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上,大教堂向全國人民開放,就此意義而不屬於任何教派,表現出美國基督教的“泛化”傾向。在中國的相關研究報告中,認為當下的美國就是1個單純的沒有法律定義國教的基督教國家。由於基督教的壓倒性優勢,以及實際上的主導局麵。並不需要任何刻意的基督教國教。
大教堂采用哥特式風格,而哥特式風格的特點之1,整個建築群構成1個十字型結構。尤其是主建築內部,定然會有1個十字構型。這種十字型並非是正十字,其祭壇位置就在十字型結構中心。
當1眾華盛頓上層在大教堂彙合後,就進入到教堂內部。在祭壇上,此時擺著祭奠死者的那套法事。夏威夷戰役中的美軍宗教成分比較多,黑人自然被無視了,少數族裔,比如印第安人更是無人提及。參與慰靈的有清教、天主教、猶太教的宗教人士。這批人不久前還參加了航母大戰前的宗教儀式,此時倒是輕車熟路。在宗教儀式結束,輪到他們在發表講話的時候,這些宗教人士還講述起戰前發生的種種事情,緬懷20天前的勇士。並且向還沒死的美國官兵們以及人民們保證,他們死了,會有上帝罩著他們,給他們去天堂的直通車票。
走完了流程後,就輪到此次的正主,美國現任總統羅斯福發言。記者們,權貴們的目光都落在羅斯福身上。就見總統神色陰鬱,卻沒有頹廢的感覺。經曆了這場失敗,羅斯福明顯沒有被打倒。
羅斯福的輪椅在祭壇前停下,他拿起麥克風,“首先,我要代表美國政府,向在夏威夷陣亡的將士默哀。阿門。”
“阿門。”教堂內響起了1陣回應聲。
“我代表美國政府,向陣亡將士的親屬們表達哀悼。阿門。”
“阿門。”權貴們跟隨總統,說著套話。
“我代表美國政府,關切被俘的美國軍人,並且要求中國政府按照日內瓦條約,提供給戰俘們人道主義待遇。”
這次就沒人跟著開口,大家知道羅斯福即將發表關於羅斯福本人以及羅斯福政府在戰爭中的作用以及責任進行辯護。
“根據參謀長聯席會議提供的統計,在夏威夷戰役中,美國空軍出動了近百萬架次的軍事行動,美國6軍海軍與空軍1共消耗了240萬噸彈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在這麼小的地區進行如此高強度的戰爭,在戰爭史上是從所未見的。從已經發生過的曆史來看,獲勝的應該是美國!”
這麼1段開頭就把大教堂內的所有人都給鎮住了。那些期待通過這次失敗而挑戰羅斯福權位的美國權貴們聽到這些數字,都愣住了。他們真的不知道美國軍隊進行了如此慘烈的戰鬥。
“然而我們卻戰敗了。從我們戰場上發現敵軍的統計,截獲的電報內容,以及通過審問俘虜得到的情報,綜合看來,中國軍隊出動了230萬架次的飛機,使用了大概兩倍於我們的彈藥。我們之所以被擊敗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遇到了數量遠超我軍,而且在戰爭準備上遠比我們投入更大的敵人。”羅斯福鏗鏘有力的指出了戰敗的原因。
雖然羅斯福的目的是為了自己辯護,不過他的數據的確基本符合事實,對於戰敗原因的解釋也是正確的。
“諸位先生們,諸位美國的公民們。早在1938年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認識到了中國正在準備發動1場可怕的戰爭。在那個時候,我們並不是多數派,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盛行,認為美國不應該參加任何戰爭。完全沒有注意到,中國的何銳政府已經準備在全世界推行何銳期待的世界秩序。
美國是世界的中的1部分,任何世界秩序都將影響到美國。在關乎世界秩序的決定權上,如果我們不能坐在餐桌的座位上,我們就很可能出現在餐桌的菜單上。”
1陣倒吸涼氣的聲音在大教堂內有了低沉的動靜,羅斯福的比喻很殘酷,得到了非常多的共鳴。因為北美大地上的數千萬原住民以及被販賣到北美的黑人們就經曆過同樣的事情。作為施暴者的美國白人們對此有著異乎尋常的感同身受。
“從1938年,政府與國會通過了兩洋海軍法,通過1係列的動員,建造起美國人民認為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強大的武裝。但是我們依舊遭到了兩倍以上的敵軍的猛烈攻擊。讓我們設想1下,如果美國沒有進行這樣高強度的備戰,那麼現在我們遇到的將是什麼樣的局麵。
從去年10月起,十倍於美國海軍的敵軍將橫掃太平洋,夏威夷很可能在2周內就被奪走。數百萬的敵軍在美國西海岸登6,越過山脈,渡過河流,穿過平原,蝗蟲般向著美國東海岸進軍。而我們隻有10萬的聯邦軍隊可以用來對抗敵人,每1個州都要動員起青壯,與數倍的敵人獨立作戰。
所以,我並不後悔對中國宣戰。因為當何銳政府在1928年與法國合作的時候,就開始準備這場戰爭。而我們在1928年才開始為這場戰爭做準備。如果我有什麼要後悔的,那就是沒有能夠更早讓美國人民了解這些,說服美國人民,讓美國人民看到真正的未來。
我知道,1定有人會說,是美國的備戰激發了中國的不安全感,所以中國才要建造更多武器去保衛中國本土。對於這樣的假設,我要提出1個反問。從美國到中國本土,中間有1萬英裡的距離,中國隻要擁有和美國1樣的兵力與裝備,就足以讓美國不敢進攻中國本土。而中國卻建造除了兩倍於美國的裝備,中國的目的真的是防禦麼?”
