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陣驚寒!
第二日,韓明正式入朝賦職領賞。
這是韓明第一次進入如此莊重威嚴的場合,和印象中電視劇裡演的大不一樣,大殿兩旁站著的臣子起碼有五十號人,但是沒有臣子跪地請安,也沒有大臣當庭舌戰的場景,顯得很和諧。
韓明一上朝,就感到整個大殿肅穆無聲。所有大臣都將目光注視在他身上。說實話,要是沒點心理素質,普通人肯定會犯怵。
但韓明不一樣,在火頭山的刀山火海中砍殺出來的人,鎮住自己心神的能力還是有的。饒是這樣,他仍然感覺有點不自在,這種感覺不如直接去麵對刀槍劍戟來得爽快,他一點也不想在殿上多待哪怕一刻鐘。
最上方的龍椅上沒有人,給韓明授職的不是皇帝,而是匡華。
整個過程比較繁瑣,雖然匡華已經給韓明說了一遍,韓明心理也有一個準備,但真正開始的時候,還是出乎韓明的意料。
先是宣旨太監宣讀皇帝陛下身體有恙,不能親自上朝等等。然後又宣讀中楚攘四海,平匪亂的旨意。
等到宣旨太監將這些宣讀完畢。太子匡華才從殿下走到陛前,領威儀,宣韓明陳訴剿匪事宜。
這時候才輪到韓明站出來說話,這個過程讓韓明等得十分不耐煩。
等韓明陳訴完畢,太子匡華便開始封賞。
韓明從上京城防營代統領晉升城防營統領,賜七等爵,賞銀五百兩,絲帛百匹。
城防營趙銘、張大彪,賜八等爵,各賞銀4四百兩,絲帛五十匹。
其餘諸將各賜賞銀百兩,絲帛數匹。
這次的賞賜比平常剿匪的賞賜要多出很多,光爵位就賞了三人。而且賞賜的還是號稱京都蛀蟲的城防營。自然有官吏不服,沒等賦賞完畢,就有人出來參奏。
“臣,有本要奏。”參奏的是三等爵司諫胡塗,一個上了歲數的老人。
太子匡華沉著臉問道“卿有何事要啟奏?”
“稟殿下,城防營乃京城頑疾,區區一次剿匪,便封賞又封爵,恐惹他軍不服,還請殿下三思。”
匡華正準備開口。
“胡司諫此言差矣。”開口的是二等爵司空梁騫。
這讓韓明很是意外,他原以為這梁騫和治粟內史李亨是一夥的,沒想到竟然會開口助他。
“城防營以前怎麼樣,我們暫不去說。但是現在,自從韓統領領城防營後,城防營可是今非昔比。事物都是在變的,大司諫不要再用以前的眼光再去看待今日之城防營。”
司諫胡塗正準備反駁,這時大相文道也開口道“梁司空說得在理,胡司諫提的問題也是很多大臣的疑問。不過,我們不能老是停留在以往的印象中,真正有才乾的將軍,我們要提拔,不能被以往的觀念束縛住,要為國家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
有文道一開口,胡塗也就不再說什麼。匡華見這情形,馬上接口道“文相說得在理,好了,胡卿家勿要多言,今日早朝宣賞完畢,各位大臣也辛苦,如果沒有什麼事情,退朝吧。”
就這樣,韓明的第一次早朝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結束,總得來說還算是順利,畢竟有太子匡華、大相文道撐著他,也不會出現彆的情況。
倒是司空梁騫的態度讓他很是捉摸,搞不清楚這人到底是在幫他還是另有企圖。
一下朝,韓明便和文道一同邁出宮門。
”你這次表現得很好,沒想到你年紀輕輕,頭一次領兵便能有這般戰績,前途不可限量啊。“
”文相過獎了,僥幸而已。“
”不過,你現在已經踏入權利的邊界。做事、言行不能再任意胡來,凡事得三思而行。你的行為不止牽扯到你,還有你身邊的人。你今天也看到了,連得勝的封賞都有人質疑,若是言行出錯,彈劾你的人必定不少,我和太子能保你一時,也未必能保你一世。“
韓明聽完,朝文相一拜。
”謝文相之言,晚輩定時時謹記。“
文道欣慰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