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6月20日,英國殖民地蘇丹首府喀土穆城,英國蘇丹殖民地總督府辦公室秘書史蒂文森見到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1世後,恭敬的說道:“皇帝陛下,我們請您立刻趕往埃塞俄比亞與蘇丹邊境,我們已經幫您聯係好了,當地忠於您的貴族與人民已經準備好歡迎您。”
海爾·塞拉西1世看著英國官員,心中大為疑惑。他在半年前就從倫敦到了喀土穆,英國雖然對他很禮貌,卻並不急著幫助海爾·塞拉西1世回到埃塞俄比亞。現在突然這麼急切的請海爾·塞拉西1世,裡麵肯定出了很大的變故。
“我聽說中國軍隊好像已經進入了亞德斯亞貝巴。”海爾·塞拉西1世試探道。他知道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已經應埃塞俄比亞團結與合作委員會邀請,進入埃塞俄比亞與意大利侵略軍作戰。雖然不知道戰況如何,海爾·塞拉西1世還是用話術試探英國官員。
聽到這個詢問,英國蘇丹總督府辦公室秘書史蒂文森再也忍不住,臉色變得很難看。他勉強答道:“陛下,我不知道這是誰散步的虛假消息,我能確定,中國軍隊肯定沒有進入亞德斯亞貝巴!”
海爾·塞拉西1世其實也不知道真實戰況,但是他能夠確定,意大利軍隊肯定戰敗了。現在英國與意大利都是同盟國成員,同盟國的敵人是中國。所以英國這麼急切的要將海爾·塞拉西1世送回埃塞俄比亞,目的自然是不讓中國控製埃塞俄比亞。
“好吧,什麼時候出發。”海爾·塞拉西1世問。雖然知道英國是在利用自己,但海爾·塞拉西1世也不希望中國這個共產主義國家控製埃塞俄比亞。與意大利相比,中國無疑強大了太多。即便中國人不進攻埃塞俄比亞,歐洲也有不少國家可以擊敗意大利。但是從海爾·塞拉西1世得到的情報來看,即便整個同盟國集團也未必是中國的對手。
英國護送海爾·塞拉西1世乘坐火車前往埃塞俄比亞與蘇丹邊境,距離邊境還有大概100公裡的時候,就見鐵路旁邊出現了大隊步行的軍隊。從他們的軍裝判斷,離開埃塞俄比亞邊境的是意大利軍隊。
就見這些意大利軍人各個垂頭喪氣,在烈日下無精打采的行軍。看到敵人如此狼狽,海爾·塞拉西1世心中相當的歡喜。這些該死的意大利人終於遭到了可恥的失敗。
但是轉念1想,海爾·塞拉西1世又緊張起來。根據他所知,共產主義國家反對君主製,支持組建人民政府。海爾·塞拉西1世必須在中國推出在埃塞俄比亞的代理人之前趕回去。
意大利軍隊並不知道與他們逆向而行的火車上乘坐著意大利軍隊曾經非常想生擒活捉的埃塞俄比亞皇帝。此時意大利軍隊所想的是趕緊離向前,到下1個車站坐上火車,儘快前往埃及港口,離開這個該死的地方。
此次失敗是如此徹底,意大利軍隊根本沒有戰鬥的意誌了。地麵上是數不清的世界人民解放軍以及埃塞俄比亞本地武裝分子的聯軍,頭頂上是中國戰鬥機不停歇的轟炸與掃射。意大利軍隊隻抵抗了兩天,就扛不住壓力選擇了撤退。哪怕是墨索裡尼的嚴令都無法讓意大利軍隊繼續堅守下去。
英國方麵則嚴密的監視著意大利敗軍的動向,他們已經在意大利軍隊入境的時候要意大利盟軍主動解除武裝。同時沿途嚴密監視,生怕意大利盟友再搞出什麼幺蛾子。
最初的幾天,意大利敗軍極為配合英國,讓英國人非常高興。原本英國方麵計劃意大利軍隊在兩周內從蘇丹與埃塞俄比亞邊境撤到埃及在地中海的亞曆山大港,然而意大利軍隊在這幾天中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就是沒日沒夜的撤退。
裝備太過笨重,意大利軍隊則按照約定,將所有武器彈藥全都交給英國方麵,請英國代為運輸。部隊裡麵隻有少量警衛部隊才攜帶了步槍,軍官則攜帶手槍。其他意大利軍人全都空手步行。
火車與輪船不足,意大利軍隊也沒有等靠要,而是排著整齊的隊列步行向北撤退。每天行軍竟然可以在60公裡以上。
由於降低負擔,全軍快速撤退。意大利最後的部隊1直向北移動。使得火車與輪船返程距離大大縮短,運輸時間也隨之縮短。雖然火車與輪船運輸是撤退的主要運載工具,但1萬多意大利敗軍依舊用了7天時間行軍2000公裡,成功抵達亞曆山大港。平均每天300公裡的撤退速度震驚了英軍,以至於英軍搞不清楚,這麼能行軍的意大利軍隊怎麼敗的這麼徹底。
