中美開戰,也不會去避免中美開戰。美國看似有選擇,但是忠於美國的那些政治家們其實沒有選擇。對於100年才出現一次的曆史機遇,合格的政治家都不可能放棄。

負責南下戰役的李潤石也很快接到了趙天麟電報的抄件,他看過一眼之後也完全放下了。抬起頭看著麵前的兩人,李潤石笑道:“任柳同誌,請繼續說。”

任柳其實不太想繼續說下去,可他也沒辦法。誰讓他的確花了時間與精力在研究美國對於傷亡的承受能力上,還忍不住和雷巴西這個藏不住事兒的家夥說了。而雷巴西因為與胡磊合作,搞出了新式的企業組織模式,被負責研究“社會主義法權”的李潤石看中,進行了很深入的探討。結果雷巴西不知怎麼的,居然把任柳判斷美國傷亡的模型給說了出來。

但任柳並不害怕。他搞的是科學,沒什麼見不得人。接著之前的內容,任柳說道:“工業國的崩潰隻源自於工業體係的崩潰,而不來自於外部的壓力。德國即便遭到了法國那麼激烈的壓榨與打擊,也在很短時間裡麵就重新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工業。根據我們看到的最新數據,英國隻是對德國放開了一年的貿易,德國民用企業立刻就興旺起來。

對美國來說,這是它第一次通過總動員進行戰爭,其傷亡承受能力將是空前的。傷亡全部人口的20%,對美國來說肯定做不到。但是1500萬的傷亡一定能夠承受。”

說完,楊柳站起身,對著黑板上掛著的評估模式進行解釋。美國農業機械化程度在1929年後其實在提升,不僅是農業,由於經濟危機,大量美國企業為了活下去,不得不提升管理能力以及技術水平。凡是做不到這些的美國企業都倒閉了。

技術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美國可以靠先進的研發團隊與工程師團隊維持技術持續迭代,靠3000萬婦女與兒童的勞動力來支撐美國的工農業持續良好運行。隻要經濟不崩潰,即便打光1500萬美國男人,美國也不可能投降。

讓美國不得不退出戰爭隻有兩個辦法,第一個是常見手段,殺進美國本土,徹底摧毀美國的工業區。第二個則是因為雪片般的陣亡通知書使得美國人民不僅失去贏得戰爭的信心,還失去了報複的信心。

如果隻是考慮通過在戰場上不斷殲滅美軍而逼迫美國投降,這是農業國才會發生的事情,完全不符合工業國的特點。

任柳是文明黨黨員,隻是從事企業工作,與雷巴西和胡磊一樣,都是搞了與生產能力掛鉤的虛擬股份,並且獲得了成功。

李潤石雖然不喜歡任柳這種把人命視為數字的態度,依舊問道:“任柳同誌,你不認為美國民眾會起來反抗美國政府的反動統治?”

“美國政府是為了爭奪更大的市場與主導權才選擇了戰爭,投入戰爭的決定並不是對美國現行經濟政策的‘反動’,而是順應了美國的現行經濟政策。所以美國人民不會覺得美國政府是反動派,即便戰爭持續受挫,美國人民隻會認為美國政府無能。

麵對無能政府,人民的要求是換人,而不是結束戰爭。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既然前期已經投入了如此巨大的成本,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認賠殺出。那是非得賭到借不到錢為止。

對工業國來說,錢隻是政府印鈔機裡麵印出來的。隻要還能獲得原材料,繼續維持生產,工業還在運營,國家就能繼續戰鬥下去。隻有工業生產無法維持,工業體係崩潰了,工業國才會完蛋。

美國眼中的反動派,是那些讓工業無法維持下去的人。至於這些人是資本家或者是共產黨,對美國人民來說無所謂。”

雷巴西本來不太敢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聽任柳說到這個程度,他心有所感,也忍不住發表自己的看法:“總動員製度的基礎是維持每個人都有就業,都能靠收入維持生活。以美國的自然稟賦,工業水平,基礎建設,想隻靠戰場的勝利就導致美國經濟崩潰,難度非常大。中美兩國比較的話,中國經濟更脆弱。想讓美國承認戰敗的前提是,美國上層必須認清美國的戰略意圖徹底破產,而且美國人民厭倦了戰爭,不肯再為他們的情緒付出代價。”

李潤石作為政治家,思考的自然是如何通過政治來解決問題。麵前這兩個家夥的見識雖然缺乏政治內容,但是他們本就是金融與企業出身,本就是從金融與生產的角度看問題。

聽著這兩個家夥的評價,李潤石覺得自己不太好對他們作出判斷。如果從工業發展角度看,這兩個人絕對不是反動派。但是從政治與人道主義角度,李潤石實在是沒辦法喜歡他們。

結束這次會談後,李潤石並沒有繼續工作,而是默默地抽起了煙。雷巴西與任柳這樣的同誌無疑是何銳執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政策所創造出來的代表性人物。理性,堅定,孜孜不倦地追求效率。從個人角度,這兩個人即便談不上愛心人士,也不是充滿惡意之人。兩個人在政治上的最大特點隻是對“普遍公平”的理解與普通民眾有很大差距。

何銳之前對李潤石描述過的“未來的不平等”在這兩個家夥為代表的一批人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現。這批人對於食利階層並無好感,甚至反對食利階層。所以他們的企業中不存在終身股份收入,企業成員所有收入與其對企業的貢獻掛鉤。

進入這些企業的門檻隻有其成員的個人能力,由於消除了封建與行會因素,這些企業內部不存在剝削問題,或者剝削成分很少,所以企業成員收入遠高於同行。

因為有相近的能力特點,這些人很容易達成共同觀點。那些試圖通過打擊彆人獲得壟斷地位的成員因為傷害到了整個企業的利益,都被無情解雇。企業內部的互幫協作成為必需,所以內耗很低,進步格外迅速。

這些企業處於各個行業的龍頭位置,得到了國家產業發展的最大紅利。這種企業領導者們有足夠的戰略眼光,所以樂於合法納稅。種種特點,都強化了這些企業在行業中的領導地位,很自然地創造出了巨大的不平等。

如果沒接觸過這些企業,李潤石會認為這些壟斷企業需要被限製。接觸過之後,李潤石發現自己竟然沒辦法想出一個政治上的合理解決方式。打擊這種企業就是自毀長城,對中國經濟有害無利。但不扭轉這種合理合法的不公平,對政治上有害。

最終,李潤石掐滅了煙頭,先把現階段怎麼選擇都是錯的問題放到一邊去。東南亞地區的解放事業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以當地人民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基本屬於100%正確的路線。對於現階段怎麼做都錯的選擇,就等到世界解放戰爭結束後再去考慮吧。.

1秒記住:。手機版閱讀網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燼餘玉:孤影亂世情難全 六零柴房通現代,兄妹撿菜把家養 掃把星跑後,我成了倒黴蛋了 青瓦巷裡的向陽花 全球直播:我帶領華夏逆天改命 詭豪:我在末世當冥幣帝王 鉑金刑具:總裁的基因囚籠 如意金瞳 幕後黑手:我在星際挖礦養國家 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