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莫洛托夫在清晨6點鐘醒來,他沒有賴床,起身洗漱後,他夫人已經準備好了早餐。莫洛托夫很快將早飯1掃而光,與妻子與孩子們打過招呼,就乘車前往辦公室。
因為蘇聯的街道修建的都很寬闊,街道上的坐滿了工人的公交車在車流中行動的並不慢。汽車內的莫洛托夫想到1個說法,蘇聯城市內筆直的道路修建的非常寬,是為了在戰爭時期可以起降戰鬥機。莫洛托夫發現自己並不相信這樣的說法。以蘇聯領土的廣袤,有太多地方可以修建機場,並不需要城市內的街道。既然想到這個問題,莫洛托夫忍不住思考了1下,發現蘇聯廣袤的領土上並不缺乏修路的這點土地,就算道路再寬1倍也無所謂。
剛得出關於道路的結論,1個念頭就在莫洛托夫腦海中冒了出來,“所以很多國家都在覬覦蘇聯的土地”。對於自己突然冒出這個想法,莫洛托夫並不訝異。蘇共的分布部門對德國入侵蘇聯的解釋中,最重要1條就是,德國想奪取蘇聯西部精華地區區。戰爭打到現在,列強隻有蘇德兩國沒有下場。法國已經被西歐戰役打斷了脊梁骨,歐洲已經不存在能夠限製德國進攻蘇聯的力量。
德國進攻蘇聯的可能性,讓莫洛托夫心情有些壓抑。現在中美都不希望蘇德爆發戰爭,但是中美兩國此時也沒有能力製約德國的行動。中國外長李時光為首的代表團轉達了中方對於戰爭的擔憂後,已經離開了莫斯科。美國代表團依舊留在莫斯科,像是想與蘇聯進行更深的交流。莫洛托夫試探了好幾次,發現美國代表團的霍普金斯居然希望蘇聯能夠主動拉近美蘇兩國關係。莫洛托夫雖然認為美蘇合作對蘇聯有利,但是蘇聯現階段完全沒有理由加入同盟國1方。至少,蘇聯沒有理由激怒中國。
到了辦公室,莫洛托夫就接到了斯大林辦公室的電話。1進斯大林辦公室,就聞到並沒有完全散去的煙草味道。可見昨天晚上斯大林在辦公室裡麵抽了很久的煙。剛坐下,就見基洛夫穿著有些皺的衣服從外麵進來,莫洛托夫確定基洛夫昨天又與斯大林進行了長談。
雖然是早上,斯大林已經拿起了煙鬥。吐出1口芬芳的煙霧,斯大林說道:“莫洛托夫同誌,美國代表的態度已經明確了麼?”
莫洛托夫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總書記,我認為美國總統希望我們能夠主動向美國表達善意,以幫助美國總統羅斯福緩和美蘇關係。”
經過昨晚與基洛夫深談後的斯大林當即做出了指示,“莫洛托夫同誌,我要求你搞清楚美國特使的想法。到底是想讓蘇共幫助羅斯福,還是希望美蘇之間達成更緊密的關係。你明白麼?”
十5分鐘後,莫洛托夫走出了斯大林辦公室。他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眉頭緊皺,也沒注意到從他對麵走過來的領導們都看到了莫洛托夫此時的表情。莫洛托夫沒想到斯大林居然認為美國有可能希望與蘇聯合作,以對抗中國有可能建成的新秩序。
在以前,莫洛托夫認為美國想利用蘇聯,而不是與蘇聯建成1個平等的關係。如果是維持不平等的關係,莫洛托夫認為蘇聯還不如維持與中國當下的關係。雖然蘇聯在經濟上受到中國的很大影響,至少蘇聯暫時不用擔心中蘇之間爆發衝突。
美國真心想與蘇聯建立平等的關係……這可能麼?美國國內反共的情緒可不是1般的高!
是不是真的可能,得交流之後才知道。莫洛托夫上午就與美國代表團進行了會麵,當莫洛托夫主動提出美蘇建立平等關係的看法後,霍普金斯消瘦的臉上浮現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因為有些激動,霍普金斯蒼白的皮膚上竟然有了點血色。霍普金斯語氣誠懇,“莫洛托夫委員先生,如果您真的認為美蘇兩國之間必須建成緊密的關係,對於世界和平是1個巨大的促進。”
莫洛托夫並沒有激動,麵對非外交專業出身的霍普金斯流露出的激動,莫洛托夫甚至皺起了眉頭。但是皺起的眉頭很快就舒展開來,莫洛托夫問道:“霍普金斯先生,您得到了羅斯福總統的授權了麼?”
