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若凡在歐洲看來是何銳的親信,也是何銳的學生,現階段又是中國駐歐洲軍隊最高指揮官。“親王”的綽號最符合這個身份。
德國企業負責人們小心的討論並沒有形成共識,對於德國人來說,中國太遙遠,也太不可捉摸。如果非得有什麼共識的話,大概就是不聽從“親王殿下”命令的德國企業,肯定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程若凡並非刻意晾這幫德國企業負責人,他也是突然接到了西德政府部門的報告,說是程若凡之前下令的德國重建的設計綱領已經完成。
在會議室內,程若凡已經聽了5個小時的彙報。作為高級軍人,學習外語,尤其是作戰對象國的外語,是基本需求。程若凡自己在軍校時候就比較傾向學習德語,經過之後的強化學習,基本能夠聽懂正常的交流。
重建是非常專業的領域,德國與中國的翻譯則根據自己對專業術語的理解,向程若凡提供更精準的翻譯。
聽了5個小時的彙報後,程若凡終於問了1個問題,“你們到底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設計?”
德國官員謹慎的答道:“從1937年開始,德國城市規劃部門就接到了第1次城市全麵規劃的任務。之後在整體彙報中,因為全麵規劃執行起來需要的資金太過於龐大,第1次規劃被停止。1940年初,規劃任務再次重啟。到了1942年,在彙報後又被下令中止。如果把前兩次也算在裡麵,這已經是第3次了。”
“為什麼會在1940年重啟?”程若凡雖然心中有些想法,依舊詢問道。
德國官員恭敬的答道:“報告長官,1940年擊敗法國後,德國資金壓力降低,就重啟了這個耗資巨大的項目。”
這個回答與程若凡得出的結論差不多,讓程若凡感覺麵前的德國佬態度還比較老實,便不再追問。
思忖片刻,程若凡就終止了這次會麵。等德國官員離開後,程若凡對負責基礎建設的同誌說道:“算出來以德國家家都有汽車為基本標準,到底需要什麼程度的重建設計了麼?”
負責基礎建設的同誌臉色有些遲疑。何銳生前,中國大規模基礎建設就已經開始。這1輪建設的基礎設定,就是中國家家都擁有私家車。在當時,如此宏大的設想讓基礎建設設計部門集體失聲。
當時設計部門上下現階段主要是騎自行車,乘坐公交,很少有人擁有私家車。何銳宏大的設計思路完全超出了這些同誌想象之外。
程若凡此時提出的要求已經無法對同誌們造成與何銳那次1樣的震動,不過到了德國之後,親眼看到了德國的現狀。同誌們對於1片廢墟的德國要如何才能進入家家都有私家車的新時代。
看到同誌們尷尬或者疑惑的神色,程若凡笑道:“我們正在審判納粹德國,也在審判整個歐洲的殖民主義罪行。光是審判起不到徹底消滅殖民主義的作用,因為歐洲民眾真的認為他們從殖民主義中獲得了收益。
想徹底消滅歐洲的殖民主義,必須讓歐洲民眾親身感受到,如果不采用殖民主義,歐洲可以生活的更好。兩相對比之下,歐洲民眾才有可能接受殖民主義是曆史罪行的觀點。
讓德國民眾擁有家用汽車,這個生活條件並不很高。連希特勒都知道,想有車開,就得現有高速公路。如果城市設計隻是讓德國人民在擁堵的道路上龜速前進,甚至是被堵死在道路上,會造成很大的損失。而且那時候拆除道路兩邊的建築,成本可就太高了!”
這番道理沒有錯,中國城市設計部門的同誌們雖然還是覺得實現起來比較難,至少接受了程若凡的主要觀點。最後,大家表示,“請元帥給我們1周時間,雖然大部分參數與內容會抄國內的數據,至少在1周後,我們可以提供1份數據自洽的設計方案來。”
“大家辛苦了。”程若凡表達了感謝。
就在中國城市設計部門的同誌準備加班加點完成這個沉重的工作之時,就聽程若凡補充道:“把基本理念搞出來,就拉上德國那邊的人員1起乾。我這次在德國視察,發現德國人口實在是不夠多。中國可以設計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在德國完全沒有這樣的可能性。還是德國人了解德國,要讓他們在人口以及配套產業方麵提出建議。”
“是,我們會按照元帥的要求做。”中國城市設計部門的同誌們接受了程若凡的要求。
就在他們準備告退之時,就見程若凡眉頭1皺,隨即再次叫住了他們,“還有1點,你們最好叫上經濟部門的同誌。德國國內的壟斷製度非常嚴重,在設計的時候必須注意這點。要打破德國經濟製度的壟斷體係!”
原本城市設計工作就已經夠複雜了,聽到還要考慮打破壟斷這種經濟學概念,1眾城市設計的同誌們麵麵相覷,最終隻能沒有自信的勉強表示了同意。
如果抵達伯恩的1眾德國企業負責人聽到這樣的對話,他們肯定會認為“中國親王殿下”的稱呼絕對是實至名歸。如果不是因為何銳有著中國大皇帝的綽號,這些德國企業家很可能會把程若凡元帥稱為“德國國王”,甚至有可能是“德國皇帝”。
在這樣的高度規劃德國,那可是連德意誌第2帝國皇帝們都沒能達成的高度。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