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總督認為德國無法守住德國邊境?”曼施坦因有些惱怒的問道。方才海德裡希要德國進入全民皆兵的狀態,利用境內人民的抵抗來消耗中國的兵力。對於曼施坦因這樣的軍人來說是無法忍受的。
海德裡希並沒有避讓,他坦率的答道:“戰爭進行到現在為止,我實在是看不出國防軍有能力抵抗世界人民解放軍的進攻。你們在非洲嘗試過,卻沒有成功。”
說到這裡,海德裡希倒是覺得自己的指責有些過了,又補充道:“英國已經付出了數百萬的陣亡,同樣沒有成功。到現在,英國已經被徹底擊敗。美國也嘗試過,付出了近千萬的傷亡,他們也沒有成功。所以我沒辦法相信國防軍認為可以守住邊境的承諾。”
這樣細致的發言讓曼施坦因無言以對。海德裡希說的都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如果英國的戰敗還能用英國陸軍本就孱弱理由來解釋的話,英美聯軍的戰敗就沒有辦法用實力不足解釋。尤其是在德國國防軍拿到了大量美國軍事技術後,美國工業的先進與創造力的確深深震撼了德國國防軍的將帥們。
曼施坦因看著海德裡希,從對麵這個公認的希特勒繼承者的目光中看到了悲憤與不甘。這也是曼施坦因此時的心情。
到現在為止,曼施坦因隻能嘗試從政治角度去理解中國為什麼要對德國下這麼重的手。至少何銳政府說的很清楚,德國是歐美種族主義中最激進的一個。中國要建立種族平等的新世界,所以必須消滅種族主義。
雖然軍人不能乾政,曼施坦因依舊嘗試用相對講政治的思路與海德裡希就防禦戰進行討論,“總督,你是否認為無法與中國達成政治上的妥協麼?”
海德裡希對此也進行過大量思考。如果德國非得進行政治上的妥協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但這個代價無疑是第三帝國轟然倒塌,不僅整個納粹黨都要被徹底清算,連大部分德國的文化傳統也要被清算。
麵對曼施坦因的問題,海德裡希隻能避重就輕,“元帥,國防軍武裝一名國防軍的資源足夠武裝三到五名人民衝鋒隊成員。而且國防軍的作戰模式會讓中國軍隊追著國防軍窮追猛打。我不認為國防軍在當下的戰爭情況下持續戰鬥。”
感受到了海德裡希的堅持,曼施坦因的喉頭蠕動了一下,他差點說出“難道要讓整個德國的人民都為第三帝國陪葬”的質問。
但曼施坦因實在是說不出來,除了軍人不能乾政的基本軍隊操守的約束,麵前掌握了德國司法大權的海德裡希是個極為危險的男人。如果海德裡希有意願的話,不謹慎的提問會被海德裡希作為質疑曼施坦因是否想推翻納粹征服的罪證。
無奈之下,曼施坦因隻能問道:“能否向我解釋一下全民防禦的安排計劃麼?”
海德裡希倒是沒有隱瞞,他坦率的向曼施坦因做了講述。所有的未被征召服役的16歲到60歲之間的男性。由各省黨部頭目負責組建和指揮,希姆萊擔任補充軍最高總司令,負責軍事組織、訓練和武裝。這些人總數將有600萬。
曼施坦因聽到“人民衝鋒隊成員被當成士兵投入戰爭”的解釋,從海德裡希藍色的眸子裡看到的隻有認真,隻覺得頭皮有些發麻。
海德裡希並沒有因為這樣殘酷的描述而有絲毫動搖,他繼續介紹著要點。
因為德國的全民備戰水平較高,人民衝鋒隊隊員現階段接受最基本的軍事訓練,包括毛瑟kar98k步槍及鐵拳反坦克榴彈發射器等基本武器的介紹和訓練。
由於持久作戰導致的武器短缺,武器訓練被減少到最小程度。
由於缺少指導者,人民衝鋒隊不進行越野等對成員身體素質以及服從性有較高要求的訓練。
海德裡希還很明確的給出了總結,“人民衝鋒隊隊員需要在實際戰鬥中去熟悉武器的操作方法以及戰術的使用方法。”
“夠了!”曼施坦因忍不住爆發出來。德國自從統一後,還真的沒有被外國入侵的遭遇。但是曼施坦因是軍校畢業生,曆史學的還可以。德意誌是在普法戰爭後才真正支棱起來的。之前德意誌諸國的表現也就那樣了。
在拿破侖戰役期間,由於普魯士暈了頭,和法國搞事。拿破侖在1806年10月7日出兵,迅速打贏了耶拿戰役,用了18天就攻入柏林。當時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抱頭鼠竄,逃到了東普魯士柯尼斯堡。
更早之前的德意誌諸國被法軍進進出出那是家常便飯。所以曼施坦因著實不能理解海德裡希為什麼寧肯將整個德國人民都用來陪葬,也不願意采取更政治的解決手段。
雖然爆發了一下,曼施坦因也無法說出更多。軍人不能乾政,曼施坦因隻能在軍事範圍內提出自己的看法。海德裡希是納粹黨高官,他是政治人物,海德裡希可以說這些政治問題,曼施坦因卻不能。
最後,曼施坦因還是開口了,“現階段國防軍依舊在和中國作戰!”
