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那之後,中國再沒有進行過戰鬥機自殺式撞擊的行動,但1924年在上海附近的撞擊行動取得了極大戰果,而且那種殞身不恤的氣概,給世界海軍,尤其是當時在遠處觀戰的日軍官兵們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
弗蘭克中尉的撞擊行動喚醒了當時在日本旁觀艦隊的村上大佐的回憶,所以他才要過來嘗試交流,希望能夠得到回答。
既然弗蘭克中尉沒能說出什麼,村上大佐趕回自己的指揮室,向琦玉號航母指揮官講述了自己的所做。琦玉號航母指揮官很快將這個意外告知給聯合艦隊司令官山口多聞。
山口多聞並沒有去思考,便果斷答道:“如果美軍有這樣的計劃,這次攻擊的模式會完全不同。我認為這隻是1次個人行為。不要因此而動搖!”
結束了通話,琦玉號航母指揮官雖然還是有點擔心,卻沒有再因此而影響自己的指揮。倒是山口多聞不禁有些感慨的回想起1924年初的那1幕,幾架小小的戰鬥機就給了在當時不可1世的英國皇家艦隊分艦隊以致命打擊。那衝天的火光,到現在還在山口多聞的回憶中清晰可見。
在親眼看到中國空軍的自殺攻擊之前,山口多聞並不怎麼願意接受由中國領導亞洲,在那次之後,山口的想法已經改變了。
至於美軍會不會派出自殺攻擊機,山口認為現階段還不至於。當下的美軍即便丟失了夏威夷群島,還能退回到北美大6進行防禦。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亞洲聯軍的艦隊必然將發起登6北美的戰役,到了那個時候,性格野蠻的美軍會表現出當下難以想象的瘋狂。
便是當下,不是已經有了美軍飛行員在必死無疑之時選擇用飛機撞擊軍艦麼。而且天空中那些操縱飛機飛出難以想象的瘋狂機動動作的美軍飛行員,也是在賭上生命作戰。
在美軍的航母編隊上,有著類似感慨的不是美國海空軍官兵,他們此時正在將1切腦力精力都用在戰鬥上。能夠發出感慨的是在美軍戰列艦上觀戰的英國海軍觀察團。
英國畢竟是海軍強國,是曾經的世界第1海軍。即便是在當下落後了,英國海軍軍官們的底蘊還在,美日兩軍的戰鬥讓英國觀察團們都看的目眩神迷。以英國海軍軍官們最初的看法,在美國計算機防空係統下,任何攻擊都很難成功。
而日軍從拋撒鋁箔,第1隊戰鬥機以自我犧牲為代價牽扯美軍防控體係運行,到後續攻擊編隊切入1個個的防空空缺。如此行雲流水又殘酷無比的作戰,讓英國海軍軍官們明白了,大英帝國真的落後於世界最先進的水平。
這已經不是生產力或者技術的落後,而是全麵的落後。哪怕是當下的英國擁有了美軍航母編隊,英國海軍也無法確定需要多久才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空軍。尤其是令英國海軍軍官們無奈的是,如此優秀的空軍飛行員,居然隻是1種戰爭消耗品。即便當下的英國訓練出了這麼優秀的飛行員,也不可能讓他們來送死。
可戰爭裝備已經到了現在的水平,如果英國派遣1群水平不高的飛行員前來,隻會讓最先進海軍的防空係統將其粉碎,根本無法擊沉敵人。
“這些人都是野獸!”有英國海軍軍官感歎著。這個感歎得到了其他英國海軍軍官們的讚同。在天空上的這些美日飛行員的確進行著堪比野獸狀態的戰鬥。
既然是野獸般的撕咬,流血是必然的。第1波攻擊群幾乎消耗殆儘,不得不撤退後,美日雙方第2波立刻出動。
第1波的犧牲並非沒有價值,美日雙方都確定了對方的防空體係的極限,確定自己可以繼續戰鬥下去。而且美日雙方的司令官都有不得不戰鬥下去的理由。兩軍的航母都已經在海上航行了幾個月,即便不戰鬥,也快到了必須回港維護的時候。
長期航行中積累起來的機械故障對己方不利,但是對己方的攻擊有利。對方的軍艦很可能已經在各種方麵都有了弱點,隻要運氣好,碰上,就可能產生巨大的戰果。
正如雙方的司令官所料,第2波進攻更加富有技術含量,也更加血腥起來。攻擊剛1開始,雙方都有主力艦艇受損。第2波進攻的第2輪開始,美國的亞利桑那號航母與日本的大鳳號航母都接連被魚雷命中,海水從缺口處滾滾而入,船體開始快速傾斜。
航母的指揮官立刻下令艦上官兵們撤離。正在拚命挽救航母的官兵們聽到命令,立刻拋下手裡的工作,開始撤退。
在中國設計的航母上,所有撤離的指示燈全亮了。那些指示燈做成了箭頭形狀,讓撤退官兵們不用詢問長官,隻用沿著指示燈方向前進,就可以從各個緊急脫離出口離開。每隔1定距離,就有1個救生服穿著點。那些沒有來得及獲取救生服的日本海軍官兵可以隨時到這些救生服穿著點穿上救生服。
這種設計最初是遭到了日本海軍的嘲笑,認為這種設計違背了海軍的傳統。中國海軍平靜的用“中國沒有海軍傳統,我們用我們的理念來設計軍艦”回應。而中國海軍的思路很簡單,軍艦損失了可以再造,而海軍用心培養的官兵們更有價值,尤其是時間價值。
此時日本海軍官兵們突然感受到,這些指示燈,這些救生服換裝點是如此的可愛。讓他們恐懼的情緒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壓製。在不得不拋棄軍艦的當下,在指揮係統已經不能正常運行的當下,海軍官兵們依舊可以得到命令與指示。
美軍那邊可就糟糕的多,雖然美軍也進行棄艦訓練,可美軍並沒有針對棄艦提供自動指引。得知不得不撤退的時候,很多崗位還是靠人力通知。很自然的耽誤了許多時間。尤其是在船艙底層位置的崗位上,魚雷炸出來的大口子內湧入了大量海水,阻斷了逃生通道。情急之下,美國海軍官兵們忘記了緊急通道。隻能發狂的看著海水滾滾而入。
靠上的通道出現了大量人員擁擠的問題,狹小的通道1旦堵死,就極難疏通。而這些通道又是平日裡美國海軍官兵們習慣的通道,大家在緊張之下都擁擠過來,讓通道被完全堵死。
在過去幾個月內,中美兩國的魚雷技術都得到了提升,大量新式裝置被用在了魚雷上。雖然魚雷的精準度其實下降了,但威力都大大提升。海水從破口處滾滾而入。
不到40分鐘,美日兩國受損嚴重的航母都完全側翻,隨即開始快速沉沒。美國亞利桑那號航母4109名海軍官兵,2876人陣亡或者失蹤。日本大鳳號航母4155名官兵,1766名陣亡或者失蹤。
而這隻是開始,軍艦沉沒的越多,防空火力網的空缺越多。美日雙方都不約而同的派出了最後的攻擊波次,大家都想在自己完蛋前1刀結果對方,更是毫無保留。
當最後1波機群趕到戰場的時候,就見海麵上濃煙滾滾,許多燃燒著的艦艇在海麵上歪7扭8,或漂浮,或在緩緩沉沒。
這裡麵有航母,有戰列艦。剩餘的敵艦依舊組成隊形,正在撤退。麵對最後的機會,雙方的飛行員絕不肯放過,戰鬥以空前慘烈在海麵與空中展開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