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促使中國走上邪路的理由,恰恰包含在吳有平方才費儘力氣都要說出來的內容之中。中國真的有錢了,而且非常非常有錢。現在的中國有錢到什麼程度,此時世界主要國家,基本都進入了戰爭狀態。而中國依舊在不需要進入戰爭狀態的當下,隻靠33%的的稅收,便扛起了戰爭的消耗。
而且這33%的稅收中,還不完全包括戰爭特彆稅。這個戰爭特彆稅,並非中國獨有,幾乎同盟國各成員國都在執行。各國從事軍事生產的企業,1旦利潤超過某個額度,多出來的利潤都要上繳國庫。
如果中國將這筆錢也算進去的話,稅收大概是36%左右,全麵超過同盟國的戰爭支出。
中國以當下最高效的作戰效率,最高的軍費支出,以及充足的人力,以及當下世界中最高的軍隊官兵平均學曆。隻要何銳沒有突然死掉,打贏戰爭是大概率時間。
吳有平對此的看法是,他知道戰爭已經贏了。
有平,你要活下去啊!何銳在心裡默默地念叨著。這麼多年來,他已經經曆過了太多戰友與朋友的離去,何銳發現自己在這方麵的承受力不僅沒有提升,反倒更不能承受戰友與朋友們的離世。
回到辦公室,何銳花了好1陣時間才將情緒恢複到能夠繼續工作的程度。何銳這才拿起被秘書放到第1位的文件,這份文件竟然是印度北方地區的國大黨勾結英國的文件。
這份文件的簡介讓何銳有些訝異。倒不是說北方的印度國大黨勾結英國有什麼好奇怪的,而是印度國大黨現階段就勾結起英國,令何銳感覺十分不解。現在的英國根本沒有能力幫助到印度國大黨,雖然這意味著英國威脅不到國大黨,可也意味著英國無力支持國大黨。
何銳現階段1直沒關注過印度地區,這1看報告,就見到詳細內容第1部分講述了1件事,印度北方將自己稱為“婆羅多”。這讓何銳忍不住笑了笑。
“印度”(dia)這個稱呼,尤其是英文叫法,在1些印度人看來,尤其是印度教徒看來,有強烈的英國殖民主義色彩。1些印度教出身的反殖民主義革命者聲稱,是英國殖民統治者創造了“dia”這個名字,是“奴隸製的象征”,“婆羅多”(bharat)才是印度原本的自稱。
實際上,這是印度教的看法。“印度”(dia)的名稱由來已久,在梵語中“印度河”的發音是,中國古籍中將印度稱為“身毒”與“天竺”,就是對當時的印度地區民眾對本地區的稱呼發音的漢語化音譯。
而(sdhu)的發音,隨著印度周邊國家的口音與用語,在古波斯語中搞成了為hdu,古希臘語搞成了du,到了歐洲又變成dia。這些發音其實同源,都出自梵語的稱呼。而且相當的古老。
中國將印度稱呼為“印度”,是拜到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所賜。玄奘法師對於印度非常有感情,覺得身毒的發音沒問題,但是在中國文字中,怎麼看都不是好字。於是確定將他取經的所在稱為“印度”。自此,印度與天竺這兩個詞就逐漸變成了中國的官方稱呼。
現在國大黨將他控製的地區建立的國家稱為婆羅多,倒是真有意思。
“婆羅多”這個名詞,最初指的就是印度古代的“婆羅多族”,屬於吠陀時代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的1個部落,時間大概在公元前10世紀。
婆羅多族在吠陀時代,曾經在北印度地區稱霸了1段時間,可能相當於春秋時代的“5霸”之1的水平。印度古代史詩《摩訶婆羅多》(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4世紀成書),主要內容就是婆羅多族興盛和內戰的故事(按照這部史詩,“婆羅多族”的名稱源自該族的先人婆羅多)。這本書雖然虛構和演義成分很重,但也反映了雅利安人各部落逐漸控製印度的1部分曆史。
從曆史角度看,“婆羅多族”本身不可能是印度主體民族的源頭,最多隻能算是曆史上1個有影響力的地方政權。畢竟當時的印度次大6有幾百個小國林立,婆羅多族隻是其中1個。直到後來的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的孔雀王朝才勉強統1了北印度。
但是,《摩訶婆羅多》這部史詩同時也是印度教的主要宗教典籍。在印度教長期的影響下,“婆羅多族”逐漸成為了刹帝利種姓(即王族和貴族)的精神象征,後世的很多印度統治階層和貴族也自居為“婆羅多族的後人”。最終,“婆羅多”變成了印度人對自己的1個彆稱。
