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陣驚寒!
穀峰口是個十分巨大的穀地,四周多山,穀地開闊,足夠容納四萬人進駐。
穀梁陽伯發覺斥候的問題後,將部隊駐紮在穀峰口,準備派幾隻先鋒先去打探情況。
隻是先鋒還未出發,韓明的大軍就已經開到。穀峰口四麵被圍,遠遠望去,旌旗漫卷。
穀梁陽伯知道不能再繼續留下來,要準備撤退突圍。
可當他準備撤退後,卻發現自己的後路已經被馮羽堵住。
他怎麼都料想不到,遠在潛為郡的馮羽竟然會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們的後方,將自己的大軍堵在這。
為了對付馮羽,穀梁陽伯連派三員大將,可一襲白袍白馬的馮羽勇不可擋,一路殺將過去,陣斬陳軍三員大將,驚得穀梁陽伯變道而退。
韓明已經花了大力氣將穀梁陽伯包圍起來,自然不會這麼輕易將他放走。眼看穀梁陽伯準備突圍,他抓緊了合圍的步伐。
穀梁陽伯目前的處境十分艱難,前有韓明的四萬主力部隊,後有馮羽帶領的一萬潛為軍,左麵有張大彪和許滑的三萬多將士,右麵有劉芝仙的兩萬步兵,眾人將穀梁陽伯圍在穀峰口,前後動彈不得。
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不過穀梁陽伯並不是吃素的,身陷死地,他並未束手就擒。
老虎就是這樣,沉寂太久,總是讓人覺得老虎改吃素,不吃肉,但野獸就是野獸,野性還在。
穀梁陽伯將全軍召集起來,四萬大軍,布滿了整個穀地。
四周兵鋒冷肅,穀地的風很大,吹得戰旗唰唰地響。
穀梁陽伯慷慨陳詞,先是追憶自己前半生的沙場生涯,又說到陳國皇帝對他的恩德,接著為自己將戰士們帶入絕境而深表自責,最後他表示,就算是流儘最後一滴血,也要帶著所有陳國將士,衝出重圍。
穀地內的士兵被他這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打動,群情激奮,士氣高昂,紛紛表示要為將軍流儘最後一滴血。
眼見士兵戰意激增,穀梁陽伯知道時機成熟了。
說完後,他拿起一塊血巾披在頭上,以示自己必將力戰而竭的決心,揮劍直指韓明的方向。
之所以去打韓明,而不是對付剛打過敗仗的劉芝仙,一來是信息封閉,不清楚情況;二來擒賊先擒王,隻要將韓明擊敗,甚至抓住,楚軍自然望風而逃,他也能畢其功於一役。
穀梁陽伯敢打韓明的信心來源,就是這些身處絕境之中的士兵。他知道,當人在絕境中爆發的戰鬥力,遠遠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在穀梁陽伯的指揮下,眾人孤注一擲,開始對韓明這邊發生猛烈地衝擊。
韓明看見穀梁陽伯的大軍朝自己衝來,心中早有準備。
楚軍列好陣型,韓明做了三道防線,以阻擊陳軍的衝鋒,為其他軍隊的合圍爭取時間。
楚軍第一道防線已經做好準備,軍陣列齊,接著在第二道軍陣後方,露出一架架黑漆漆的器械。
衝鋒中的士兵並未被注意到軍陣後的器械。
“蹦……蹦……蹦……”
隨著幾聲彈射,火神投石發射出的火焰覆蓋了最前麵正在衝鋒的士兵,戰場頓時一片火海。
衝在最前麵的陳軍士兵被滔天的火焰覆蓋後,頓時躺在地上翻滾哀嚎。但桐油一沾在身上便甩不掉,這些陳軍士兵隻能眼看著被活生生燒死。
每一次投射,都能給陳軍帶來大量的傷亡。看著前方一片煉獄般的火海,陳軍士兵的信念開始動搖,在火海前麵、在哀嚎的士兵麵前,搖擺不前。
“殺。”
這時,有陳軍將領帶著騎兵衝殺出來,在火焰間隙中穿身而過,順帶了結火海邊緣哀嚎翻滾的士兵。
騎兵的加入給陳軍提升不少的士氣。眾人跟隨騎兵的節奏,一路衝殺過去。
韓明站在高台上,看到陳軍騎兵加入戰場,便下令把火神投石收回來。
“弓弩手準備。”狗蛋吼著大嗓門喊道。
接著,令旗揮下,一排排弓弩手在井然有序的指揮下擺好架勢。
“放。”
一聲令下,道道弓弦鬆動的聲音響起。頓時,箭如雨下,整個天空在那一瞬間暗了幾秒。
陳軍坐騎上的士兵紛紛被射下來,有的坐騎上插滿箭支,沒走幾步便轟然倒地。
弓弩,始終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殺傷力武器,尤其是應對輕騎兵的衝鋒。
大批的騎兵倒地,衝鋒中的步兵看到滿天箭雨,早有準備,往頭上架起短盾,抵禦箭支帶來的傷害。
不過盾牌很小,隻能擋住關鍵部位,因此還是有不少人倒在箭雨之下。
箭雨總共射了七波,便停止了。
但是箭雨的效果還是十分顯著,幾千騎騎兵衝鋒,經過七波箭雨洗禮,隻剩下不到百餘騎。