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抗議聲此起彼伏,看來大家確實是沒有聽懂。
汪淺撓撓頭,卻不知到底該如何解釋清楚了,她望向許雲,剛好對上許雲注視著她的目光,她心跳有一瞬間的加快,等她想去捕捉的時候,許雲已移開了目光。之後,許雲再望過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了。
他對汪淺笑起來“汪淺,你先下去吧,我替你解釋清楚。”
他抬起雙手,示意大家安靜,“好啦好啦,都彆吵了,聽我說。”
“我先解釋汪淺的計算方法,昨日我們爬山的時候,從山腳到山頂,你們可有什麼感覺嗎?”
“越來越累啊,到後麵我都爬不動了,”朱小胖痛苦地回憶著。
“哈哈哈”
許雲搖頭“還有其他感覺嗎?”
“我覺得越來越冷,明明在山腳下曬著太陽很暖和,可是在山頂上,也是曬太陽,還是感覺涼颼颼的。”江史可仔細回憶。
“山頂的風更大,山腳沒有風,夫子,這個算嗎?”萬謹言問道。
許雲“你們說的都對,隻是這裡我們不考慮風,江史可說的是對的,從山腳到山頂,越來越冷。《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有記載‘見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同樣,我們在山頂看到的積雪也足以說明這一點,而山腳下早已春意盎然。”
他稍稍停頓了一下,並沒有人十分困惑,才繼續“那我問你們,羅浮山的山頂跟山腳為何有這般大的差異?”
“是高度!”異口同聲。
“正是!”,“那現在你們理解,我前日說可以通過雪消融之速度來計算山之高度了嗎?”
底下點頭如搗蒜,“嗯嗯理解了~”
“山越高,雪融越慢,對嗎?”
繼續搗蒜,“對!”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任意選擇兩個高度,再測出其上的雪融速,便能反推出了山的高度了?”
還是搗蒜,“是!”
“哦哦哦~我懂了,我終於懂了。”
“啊!我也懂了,這法子太牛了,什麼腦子啊,怎麼能想到的哦。”
“就是啊,打死我,我都想不到,阿淺不愧是我們大宋第一神童,太佩服了~”
“怎麼,你們蠢還有理了,是吧?”汪淺怒拍桌子,然後蠢貨們都笑得花枝亂顫。
許雲費力地維持秩序,“好了,還有最後一共問題,那你們說說看,知逸算出來的四百四十七丈跟汪淺的六百丈,哪個對?”。
剛剛閉上的嘴立馬又歡騰了起來,七嘴八舌,各個都吵得麵紅耳赤,隻有問題中的兩個主角靜悄悄地靠在一處咬耳朵,這一幕也不知刺了誰的耳、痛了誰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