不過仔細想了想,何銳覺得國大黨建立的婆羅多其實還算馬馬虎虎。因為國大黨控製的地區是印度北部以及中部1些地區,如果國大黨能夠將印度地區最後王朝莫臥兒王朝的首都德裡地區讓出來,讓莫臥兒王朝恢複的話,那麼其他地區還真的是比較傳統的北印度地區。這裡的人自稱婆羅多沒啥毛病。
當然,既然國大黨不要印度這個稱號,那麼印度稱號有可能被西部的伊利蘭地區給拿走。這裡還沒叫做巴基斯坦,而這個地區最大的河流就是印度河,也就是梵語中的(sdhu)。
大概確定了婆羅多將是1個印度教國家後,何銳倒是放鬆了許多。何銳讓印度地區恢複到曆史上的幾大文明各地建國的地步,可以說是為了消除中國西南部的戰略威脅。但是何銳真的認為,比較單純的民族國家,尤其是在印度這種地區的國家,內部越是單1,發展的可能會越好。
以何銳見識過的另1個時空的印度曆史,印度國內矛盾重重,分裂嚴重,導致了各種內耗持續。最終,莫迪老仙隻能搞出了法西斯的模式,強行塑造印度的國族認同。從而讓少數的穆斯林成了打擊與壓製的對象。
法西斯手段快速消耗了印度的內部活力,就如希特勒的納粹德國看似生猛,到現在已經很快就陷入了僵化狀態1樣。
如果是比較單1的國家,由於可以被定義為國家內部敵人的數量很少,這種內耗很快會結束,國內的根本性矛盾則更強烈的被凸顯出來。從而逼得國家不得不進行改革。而印度莫迪老仙搞的那些玩意,由於印度內部有2億穆斯林,以及數千萬錫克人,使得這種矛盾可以被長期利用,反倒使得印度的真正改革非常艱難。
想了這麼多,何銳覺得中國可以看印度地區各國會怎麼發展,就停止了分析,專心看文件。文件報告了1件事,印度國大黨竟然要大量雇傭被英國軍隊拋棄在婆羅多國的英國人,還在與英國的秘密會麵中,要英國以交換人員的方式,用技術人員換取英國在婆羅多的平民。
何銳覺得國大黨這麼做倒是沒啥問題,如果能夠充分利用英國在婆羅多的資源,的確可以幫助到婆羅多國。更重要的是,婆羅多現階段這麼做,會給婆羅多以後的發展製造1些問題。畢竟英國已經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由於英國沒有能力再通過殖民手段,強行將印度地區變成英國的銷售市場,婆羅多從英國購買的技術與設備無法給英國提供超額利潤。沒有利潤,缺乏訂單的英國經濟將1落千丈。經過不到20年,英國就將自動的去工業化。
既然事情必然這麼發展,何銳把這份文件放到1邊。因為婆羅多國現階段沒有出海口,中國沒辦法與婆羅多進行大規模貿易,所以何銳對婆羅多國並無興趣。
排在第2的文件是關於世界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馬達加斯加後,與當地被強製遷移過來的以猶太人進行的溝通。這些猶太人中的確有1部分人請求能夠回到以色列地區重新建國。
何銳看到這裡,想了幾秒鐘後發現,自己居然對於在中東插入1根攪屎棍的選擇有了1些遲疑。這下何銳趕緊咬了咬腦袋,將這個想法驅逐出去。
以色列在中東的攪屎棍生涯到了1924年後就幾乎破產了。因為哈馬斯這麼1個勢力就表現出很強的戰鬥力。以色列在中東存在了70多年,最大成果是,阿拉伯地區的整體軍事力量因為以色列的存在而變得日漸強大。這是何銳不想看到的局麵。
繼續看文件,世界人民解放軍向馬達加斯加的猶太人表示,等到戰爭勝利之後,對猶太人進行迫害的歐洲各國如果不能確保返回故土的猶太人安全,世界人民解放軍將在歐洲搞出來1塊土地,讓猶太人在歐洲建立獨立的國家。
在馬達加斯加的猶太人中,6成以上都傾向於猶太人在歐洲獨立建國的方案。2成不到傾向於在以色列的故土上建國。2成則沒有明確的態度。
何銳看了看歐洲地區,心中已經有了決定。既然要在歐洲給猶太人建國的空間,那就從迫害猶太人最狠的德國與波蘭邊境劃出1塊土地。譬如,普魯士龍興之地,東普魯士就是個很好的地方。
要是這麼點土地不夠大,那就將旦澤1並劃入。這片土地大概就夠猶太人活下去。而且猶太人要是覺得在歐洲混不下去,還可以移民去美國麼。
想到這裡,何銳冷笑1聲。看來自己的腹黑水平依舊還行,並沒有因為老年而出現幽默感衰退的情況。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