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德軍在德米楊斯克成功突圍之後,原本的12萬部隊中,還能立刻投入戰鬥的部隊總數隻剩下2萬。其中有骷髏師的6800人,以及14000多國防軍部隊。
其餘的10萬部隊陣亡近萬,病倒4萬,其他的則是精疲力竭,根本無力再戰。
這些部隊立刻被編成了1個作戰群,沿著蘇聯紅軍原來的包圍線外側建立了1條約70公裡長的防線,由在4月晉升為黨衛隊地區總隊長的艾克統1指揮。
艾克師長立刻製定了針對即將追擊的蘇聯紅軍打1場反擊戰的計劃。雖然骷髏師與國防軍都非常疲憊,但是骷髏師依舊還有著頑強的作戰決心。冰天雪地中被包圍了4個月,骷髏師都挺過來了。現在身後是大量德軍部隊,物資補給源源不斷。骷髏師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給蘇聯紅軍追擊部隊迎頭痛擊。
然而等了好幾天,蘇聯西部的爛泥地上始終沒有出現紅軍的身影。這倒不是蘇聯紅軍畏戰不前,而是蘇聯紅軍在4個多月的冬季之中同樣承受著嚴酷的自然環境,傷亡極大。
包圍德軍的蘇聯紅軍西北方麵軍為此付出的代價高達人,其中純減員88908人,傷病156603人。得知這消息的斯大林隻是痛罵西南方麵軍實力有限,卻沒有再下達繼續進攻的命令。
前線的短暫喘息期間,德軍的宣傳機器全力運行起來。冬季防禦戰中的慘烈損失被1筆帶過,德國宣傳機構強調,“德軍已經戰勝了俄國的寒冬,俄國最大的優勢已經不複存在!”
作為同盟國的1員,德國的宣傳在美英法等國快速傳播。尤其是在美國,美國人民從德國在冬季的成功中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美國報紙上對戰爭的討論也變成了,“德國人行,我們在加拿大也肯定行!”
加拿大相對於美國,是1個類似於蘇聯的地方。同樣的天寒地凍,同樣的泥濘濕滑。美國國內有很多水平不錯的人形成了1個共識,中國大概是不會直接進攻美國本土,而是會進攻加拿大。
作為帝國主義國家,美國知識界非常容易理解中國進攻加拿大的好處。如果美國隻是死守美加邊境,並不進入加拿大作戰,中國就可以輕鬆的吊打加拿大軍隊,順利占領加拿大。
如果美國出兵,中美雙方大概會在美加邊境附近鏖戰。隻要中國沒有徹底消滅美國的打算,與美國達成協議的難度會低很多。
羅斯福政府內部並沒有對這種相當小兒科的地緣政治評價影響,在這幫所謂知識界的家夥們後知後覺前,羅斯福內閣早已經將這些可能性分析的非常清楚。
此時,羅斯福內閣成員正為最新的消息而緊張。經過了3個月的消失後,何銳以參加51國際勞動節的方式再次出現在公眾麵前。
51國際勞動節與美國關係極為緊密。19世紀,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逐步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刺激經濟的高速發展,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以維護這個高速運轉的資本主義機器,資本家不斷采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3]
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馬薩諸塞州1個鞋廠的監工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讓1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18歲小夥子,在這裡的任何1架機器旁邊工作,我能夠使他在22歲時頭發變成灰白。”沉重的階級壓迫激起了無產者巨大的憤怒。他們知道,要爭取生存的條件,就隻有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鬥爭。工人們提出的罷工條件,就是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製。
1866年,第1國際日內瓦會議提出8小時工作製的口號。
1877年,美國曆史上第1次全國罷工開始了。工人階級走向街頭遊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條件,要求縮短工時,實行8小時工作製。罷工不久,隊5日漸擴大,工會會員人數激增,各地工人也紛紛參加了罷工運動。
在工人運動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會雖然被迫製定了8小時工作製的法律。但是,某些資本家根本不予理睬,這項法律隻不過是1紙空文。
1886年5月1日,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停工上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各種膚色,各個工種的工人1齊進行總罷工。僅芝加哥1個城市,就有4.5萬名工人湧上街頭。這下,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便處於癱瘓狀態,火車變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鴉雀無聲,所有的倉庫也都關門並貼上封條。