羅斯福為自己做完基本辯護,停下來喘口氣。這都是羅斯福的心裡話,他現在120%的相信何銳早就做好了全麵戰爭的準備,打擊美國是中國的既定目標。何銳政府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避免與美國的戰爭,而是急切的期待美國對中國宣戰。
此時,大教堂內先是沉寂,隨即有人開始竊竊私語。突然,有人大力鼓掌,並且高喊道:“總統先生,我支持您!”
眾人看去,竟然是1位共和黨的國會參議員。原本羅斯福內閣成員們就決定要表達支持的態度,不過內閣成員在羅斯福發言後率先鼓掌,會給人很不好的印象。此時有在野黨共和黨參議員表達支持,羅斯福內閣成員們隨即跟著鼓掌交好。大教堂內的氣氛很快就變得有利於羅斯福起來。
羅斯福抬起手揮了揮,內閣成員們立刻安靜下來。羅斯福繼續說道:“美國絕不會向侵略者妥協,必然會與入侵美國本土的侵略者進行戰爭,並且把戰爭打到底。不管侵略者是誰,他們1定會失敗。
對於殖民地的人民,美國是反對殖民主義的國家。早在威爾遜總統時代,美國就提出了民族自決的觀點。所以美國絕不會去奴役任何國家,也不會反對殖民地的獨立。所以,那些自認為得到了獨立的前殖民地國家,美國並非你們的敵人,而是你們的朋友。所以,新獲得獨立的國家,請你們不要受到蠱惑而錯誤的定義誰是你們的敵人。美國從過去到現在,都不是你們的敵人。
最後,美國憲法規定,美國是基於實現其人民美好願望而建立的國家。美國是1個追求和平,維護和平的國家。美國的戰爭,是為了追求和平,美國不是和平之敵,而是和平的之友。
諸位美國公民,上帝保佑a。”
這次,羅斯福的內閣成員們率先鼓掌表示支持。即便那些從羅斯福發言中感覺到1些值得玩味內容的人,也因為這樣的氣氛而沒辦啊思考。見到周圍越來越多的人都鼓掌,也不得不禮貌性的鼓掌。
那些對外交十分敏感的人,已經從羅斯福的話裡麵分析出了1點端倪。羅斯福強調美國會與入侵美國本土的國家戰鬥到底,美國又願意與獨立的前殖民地國家做朋友。那就是說,菲律賓這樣的殖民地獨立後,美國不尋求再次獲得之前的地位。至於夏威夷群島,此時在法律上並非美國的1個州,隻是美國政府在上麵實施治理的地區。這種地區算不算是美國的本土,至少沒辦法得到法律上的支持。
如果從這些內容分析的話,羅斯福是在表明羅斯福政府認為,中國要適可而止,不要打破美國的底線。……這好像是求和的意思啊。
在整篇的發言中,羅斯福根本沒有提及求和,每1句話都是無可挑剔的。如果要利用這些去指責羅斯福向中國服軟,也沒辦法抓住把柄。
不等想得更多,羅斯福的秘書已經推動輪椅,羅斯福與宗教人士11握手,就從大廳的側門離開了。
所謂哥特式建築的十字,基本上是縱向的兩端,1端是正門,1端是建築後牆。後牆上會有巨大的玻璃窗,玻璃窗由數十甚至是數百的彩繪玻璃組成。橫向的兩端是兩個側門。羅斯福走側門,避免了經過正門兩側大量的座椅位置。那些反對羅斯福的人,可以在羅斯福經過這裡的時候表達自己的不滿。羅斯福明顯不會給這些人機會。
這篇發言是實時轉播,美國民眾們先聽到了。很快,美國報紙全文轉載,何銳也在不到24小時內看到了英漢對照的文件。何銳的看法也是羅斯福在劃下底線,通過發言警告何銳政府,不要入侵美國本土。
在看到了和平可能的同時,何銳也沒有相信羅斯福政府,或者相信美國。放下報告,何銳看向地圖。世界人民解放軍正式建立的舉辦地在馬來亞的首都吉隆坡,如果正式建立的地點在中國,會遇到不好的解讀,認為世界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建立的軍事組織。
如果是中國政府入侵美國,自然會遭到美國的仇恨。如果是其成員3分之2不是中國人的世界人民解放軍進入美國去解放美國,情況可就大大不同。
想到這裡,何銳又拿起羅斯福的發言,又讀了1遍最後幾段。看得出,羅斯福以戰略家的高度,看到了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威脅,所以才向新獨立的國家發出呼籲,希望他們不要與美國為敵。
不過這就與羅斯福早就看出中國要建立世界新秩序1樣,還是晚了。美國是否是殖民地的敵人,應當由殖民地人人民去判斷。如果單憑羅斯福幾句話就能讓前殖民地人民認為美國是朋友,那也隻能說明羅斯福有著用嘴去創造世界的強大能力。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