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1日,歐洲的元旦,中國的歲首。歐洲各國終於過上了和平的元旦,1月7日,程若凡元帥拿到了統計報告。報告上顯示,德國通過從法國進口糧食,暫時補上了德國內部的糧食缺口。德國對法國出口工業品,也讓德法兩國的貿易中沒有出現明顯的逆差。
但德國此時的經濟卻有兩根隱藏的支柱。第1根自然是德國的重建。歐洲其他國家畢竟是工業國,各個國家都搞過大規模基礎建設。每1次搞大規模基礎建設的時候,都會吹噓自己是以未來xx年為標準進行的建設。所以德國聲稱自己是以未來50年為標準搞重建,歐洲各國都知道了,卻沒有國家相信。
大家都吹牛,德國也吹牛,憑什麼德國這次的牛就是真的?更何況到過現在德國的歐洲人都認為,德國重建耗資巨大,絕不是當下的德國有能力完成的工程。在歐洲普遍不相信德國的當下,德國重建就成了“隱藏”支柱。
另1根隱藏支柱則是德國對南美與非洲的出口。南美與中美洲現階段加大了對華出口,手裡有了不少中國元。但全新的中國霸主家的貨幣中國元,現階段的影響力遠不如中國的軍事實力,所以南美與中南美都傾向於將中國元儘快花出去。
西德政府就是那個堅定支持中國元的歐洲政府,西德政府在與南美與中美洲貿易的時候甚至優先收中國元。
程若凡看完了這部分後,心中過於激動,乾脆站起身來在屋內來回踱步。
當年何銳打贏了對日戰爭後,認為日本已經不足懼的同誌們嗷嗷叫的請求把日本攆出朝鮮。何銳帶著自信的笑容對大家說,不用打,要收服日本。因為日本會變成中國最有價值的資產。
從1926年日本革命到現在,何銳的話已經被證明了。而當下,德國突然就成了中國另1個有著巨大價值的資產。
對德國來說,收取中國元,可以從中國構建的原材料渠道獲取各種大宗商品。他們並不是為了中國的利益賣肝賣腎,而是為了德國的利益必須選擇優先收中國元。
但是對中國來說,德國作為與大西洋周邊國家進行了上百年工業品貿易的國家,它優先收中國元,為中國元的全球流通起到了重要的貢獻。那些南美與中美洲國家對德國的信賴超過對中國的信賴。隻要中國元能不受任何限製的用來購買德國商品,這些國家收中國元的意願就高了很多。
對雙方都有利的交易才能持久,德國在數年內的確會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資產之1,這不是中國的強迫,而是德國的選擇。
激動的情緒逐漸平息下來,程若凡腦海中突然浮現出自己將最新的認知告訴何銳的想象畫麵。程若凡每次在事後理解了何銳的理念後,都會這麼做。而每1次,何銳都會撓撓頭,誠懇的讚道:“乾的好,終於理解到這個程度。繼續努力,繼續進步。”
程若凡知道,這已經隻能是自己的想象。但是這些場麵如此鮮活的浮現在腦海裡,仿佛是真的發生了。這讓程若凡鼻子1酸,眼淚差點湧了出來。
在記憶已經不可能繼續增加後,程若凡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被何銳當做部下或者工具。程若凡殫精竭智不辭勞苦的為國效力,其實是程若凡自己的選擇。而不是成為何銳功業的墊腳石。
不僅是對程若凡,何銳對任何人都是如此。所以何銳從來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拯救彆人,何銳隻是竭儘全力為其他能夠發揮出自己能力,通過勞動獲得進步提供環境。
真正偉大的事業從來都是無數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何銳早就明白了這些。所以他從來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主動俯下身,讓願意向前的人踩在他的肩頭上。
程若凡元帥呆呆的站著,任由回憶和感悟衝擊著自己的心情。最終,程若凡歎息1聲,回到桌前繼續看起了報告。
當視角發生了變化之後,程若凡感覺看的更清楚1些。大多數辛勤工作的德國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在國家層麵中的地位,他們這1輩子大概也沒有能力理解到這些。程若凡其實與這些普通的德國人1樣,他之所以能認識到,僅僅是因為他從導師這裡學習到了如何理解國家層麵鬥爭的知識,而且得到了在這個層麵工作的機會而已。
即便如此,德國勞動者們依舊在繼續向前走,不停地努力工作。正是在以百萬千萬計的德國勞動者的辛苦工作上,才有作為中國在歐洲最高軍事指揮官程若凡可以長袖善舞多財善賈,儘情展現國際政治博弈能力的基礎。
程若凡在心中再次確定了信念,即便自己不去感激勞動者,也必須尊重他們。隻有和勞動者站在1起,才能擁有真正的力量。
在中國京城,來自世界各地的數據彙總起來,變成報告遞交到了李潤石麵前。李潤石也很感慨。以他對於財政的感受,並不認為中國現在的城市化資金可以順利到位。然而報告顯示,1946年的中國城市化建設資金的來源已經確定,隻要國務院的工作不出問題,以萬億為單位的中國元都可以到位。
中國未來的發展標準可是家家都有能力購買私家車。而且當下中國城鎮長期居住人口已經占到了全國人口的70%,工業化人口接近了80%。
每1個城市的社區都包含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入學比例已經達到了50%,其他人則有技術學校可以就學。這是天文數字的資金,但是至少完成1946規劃的資金基本都有了著落。
如果每1年都能如現在,不管在製定之初看起來多麼不可思議的宏大計劃,最終都能變成現實。
李潤石此時已經不再為這樣的未來而激動。他作為國家主席,就是要靠對世界未來發展的洞悉與理解,不斷調整國家方向,讓這些偉大的計劃變成現實。這是李潤石的工作,也是李潤石的義務。
未來的世界在李潤石看來依舊充滿了波折甚至是磨難,但是李潤石已經能夠看到人類世界的未來正在向著他認同的方向繼續前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