以美國芝加哥為中心,在美國舉行了約35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和示威遊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8小時工作製。1886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鎮壓,開槍打死兩人,事態擴大,5月4日罷工工人在乾草市場廣場舉行抗議,由於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擲炸彈,最終警察開槍,先後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稱“乾草市場暴亂”(hayarketriot)或“乾草市場屠殺”(hayarketassacre)。在隨後的宣判中有8位無政府主義者以謀殺罪被起訴,4位無政府主義者被絞死,1位在牢中自殺。
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及抗議隨後的宣判,在世界範圍內舉行了工人的抗議活動。這些活動成為了“國際勞動節”的前身。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2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所以美國自然不會將5月1日定為勞動節,在1889年8月,美國總統本傑明·哈裡森簽署了美國的勞動節法案。自行規定每年9月的第1個星期1為勞動節,美國人可以放假1天,全美各地的民眾1般都會舉行遊行、集會等各種慶祝活動,以示對勞工的尊重。在1些州,人們在遊行之後還要舉辦野餐會,熱鬨地吃喝、唱歌、跳舞。入夜,有的地方還會放煙火。
何銳選擇這1天重新出現在公眾麵前,羅斯福內閣成員並沒有考慮何銳是不是在借著此事惡心美國。因為羅斯福內閣成員們大多並不知道51國際勞動節的原因。
但何銳重新出現在公眾麵前,就是在釋放1個信號。何銳的身體已經恢複了健康,能夠重新執掌中國的政策方向。眼見美國最大的敵人中國避免了內部可能出現的權力更迭問題,羅斯福內閣成員們感受到了強烈的壓力。
羅斯福有著同樣的壓力,而且羅斯福直覺的感受到,也許自己在何銳病倒的時候沒有通過外交途徑釋放出更多的信號,是1個並不聰明的決定。現在中國將再次走在何銳指出的方向上,這可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如果何銳能夠知道羅斯福的想法,大概會覺得羅斯福壓力太大,以至於判斷上出現了問題。如果羅斯福對中國釋放出大量信號,何銳在能夠重新出現在公眾麵前的時候,可就要充分利用這些事情來打擊羅斯福政府。
私下進行大量外交試探,是非常容易被有心利用,最終變成外交醜聞。假如羅斯福敢以欺騙中國為目標,討論中美停戰。中國方麵就會將這些談判解釋為羅斯福想欺騙美國人民,裝作要繼續戰鬥,實際上為了自己而與中國秘密和談。
隻要中國把這些資料給放出去,羅斯福就隻能為了自己而辯解。辯解內容自然是“我是在騙中國人”。
而這種解釋並不會得到美國民眾的認可,而羅斯福內閣成員如果還想與中國進行談判,那就得先就這個問題進行解釋。得讓中國相信,羅斯福政府這次談判是誠懇而且可信的。
實際上這種解釋1般都不可能得到中國的諒解,唯1可能就是羅斯福內閣倒台,新上台的總統內閣先對中國表達極大的誠意。
曆史上這種蠢事發生過很多次,每次都是弄的1地雞毛,沒辦法收場。甚至到了21世紀,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期間,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女士就表示,“德國和法國在2014年推動《明斯克協議》談判是為了給烏克蘭“爭取時間”,好讓烏克蘭得以“增強軍事力量”。在西方國家看來,當時烏克蘭的軍事力量根本無法同俄羅斯相抗衡。事實也確實如西方國家所看到的那樣發展,正如現在所看到的1樣,烏克蘭利用這7年多的時間變得更加強大。2014、2015年的烏克蘭和現在的烏克蘭相比,在軍事上確實有了很大的提升。”
這番發言是默克爾為了應對德國媒體認為默克爾更親俄而的質問而提出的回答。從表麵上看,默克爾本人好像老謀深算,奸詐狡猾。把俄國總統普京給騙了。所以默克爾不僅不親俄,還是1個堅定的反俄鬥士。
但是從政治上,默克爾大大失分。至少在外交層麵,默克爾所說的1切都會變得不可信。就如希特勒撕毀了那麼多協議後,其政治信用就完全破產1樣。
政治信用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資產。何銳到現在為止,的確打擊了非常多的歐美國家,但是這並不等於何銳的政治信用受到了影響。因為歐美的文化水平很低,也就僅僅到了“我說殺你全家,就會殺你全家”的水平。所以反倒因為何銳從不說謊,言出必行,而強化了何銳的政治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