這個提醒讓霍普金斯意識到自己的反應並不符合外交領域的常態,他很快平息了心中的激動,語氣卻十分堅定,“委員先生,建立起美國與蘇聯的緊密關係,難道不該是兩國長期的方向麼?”
聽到美國與蘇聯的關係,莫洛托夫心中1震。與美國特使霍普金斯見麵前,斯大林向莫洛托夫提出了這樣的看法。斯大林認為現階段美國政府與蘇聯政府之間不可能建立起持久可靠的關係。畢竟太平洋戰爭戰敗的話,羅斯福政府很可能就要倒台。帶著這樣的考慮,莫洛托夫就與霍普金斯開始交談起來。
當天會談結束後,霍普金斯就給羅斯福總統發了1封電報。在電報裡,霍普金斯提出了推進美蘇全麵關係的建議。羅斯福看完這份電報,試圖理解霍普金斯的看法。以羅斯福對霍普金斯的了解,羅斯福認為霍普金斯與蘇聯高層交流後,認為蘇聯是1個完全能夠理解,並且能夠正常交流的國家。
羅斯福並不反對霍普金斯的判斷,所以羅斯福考慮起美國上層能否被霍普金斯說服。美國上層都有自己要維護的利益共同體,這些利益共同體大多要從軍工訂單中獲取利益。如果霍普金斯確定蘇聯可以成為美國未來的合作國家,霍普金斯就可以嘗試說服那些上層。
想到這裡,羅斯福又想起了最近的戰況報告。所有報告裡麵都不是好消息,經過半年的戰爭,美國的軍事機器運行的越來越順暢。但對麵的中國軍事機器同樣經過了最初的不協調,表現出了越來越強的能力。
羅斯福原本以為中國軍隊會搞1波流,利用在10年內打造出的大量裝備,對美國進行突襲。大多數美國將官們也有著相同的看法,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美國不相信中國能在不到20年中就從1個農業國變成真正的工業國。工業國最重要的是底蘊,底蘊是經過長期的試錯積累才能獲得的能力。
譬如,中國靠短期內的瘋狂軍備建造,或許可以將戰鬥力達到100。而美國作為有底蘊的工業國,正常的表現是80。即便美國最初遇到些挫折,但美國可以越打越強,實力從80提升到100。中國則因為不斷消耗,戰鬥力很難維持在100。會隨著不斷消耗而降低,至少也不會有所提升。
然而戰爭打了半年,中國不僅沒有任何疲態,反倒越打越強。前線的美軍發現中國軍隊會根據戰爭需求不斷調整自己的裝備以及戰術。不久前美國將1支安裝了並不成熟夜戰係統的戰鬥機編隊投入到所羅門群島的戰鬥之中。在數次夜襲中獲得不少戰果。
但是在美軍夜戰空軍裝備投入戰鬥後不久,1支同樣裝備了野戰裝備的中國戰鬥機也被投入了戰場。美國方麵投入了1個大隊的戰鬥機,掩護1隊美國重型轟炸機對中國基地展開夜間轟炸。美軍在報告中聲稱,這支夜航部隊遭到了大概3個中國夜航空軍大隊的攻擊,由於美國空軍數量居於劣勢,出擊的1個夜戰大隊100架戰鬥機損失了56架,剩餘戰鬥機不得不撤退。
失去了戰鬥集群的保護,8架新抵達戰場的b29空中堡壘轟炸機在中國空軍夜航大隊的圍攻下被全部擊落。
羅斯福原本還認為美國靠著工業底蘊,能夠不斷研發出新式裝備,利用越來越強大的戰鬥力擊敗沒有自我升級能力的中國軍隊。夜航大隊的戰敗讓羅斯福發現自己或許錯了。
美國空軍對夜航大隊所采用的設備十分有信心,有霍普金斯提交的報告,羅斯福知道這些新式裝備是美軍當下航空電子最先進的技術的集合體。報告中顯示,美國短時間內沒有能力研發出更先進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