然而英軍並沒有時間仔細分析意大利敗軍的神速,因為6月29日,世界人民解放軍的6軍部隊已經在強大空軍的支持下進攻殖民地蘇丹的蘇丹港,並且在1日間就奪取了這個紅海的重要港口。
蘇丹港1906-1909年建港。承擔全國95%的出口和90%的進口運輸任務,輸出棉花、阿拉伯樹膠、花生、芝麻、畜產品等。有較大煉油廠和船舶修理、軋棉、金屬加工、食品等工業。因為氣候炎熱,附近盛產食鹽。
英國政府認為,中國會先進攻喀土穆這個政治經濟中心,卻沒想到世界人民解放軍居然先奪取港口。不過從結果倒退,英國政府倒也能理解。奪取了蘇丹港之後,世界人民解放軍就等於掌握了大半個紅海,甚至可以走海路,直接進攻蘇伊士運河。
埃及地區的英國駐軍完全緊張起來。世界人民解放軍司令部宣稱,世界人民解放軍現在擁有600萬軍隊。向埃及進軍的軍團總兵力達到了60萬。
英國政府方麵評估的結果是,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實際兵力隻有153萬6千人。在埃及的英軍搞不清楚英國政府專家是怎麼算出有整有0的數字。好在英國在埃及的駐軍司令並不在乎這個,因為英國政府在殖民地地區的評價極低。英國殖民地當局普遍認為自己已經被放棄了。
就如當下,英國的確派了5個師的增援部隊,讓英國在埃及以及蘇丹的總兵力達到了0萬人怎麼抵擋正在北上的世界人民解放軍的60萬大軍?
就在此時,開羅以及蘇伊士運河區突然興起了1個傳聞,丘吉爾政府要下令要在蘇伊士運河內炸毀大量船舶,從而徹底封死蘇伊士運河,阻止世界人民解放軍穿過蘇伊士運河。
這個消息1出,反應最激烈的是運河區的埃及雇員。因為伴隨堵死蘇伊士運河這個核心消息的是蘇伊士運河公司將停止給埃及雇員發工資。
雖然少量埃及雇員的確出身埃及有錢人家,不擔心沒飯吃。但是更多的埃及雇員則是靠著在蘇伊士運河公司的差事養活1大家子人。當中國控製了印度洋與紅海南出海口後,工資已經大大降低,至少給發了1個最低的錢。更重要的是,這份工作本身就給了埃及雇員們信心的保證。證明這些雇員本身擁有比其他埃及人更高的身份地位。
1旦失去了所有,運河區的埃及雇員們就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
在這樣的絕望中,相當1部分運河區埃及中低級雇員們都接到了各種邀請。發起邀請的全都是開羅以及運河區比較有影響力的年輕激進派。如果是以前,這些有著穩定工作的運河區埃及雇員們絕不會和這幫激進派們混在1起。但此時此刻,哪怕是有所猜測,受到邀請的運河區雇員們大多都參加了邀請。
在聚會上,這些激進派青年並不掩飾自己的看法。他們在各自主持的聚會上都問了同1個問題,“如果中國解放了埃及,我們要不要與中國合作?”
這個問題並沒有引發激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在阿拉伯半島的受教育階層中,與強者合作是1種非常被理解的選擇,甚至是某種共識。幾千年來,阿拉伯地區被各大勢力進進出出,始終沒辦法維持自己獨立的地位。麵對這種局麵,阿拉伯地區甚至研究起了如何主動引進外部強大勢力,以讓這種外部勢力能夠最大程度被阿拉伯地區所利用的方法論。
因為古蘭經裡麵多次提到中國,還有“學問雖遠在中國,亦往求之”的明句。所以中國雖然很多年都沒有直接與阿拉伯地區發生關係,但是阿拉伯地區對中國依舊有著自己的認知。
不僅宗教典籍讓阿拉伯對中國有認知,文化領域同樣如此。著名的阿拉伯故事集,1千01夜中的名篇,阿拉丁神燈。講述的是1個在中國西部某城市發生的故事。阿拉丁是個中國人。
以中國為背景的故事,在1千01夜中還有不少。這也加強了阿拉伯地區的人民對中國的認知。
不過在運河區的埃及人畢竟都受過教育,他們並沒有被迷惑,而是或率直或含蓄的在各自參加的聚會中提出了他們的看法,“我們能得到什麼?”
年輕的激進派們毫不遲疑的給出了答案:“中國方麵表示,埃及可以獲得完全的獨立。而且蘇伊士運河將歸埃及所有。那時候,諸位都將接替被趕走的英國人,獲得他們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