海德裡希看著曼施坦因,心中更是確定了這家夥軟蛋的本質。雖然曼施坦因有著極強的戰略能力與戰術能力,兩種能力十分均衡。但是曼施坦因也僅僅是容克,還是整個德國國防軍裡麵容克含量最高的幾個人之一。
曼施坦因的親爹是德國一級上將。曼施坦因的養父,也就是他的姨夫是一級上將。他的另一個姨夫興登堡是德國元帥,德國總統。曼施坦因從小就進入了貴族軍校學習,畢業後進入德皇親衛隊,與上層充分接觸。
這樣一個人的軍事實力再強,也不過時附著在德國身上的浮塵。風一吹,就會被吹走。海德裡希當然知道德國境內全民皆兵,在每一個城鎮,每一個村落與中國陸軍作戰,必然會導致巨大的傷亡。但隻有這樣,才有可能讓中國軍隊意識到想征服德國必然要付出慘烈的代價。
隻有中國軍隊或者世界人民解放軍意識到代價很可能超出他們的承受之外,才有可能與中國進行政治解決。而曼施坦因這種軟蛋卻會在看到戰爭無法勝利的時候就選擇“政治解決”!
由這幫容克軍官主導的“政治解決”是什麼樣子,1919年就已經展現過一次了。當威廉二世質問他的大臣,“忠誠的誓言呢?”大臣答道:“誓言隻是一種參考。”
海德裡希不認為現在的德國國防軍能夠和上一次有什麼不同。所以海德裡希甚至不想去諷刺德國國防軍。
等了好一陣,曼施坦因看到海德裡希毫不妥協的神色,實在是沒辦法繼續這麼僵持下去,他問道:“按照你的設想,人民衝鋒隊需要多少裝備?”
“600萬人至少要有一支98k,一支鐵拳。以及相應的彈藥。我認為這些裝備基本足夠現階段的需求。”海德裡希倒是沒有獅子大開口,因為海德裡希很嚴肅的分析過全民皆兵的需求。
當下德國最精壯的男性們大多在國防軍裡服役,人民衝鋒隊成員基本都是少年與老年。這種武裝人員在家鄉作戰或許能夠派上用場,一旦讓他們進行不同城鎮村莊之間的運動戰,隻怕拉出去5公裡就會自行解體。
所以98k以及鐵拳就足夠滿足需求,給他們更多裝備完全是浪費。
而且海德裡希看不起國防軍的將帥,卻認同國防軍軍人們的能力。全民皆兵的戰爭中,必須有正規軍作為運動戰的主力。在民兵們拖住敵軍的時候,給與敵軍較大規模的部隊以毀滅性打擊。
說起來也好笑,這種戰爭理念來自於何銳。何銳當年曾經針對落後地區如何與殖民軍隊進行戰爭寫了一本名叫《遊擊戰爭》的軍事著作。在《遊擊戰爭》中,何銳係統性的講述了民兵與正規軍配合作戰的戰爭模式。
海德裡希看過之後對何銳的軍事能力大為感歎,不得不承認何銳的確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因為偉大軍事家們的著作從來不會敝帚自珍藏著掖著,何銳的《遊擊戰爭》就是如此。
在《遊擊戰爭》出版後,采用全民皆兵模式的瑞士就立刻引進了版權。《遊擊戰爭》與德軍隆美爾的《步兵攻擊》成為瑞士軍校的教材。
海德裡希也是找了很多戰爭模式,最終確定了《遊擊戰爭》中講述的戰爭綱領最適合現在的德國。
曼施坦因並不知道海德裡希仔細研究了《遊擊戰爭》這本著作。他隻是出於無奈向海德裡希詢問,然而隨著海德裡希的講述,曼施坦因發現海德裡希的全民戰爭規劃居然還挺有合理性。在可執行性上也不算差。
出於對有能力者的基本尊敬,曼施坦因試探道:“就現在的情報來看,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兵力規模達到了900萬。中國軍隊的規模在800萬到1200萬之間。”
海德裡希當然知道這個數據,他還見到過黨衛軍首領希姆萊在會議上聽到這個數字後先是臉色發白,隨即無能狂怒,對著發言者破口大罵的場麵。
的確,德國麵對的敵人十分強大。其正規軍的數量與德國14歲到60歲的男性差不太多。而德國人民衝鋒隊的戰鬥力肯定不如敵人,最終能打出死一個敵人就賠上兩個德國人民衝鋒隊的交換比,就算是謝天謝地。
但這不是納粹黨就此放棄的理由。海德裡希索性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在中國人看來,戰爭依舊快結束了。他們當然希望能夠活到戰爭結束之時。即便現在進攻的主力是黑人,黑人也希望能夠活著回到他們的故鄉。這是我們的機會,決不能錯過的機會。”
曼施坦因不得不認為海德裡希並沒有發瘋,雖然這種殘酷的看法已經和瘋了沒多大區彆,但海德裡希至少是用冷靜的態度看待此事。
起身告辭,離開的時候,曼施坦因對當下的局麵更加絕望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